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其原因似乎是国内外投机性热钱大量涌入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出发,可以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进行制度层面的必要思考,找出真正隐含在外汇储备增长现象背后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其原因似乎是国内外投机性热钱大量涌入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其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出发,可以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进行制度层面的必要思考,找出真正隐含在外汇储备增长现象背后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多个国家遭受到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冲击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利益,又要减少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已成为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性问题.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收益和风险组合的分析出发,探讨了在不影响国际资本正常流动的条件下防范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家  费逸 《理论界》2009,(8):56-58
2009年初,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15年内增长了40倍,高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议论的中心.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愈演愈烈.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外汇储备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原因,探讨了三个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即全球经济失衡、汇率以及贸易.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汇率、储蓄投资缺口以及外贸依存度,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文章的最后对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的规模及使用途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短期资本投机性冲击的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翀 《河北学刊》2004,24(1):112-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在这些金融危机中,又多数是由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促成的。因此,如何对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冲击发出预警,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对KLR模型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短期资本投机性冲击的预警系统,并根据实际资料对其中的直接预警系统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6.
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 ,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使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冲击的研究 ,三代投机性冲击模型就是这个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在对三代投机性冲击模型讨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风险模型 ,从受冲击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探讨了开放金融市场的利益和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7.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学术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率高低的争论进行简要回顾后指出:作为迅速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规模顺其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当属正常,外汇储备的多少绝不可简单地套用某些理论或依投资收益率高低而定,在综合考虑其供给与需求特点的同时,还需更多地考虑其以潜在机会收益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收益.另外,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确有改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住宅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房价的波动主要因素来自于需求变化.本文将住宅价格和房租联系起来,利用资产定价模型分析住宅价格中包含的基础价值和泡沫因素,并以兰州市住宅市场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于租金的现值贴现模型仅能部分地解释兰州市房价的上涨,而投机性泡沫则对解释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主要作用,这将有助于理解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非理性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生态资源短缺的时代已经到来,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生态利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其在供给和维护上缺乏相应的规制。为此,应以生态利益为核心,围绕生态利益供给,来寻求生态利益现实的供给模式,并从法律治理的角度来保障生态利益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符号约束VAR模型,首先对我国信贷供给冲击、货币政策冲击、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等四种冲击进行识别,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后通过方差分解考察这四种冲击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认为,虽然货币政策冲击和总需求冲击能够解释我国经济的大部分波动,但信贷供给冲击对我国经济的波动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策部门应重视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