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李菁  彭苏 《民族论坛》2007,(3):38-39
不仔细找,很难发现隐没在北京东总布胡同一群普通民宅中十世班禅大师的家.进了那扇铁门,宽敞的院中央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三层小楼."先上去拜一拜吧!"  相似文献   

2.
晚霞为巨网般的雷达天线镀上了一层金边;云雀和鹦鹗在空中盘旋;散发着浓烈芳香的是秋风中的山地兰……来了,沿着那条铺满了山花的小路,走来了头顶上插着鸟羽  相似文献   

3.
天使的光芒     
江航 《民族论坛》2006,(1):60-60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DJ。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在离西湖不远的一条小弄堂里,已经有3年的时间。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叽叽喳喳讲着软软的南方方言,我们之间少有往来。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把铁门钥匙。我们家的钥匙一直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有时我想,这是否是因为南方人…  相似文献   

4.
“插青”,即是以草木的青枝绿叶插在特定的地方或物品上,以作为某种标记。不同的草木树叶,插在不同的地方,则表示不同的含义,达到不同的目的。这是瑶族历史文化的传录方式之一,也是瑶族人民熟悉而又严格遵守的一种习俗。从插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瑶族先民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04,(1):26-27,35-36
接龙 “接龙”是祈祷家乡兴旺的一种祭祀活动,每年秋收之后,苗家都要在水井和河边设祭坛,插上彩旗摆放祭品,祈求真龙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参加者可达数千人,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6.
杜世华 《民族论坛》2004,(12):26-29
羊毛毡帽上插白鸡毛白马藏族的一个特有标志在四川西北山区的平武县白马藏族乡,沿着涪江上游的白马河(又叫夺博河)居住着一支古老而独特的民族——白马藏族。说它独特,是因为其文化习俗既不同于藏族,又不同于羌族,更不同于汉族。1951年,他们被暂定为藏族。据专家考证,他们可能就是古代“氐”人的后裔。白马藏族居住的地方,在海拔2000多米以上。清澈的白马河水从一座座白马村寨旁静静地流过。这里山青水秀,阳光灿烂,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白马藏族的房屋,是清一色的两层或三层青瓦木楼(大部分是两层)。依山傍水而建,…  相似文献   

7.
敦煌寻宝     
大约在一千年前,因西夏国入侵敦煌,莫高窟和尚将不便带走的经书、绣画、法器匆匆封存,洞外用泥巴涂砌起来,并画上壁画。然而,局势安定后,那批和尚再没回来,神秘的藏经洞从此便无人知晓。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在监督工人清理莫高窟前的积沙,一名姓杨的抄经人跑来告诉他一件奇怪的事。原来,他按王道士的安排,在南区洞窟北端“三层楼”下层的一个洞窟的甬道上安放了一张桌子背向墙壁抄经。每当休息时,他习惯用芨芨草点袋旱烟,而且常将点完烟的草棍顺手插在背后墙壁的裂缝中。那天,当他又一次插草棍时觉得缝很深,用手敲敲,咚咚的声音使他觉得…  相似文献   

8.
上午,小车离开瑞丽不到20分钟,公路边就出现了国界碑,稻田边也出现了国界碑。我问二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界碑,二哥说:“瑞丽在国境线上,又是国家一级通商口岸,有界碑一点不奇怪。缅甸还有3个村寨全包在我们中国的版图里。”下车后,上了一条不大宽的土路。二哥突然提醒我们:“喂!别踩上地雷!”我吃了一惊,以为国界线真有地雷。好险,原来差点踩上一堆牛粪,牛粪上不知谁端端正正地插了一根小树枝。二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插上小草或树枝,就是这堆牛粪有了主人,别人都不能再去捡,这可是傣家人的风俗哩。”我们顺路走进一家竹楼,一位姑娘和她那五十开外的老奶奶接待了我们。二哥喊了两声“小仆少!咩巴!”(小姑娘、大妈),不知用傣语和她们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在巴西、秘鲁交界的莽莽林海中,发现了一个叫作尼亚瓦的印第安部落。尼亚瓦人终年赤裸,外形非常奇特,嘴唇向前突出象一只小碟子,双耳也比普通人长得多,乍一看会以为是天生的畸形。其实,畸形的原因是他们的嘴唇与耳朵上插着木塞。这种手术是在幼年时进行的,先把下唇和耳垂刺穿,然后插上木塞,随着年龄的增长,刺穿洞孔的扩大,木塞也相应更换。到了成  相似文献   

10.
“我要让大家都知道、了解绥宁苗族插绣,要让这项祖辈们留下的古老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绥宁县苗族插绣传承人阳俐春一直以来的心愿。9月9日,我们来到阳俐春家中拜访。已经72岁的她一边在准备插绣作品,一边兴高采烈地与我们聊着苗族插绣这门技艺。她说,  相似文献   

