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在范长江同志领导下,《人民日报》经历了组织制度与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开展了从"农村办报"向"城市办报"的"大转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构建,范长江试图纠正《人民日报》进城后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关门办报"的孤立局面。范长江早年在私营报纸《大公报》的从业经验所培养起来的新闻观念,使他力求通过对党报组织结构、个体行动方式,以及思想认知的改革与创新,为中共的城市办报设定新的办报目标和办报策略。但是,不同的新闻传统使行动者以不同的世界观来展开行动,范长江试图以城市办报方法来改造党报新闻干部习以为常的农村办报观念,并采取独断、压制甚至强迫的硬性手段来推动制度的实施,最终导致直接受制度规制的行动者展开排斥性反抗。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最终因"新闻本位"和"宣传本位"两种新闻观念冲突所引发的内部纷争而不得不中断。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之法,重点梳理张太雷的新闻活动,品评其新闻作品,旨在探究其新闻业绩。张太雷曾创办、主持我党《劳报》《先驱》《人民周刊》等近十种新闻报刊。在二十多种报刊上发表了一百余篇新闻作品,其中新闻评论最为出色。他重视报刊的宣传引导功能、提倡正确的新闻自由观、讲究报刊的经营管理等理念对我党新闻观的系统形成起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张太雷堪称我党新闻事业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关键阶段。《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期间共产党兴办的重要报刊,在办报的过程中传播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的进程,促使延安时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高潮。《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渠道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邓拓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他在晋察冀十年的新闻活动和主持《人民日报》工作的十年中主要的新闻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学的开山祖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一书中,第一次较系统的阐述了新闻理论、新闻采写、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思想,正式开始了我国新闻学的"学"理研究。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徐宝潢新闻思想的一大特色,仔细分析领会徐宝璜的媒介责任观对于今天的新闻实践依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新闻工作者,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的光辉典范,他不仅在新闻实践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而且在新闻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学习范长江为党的新闻事业孜孜不倦、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献身精神,学习他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学习他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新闻作风,为西部大开发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传播对宣传之偏重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是在当时中国遭受外来先进文化冲击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不论是新闻实践还是新闻理论都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然而新闻事业传入中国后,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宣传”的变异,从而导致西方新闻事业和我国新闻事业对“宣传”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宏观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新闻事业开始时间较晚,1910年,新疆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从《伊犁白话报》、《新报》,到《新疆公报》、《天山报》,构成新疆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媒体。新闻早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较为缓慢,其发展具有单一性、跳跃性。  相似文献   

9.
吴高福教授著《新闻学基本原理》作为国家教委“七五”规划中新闻学教材,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吴著与国内同类性质的著作相比具有如下四大特色。一、独辟蹊径,构建新的理论体系自70年代末我国恢复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以来,新闻理论的教材和著作相继问世,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概论》和甘惜分教授的《新闻理论基础》、成美、童兵教授的《新闻理论教程》。《新闻学概论》以新闻事业为逻辑起点,以新闻事业为基本研究对象。《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理论教程》则都以新闻为逻辑起点,以新闻事业或新闻工  相似文献   

10.
范长江对于报纸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是其新闻思想的精髓,这种认识以1942年为界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942年以前,处于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范长江提出了"报纸是政治的工具"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同时,范长江还提出了报纸的作用在于它不仅是"宣传工具"而且是"组织工具"的理论.1942年以前范长江的报纸三"工具"论为他以后的马列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前进指南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在新闻工作中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当代以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事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到底该贴近什么,怎么样贴近?原《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先生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那就是要用心实践,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疆从事新闻工作的哈萨克族普遍年龄较大而且较少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从其现状看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较缺少既精通新闻理论又了解哈萨克族文化的专业教师等方面。这影响了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分析其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和媒体自身原因,旨在早日建立专业的哈萨克族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哈萨克族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进而提高新疆新闻事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新闻学思想散见于有关论著、讲话、谈话、批语、按语、电报和书信之中。他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新闻实践,而且形成了一套较系统较完整的无产阶级的新闻学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与把握毛泽东的新闻学思想,进一步认识其新闻观、新闻事业观和新闻工作论的精神实质,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秀广播新闻的写作,孕育在有高度修养的温床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闻记者只有付诸于新闻事业以莫大的热情,不仅能进入衣带渐宽而不悔的境地,甚至生死都要置之度外,才能为写出优秀新闻铺出一条路来。我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同志的新闻作品,无论是考察中国西北地区的旅途通讯,还是抗战爆发后写成的《西线风云》,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追求得来,他的笔管可以说“就好象伸进自己的血管一样,是蘸着自己的血写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6月12日广播  相似文献   

16.
同样是面对自然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巨大损失,中美两国的主流报纸是怎么表现的?分析《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台(飓)风的灾害新闻传播,比较它们在传播数量、内容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差异,可以窥见两国在新闻理念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早期的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红星报》主编。在其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关心和重视党的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其新闻思想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也是邓小平新闻思想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新闻事业从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宣传方式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并体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特征。一、强化新闻事业政治属性,强调党要保证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老新闻工作者,邓小平…  相似文献   

18.
从1940年到1949年,周文在延安、晋绥边区、重庆等地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工作,负责编辑报纸和期刊,先后担任《边区群众报》、《抗战日报》、《晋绥大众报》的社长和《新华日报》的副社长。周文对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建立通讯网络,培养通讯员队伍;第二,对新闻大众化的理论总结;第三,新闻小说化的成功实践;第四,新闻作品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巨子"范长江系四川人。文章回顾和总结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自1979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范长江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论述了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入学习范长江、宣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开展范长江研究、努力培养范长江式新闻人才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采访无疑是一项最基本的业务。为使这项业务完成得出色,采访者须要有怎样的眼光,怎样的毅力,怎样的学识,怎样的人品?范长江的生平和他的书也许能告诉我们点什么。希望读者在读了我的这篇评介文章后,能进而读一读范长江的书,对上述问题作出自己的结论。一、明知征途苦,偏向西北行 1936年,范长江发表了《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埃德加·斯诺发表了《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这两本书都是以中国的大西北为背景的新闻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