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对形名修饰结构的句法生成与语义解释存在异议,但是学者们都将普通名词和形名结构本身赋予的语义类型.因此,形名修饰结构的研究重心就落在了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如何确定上.形名结构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汉语形名结构则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比如形名结构中出现虚化成分“的”字等.混合范畴类型逻辑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的前提敏感特征带入了范畴类型逻辑,使得范畴类型逻辑可以对自然语言现象进行更为准确的刻画,这种逻辑工具对处理汉语这一意合型语言无疑具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范畴类型逻辑基本思想中的“完整的”和“非完整的”表达式的概念,以及乔姆斯基(Chom-sky)所提出的“完整的功能复合体”(complete functional complex,简称 CFC)的概念,分别是范畴类型逻辑和转换生成语法在句法结构层面的重要理论基础。两者虽有一定相似性但又有不同之处,加上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不对称现象,造成自然语言逻辑分析中的一些由于方法论和概念冲突而引起的问题。为此,在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上述问题,论证范畴类型逻辑作为一种形式化分析自然语言语义的手段的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并举例说明语言学研究和逻辑学研究之间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组合范畴语法(CCG)是在AB演算基础上进行扩展而产生的范畴语法.从语法理论视角看,CCG是一种词汇形式化的方法;从计算语言学视角看,CCG属于一类适度上下文相关文法;从逻辑语义学视角看,CCG在句法与语义的接口方面非常融洽.无论是CCG语言的、计算的,还是逻辑的特征,都使得CCG非常适用于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对于计算语言学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类型—逻辑语法是一种建立在类型—逻辑语义学基础上的规范语法,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以其表述的简洁性、理论的逻辑化和词汇化倾向以及更好地符合意义组合原则等鲜明特色,受到了形式语义学、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并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该文第一部分简短回顾了范畴语法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类型—逻辑语法的核心内容——其句法学和语义学。其语义学的主要内容为简单类型的λ—演算和高阶逻辑:其句法学的主要内容是兰贝克演算。在第二部分的最后,笔者探讨了类型—逻辑语法与逻辑形式系统的深刻联系。总之,类型—逻辑语法对自然语言的语义分析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蒙太格语法是对范畴语法的继承,其句法规则采纳的是"毗连运算"这种遵循范畴语法函项应用原则的操作。但是在蒙太格语法中体现被动转换操作的扩展规则那里似乎看不到范畴语法的作用,被动转换规则是否遵循范畴语法的规律?以蒙太格语法对英语被动句——"结构被动句"的分析为例,从范畴语法的现代版本——范畴类型逻辑的视角来审视蒙太格语法的转换过程,获得的结论是:范畴类型逻辑提供的工具可以证明被动句转换的合理性,蒙太格语法扩展的被动转换规则同样遵循了范畴语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句法和语义对应的原则是形式语义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组合范畴语法CCG更是彻底地延续了这个思想,为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句法和语义的透明接口。汉语的CCG处理在贯彻该原则时产生的问题是:句法方面获得长足进展,而语义方面却相对滞后。以汉语多重介词短语句为例,动词论元的灵活语序现象是句法和语义对应的难点之一。Hoffman提出的多重论元集CCG方法是解决灵活语序的有效手段,但在这种处理方法中,需要找出一些方法来简化形式语义的表述方式,这样才能获得与句法范畴推演相对应的语义类型推演。  相似文献   

7.
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早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自然语言语句的底层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动词的论元由动词周围具有不同格角色的名词所担任,构成复合表达式的部分表达式分为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格语法的分析是多分法的语法模式。在格语法看来,有时候句中围绕同样动词的名词性成分可多可少,动词的语法功能因此改变。汉语体现了格语法的动词中心思想,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格语句。动词双宾语现象和动词前和动词后的多重介词短语句皆是多分法分析的例证。汉语格语句中有不少的可选格名词,这样使得其中动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对格语法进行范畴语法的抽象,获得一种新型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中心成分和非中心成分的区分要求积范畴分为左积和右积;多分法的分析模式使得积范畴和函子范畴的论元是多元的,动词语法功能的改变对应函子范畴的论元增添。这种范畴类型逻辑系统的框架语义中的可及关系是非单一的,构建基于这种框架的语义模型,可以证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属范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领属关系问题进行系统、详尽的探讨 ,不仅有利于描述和解释汉语领属范畴的独特表达方式 ,而且还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机器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以往人们对领属问题也有所研究 ,但由于理论方法的局限 ,只单纯注重从句法上进行分析。其实领属范畴除了句法还涉及客观世界、语义诸方面内容。采用认知语言理论 ,从认知角度进一步研究领属的语法特征 ,可以更好地探讨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句子具有灵活的语序 ,主语、宾语和状语可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而使得句义大致保持不变。从范畴类型逻辑角度看 ,需要提供说明汉语灵活语序的工具。因此 ,给出关于范畴位置移动的结构公设 ,构成特定的范畴类型逻辑系统 ,即多样模态逻辑 ,并给该系统的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可通达关系确立相应的限制条件。其次 ,为说明汉语语义异常句的合理性 ,提出一种多体的范畴类型逻辑 ,构建有关的结构公设 ,通过相关正常语义句的推导来证明异常句的成立。此外 ,为强调句子生成过程中各种词类的搭配限制 ,从而生成合符直观和认知的句子 ,设想用类型 -逻辑语义加特征结构的并行推演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汉语句法和语义生成的计算机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述类型—逻辑语法的句法特色———兰贝克演算。兰贝克演算是对由爱裘凯维茨和巴—希勒尔所创立的经典范畴语法的改进和发展,其表述有多种形式,重点论述在实践中应用广泛的根岑风格的兰贝克演算。  相似文献   