11.
忆似故人曲     
正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缕缕清香,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相比西方节日的五花八门,中国传统节日让我较为重视的是清明节与端午节。"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一到,粽子重新登场为餐桌主角。粽子古称"角黍",真正有文字记载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粽子形状很多,有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我们乘车从成都出发,溯岷江而上,到达米亚罗以后便进入了浩淼如海的阿坝原始林区。这片林区是我国长江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地。自从五星红旗插上雪山草地以来,这里便活跃着一支森工队伍。三十多年来,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知识荟萃     
独特的刀杆“上刀山”、“下火海”,是云南傈僳族传统体育中独有的一个运动项目. “刀杆”,分木制、铁制两种,粗细不一,其长度为22米,两棵排立,间隔0.5米,顺两杆之间自下而上,每隔0.3米横札一把锋利的长刀,共74把.刀长0.66米,宽0.08米,杆上有各色纸花装饰,杆顶端插4杆大红旗,双杆四方用钢绳拉固,杆和拉绳都挂上红绸飘带,并插数朵纸花和纸旗装饰.在竖起的刀杆周围,烧上数堆熊熊大火,师傅赤足踏遍火堆——“下火海”.然后赤足踩  相似文献   

14.
"噼噼啪啪",夜幕降临,随着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山村晒场上一户办婚事人家举办的晚会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身穿土布对襟衣服的布依族老汉,走进晒场表演起来。第一个节目是"双唢呐冒烟":两个鼻孔各插上一根特制烟斗,烟斗各装一只点燃的香烟,双手各执一只唢呐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今天生活在四川平武县境内的塔博藏族(白马藏族),我曾写了两篇论文,均用汉文发表在四川民族研究所的刊物上,藏文刊于青海省民族出版社的《章恰尔》(一九八一年第二期)。近来听到对之又在作研究,因此,我再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有人认为他们不是藏族,其根据是他们的头上插有鸟羽。但头插鸟羽是藏族古老的一种习俗。《王统世袭明鉴》第236页第二行写道:“越格迥、藏绕色、玛·释迦牟尼三人在静修时,越格迥看见一位提着袈裟,手持弓箭,头插鸟羽的尊者,牵着狗正在飞快地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的瑶族,信奉盘瓠,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节",是瑶族拜祭盘瓠的传统节日。此外,各地瑶区又有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粤中龙门蓝田瑶族,中秋之夜,全族举行"舞火狗"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情趣盎然。是日白天,各村未婚少女都上山割藤条和摘黄姜叶;各家分别准备大把香火,由姑娘们按户集拢,跟藤条、黄姜叶一起集中堆放。晚上,夜幕降临,皓月高悬,全村未婚少女集聚一起,由指定的两名中年妇女为之装束:每人的手臂、腰、腿部都用藤条捆满黄姜叶,并在藤条上遍插燃烧的香火,头戴的草笠上,亦插满香火。梳妆完毕,姑娘们由高至矮排  相似文献   

17.
在《阿昌喜爱蹬俄罗》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阿昌族的服饰。阿昌男子穿对襟衫裤,斜背一个“简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的菊花。未婚的打的是白包头,已婚的打藏青色包头。青壮年人打包头总要留一尺多长的包头纱布在脑后,并且在包头上插上花。阿昌族男子有佩刀的习惯,式样美观、质地好的“阿昌刀”总不离身。阿昌族妇女酷爱自然景色的美,老老少少头上都爱插花。已婚女子一般都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住膝盖的统裙,裹绑腿,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的女子则穿裤不穿裙子,她们把一根辫子  相似文献   

18.
<正> 鼓楼是侗族村寨里的一种传统公共建筑,因楼上置鼓(传递消息用)而得名。在侗乡,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所以,人们把鼓楼看作侗寨的标志。鼓楼全部采用侗族地区出产的优质杉木作材料建造而成。楼的高度高低不一,有的高几米、十几米,甚至二十几米。鼓楼的层数多少不等,少则一层、三层,多则十几层(均为奇数)。鼓楼从样式上  相似文献   

19.
赫哲族源流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说据《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记载:(赫哲族)是金兀术的后裔.据说,早年金兀术和岳飞打仗,金兀术的人马兵败退到松花江边,准备乘木筏顺水而下.因为当时人马众多,前后队伍拖的很长,于是走在前面的人便在其所经过的地方插草把给走在后边的人指示方向(有人说插草把的地方是在三江口附近,草把上还插有鸡羽翎以示方向),前面的人原是将将草把指向东方的,可是它却被风吹成了朝南的方向.后边的人认为前面的人走向南边了,就在松花江南岸各处居住下来.这就是今天赫哲族人民的由来…….在其他的一些传说中,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莫斯科圣诞之夜高晓霞大年三十早上10点钟,儿子从莫斯科打来长途,那里的时间刚好是凌晨6点。他向爸爸妈妈拜年,并给我们叙述他在莫斯科过圣诞节的一段经历。那是灰蒙蒙的,非常寒冷的一天。白皑皑的大雪铺天盖地.莫斯科的房屋树木都被上了一层银装,城市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