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河南乡村振兴面临诸多难题。一是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缺乏协同联动机制。二是红色文化资源转化力度不足,缺乏特色品牌。三是红色文化产业前瞻性谋划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为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赋能河南乡村振兴,相关各方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开发,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平台建设,彰显乡村振兴的红色文化标识;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金字招牌”,促进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明纪律的廉政决心等廉洁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宝库。因此,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从“出发点”“落脚点”“支撑点”三个方面入手,深挖廉洁资源,夯实清正廉洁思想基础;丰富载体形式,提升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拓展传播渠道,增强廉洁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乡土性与地方性,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文化传承、活跃经济与社会治理意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乡村文史馆、发展村落休闲旅游、复兴乡镇企业、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产业、发展文化研学教育、拓展休闲生活新方式等六个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可行性路径。以遗产与资源的视角研究地方非遗文化的应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进行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4.
老区高校在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用红色文化引领老区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追求理想信念的班级价值取向,有利于培育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有利于规范班级成员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班风。老区高校一定要利用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强化老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一要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利用红色文化装点班级教室宿舍,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四要建设班级红色博客、短信等网络平台,培育突出老区特点的班级精神。  相似文献   

5.
6.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然而,在对其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整合力度不够、利用效度不够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其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育人功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全社会多元化投资开发新体系;加大开发整合力度,坚持整合化、系统化的开发原则;加大开发利用效度,时其产品确立立体化、动态化的展陈开发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望萍  黄鋆  刘珩 《国际公关》2022,(24):115-117
以青年视角关注民生国情,以实践精神践行青春使命。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服务麻城市为个案,麻城市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对于当地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基层治理等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麻城市红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重点探讨高职院校助力传播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不仅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更能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发展,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在践行中取得了良好成果,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改善与优化,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农村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为农民生活提供了优渥条件,但基层群众精神风貌却未得到改善与优化.因此,必须注重群众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升群众文明意识的主...  相似文献   

10.
沂蒙红色文化是在沂蒙地区这一广义的地理与文化空间内,近代沂蒙人民在革命进程中所有文化创造的总和。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相对稀缺性,深厚的沂蒙红色文化同样是稀缺而有用的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依托沂蒙红色资源,当前临沂的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已经形成了经典文学、音乐、电影、电视、戏曲等作品构成的文化产品链条,造就了不朽的红色文化经典;并在经营理念、投资主体、制作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突破和巨大成功。在红色资源学视野下,重新思考沂蒙红色资源观、红色资源形态、红色资源价值、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保护与培植、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发展论等理论论题,可以为临沂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必要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为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契机,而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加强生态保护、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多维价值也日渐凸显。湖南省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富集的红色物质资源、深厚的红色精神内涵和优良的红色革命传统,在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的多维价值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需要在聚焦现实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多层面精准发力的基础上,推动红色资源在“保护好”“管理好”的过程中顺利实现“利用好”的目标,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红色资源保育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双促,从而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乡村要振兴,文化是灵魂,文化赋能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部驱动力和哺育支撑。乡村文化资源作为优秀乡村文化的外化象征物,对其保护与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肇庆市古蓬村是广东省重要古村落之一,深具文化资源赋能潜力,在对其古祠建筑群文化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资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方案,找到文化资源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振点,激活二者间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美丽乡村蓝图的绘就增添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矢志不渝地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对农村发展作出的新一轮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举乡村文化建设的旗帜,坚决打赢乡村文化建设攻坚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文化的功能价值、传承主体、文化特色、文化自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新时代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严守文化根脉,抓好乡村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乡村文化的活力,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转换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国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观点及其借鉴、"拉美陷阱"及其启示等4个方面构成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从江西来看,国家工业化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农村发展的新时期、"两大国家战略"同时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等4个大背景和因素为江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对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红色资源转变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资源,一要做好红色资源“进教材”工作,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二要做好红色资源“进课堂”工作,转变思政课教学方式;三要推进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思政课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7.
妈祖文化起源于福建沿海乡村,经过数千年的传播,已经与很多民众的日常行为和思想相融合,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性与鲜明的地域特色。新时代,妈祖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面对市场负面因素、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妈祖文化的发展要顺应时代要求、彰显价值理性、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全新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处于转型期的乡村文化存在发展动能不强、基础教育滞后、科技应用不足、精神文明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建设乡村文化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强化农村教育保障,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能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9.
如何不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阐述了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对于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玉芬 《南都学坛》2013,33(3):117-11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南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不断探索红色资源的开发策略,在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挖掘红色精神实质,突出红色文化主题形象,设计有吸引力的红色产品;综合开发红色资源,建立红色文化产业链;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精品;开发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的保护;投资要经过充分论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