12.
逻辑语义学的核心任务是探索自然语言语义的组合原则。逻辑语义学认为,语义不是孤立的,语义与句法之间具有同构关系,采取什么样的句法理论往往决定了语义系统的本质和刻画精度。在过去近半个世纪时间里,逻辑语义学家越来越关注如何吸纳和借鉴当代句法学的理论成就为己所用。Heim和Kratzer等人在生成树上构造的语义系统、Steedman在CCG框架下进行的词汇主义转换以及我们对助动词"有"的讨论都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界对“价”范畴属性的认定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配价虽然与句法有密切的关系,但“价”既不属于句法范畴,也不属于句法-语义或语义-句法范畴。动词的价是语义范畴的概念,属于词汇意义平面。词汇意义最终在句法结构中以一定形式体现出来,动词的价可以在句法结构中进行形式验证。  相似文献   

14.
句法和语义必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能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本文即以上古汉语为分析材料,从空间范畴意义入手,讨论上古汉语空间范畴意义的语法化方式,突出了语义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论述类型一逻辑语法的句法特色——兰贝克演算。兰贝克演算是对由爱裘凯维茨和巴-希勒尔所创立的经典范畴语法的改进和发展,其表述有多种形式,重点论述在实践中应用广泛的根岑风格的兰贝克演算。  相似文献   

16.
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原本是一个表示类别、种类的哲学术语,但也常用于语言学领域,如词类范畴、语义范畴、语法范畴等。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范畴观的核心是词义范畴,词义范畴跟义类、语义格本质不同但有一定关联;词义范畴包括层级不同的各种类型;词义范畴一般表现在义位搭配中,通常可以从词典释义中观察到;搭配的选择性表明词义范畴存在类型对立,"人"和"动物"范畴的对立在语言中是典型而普遍的范畴对立。  相似文献   

17.
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学是逻辑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语言,研究的方法涉及逻辑和计算的概念。近十来年,逻辑语义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其中有较大影响的要数范畴语法的三个现代版本的发展:范畴类型逻辑 CTL、组合范畴语法 CCG 和非连续兰贝克演算 DLC。CTL 是从逻辑的高度概括分析语言的形式工具的学说,CCG 是基于特定规则而关注语言事实分析需求的形式语法,DLC 是专门分析语言中非连续现象的形式理论。本述评阐述的就是范畴语法三个现代版本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原型理论及非范畴化理论,从认知角度比较了动词-ed结构与动词、形容词及介词等基本语法范畴的语义句法功能,说明了动词-ed结构的边缘成员逐步远离动词范畴,呈现出特殊的认知语义句法特征的非范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范畴类型逻辑把自然语言的毗连组合归结成运算和推演,而运算和推演所依赖的毗连组合则遵循"邻近原则"逐层逐级进行.话语表现理论擅长刻画的自然语言语句中代词和名词的照应关系,在范畴类型逻辑那里很难通过邻近毗连组合的运算推演体现出来.近年来,西方学者Jger尝试增添范畴类型逻辑的推演工具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照应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为恰当说明句子序列中的照应关系,还需对Jger的方案做一点增补.  相似文献   

20.
由于自然语言的语义存在不确定性,形式化很困难,因此语义处理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瓶颈所在.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语义处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语料标注本质上就是语言知识(包括语义)形式化.现有句法标注模型主要包括基于短语结构语法(PSG)和基于依存语法(DG)的句法标注模型,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文章在现有句法标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语法(CG)的有关理论提出改进思路,以探索新的句法标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