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经常碰到假象,也时常会产生错觉。研究假象和错觉这两个哲学范畴,对于获得正确认识,有效地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谈到假象,有人往往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把它看作主观臆造的东西,或认为与事物本质是无关的。这是不正确的。假象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通过抽象思维才能  相似文献   

2.
论假象     
假象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常言道:“揭穿假象就真象大白了”。就是说,识破了假象,就认识了事物的真象,即看到了本质。可见,假象问题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真理的重大问题。为使我们在认识的途程中,不被假象所迷惑,陷入谬误,从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所以,对于什么是假象,它有什么特征,又如何正确认识假象,即对假象作认真的研究就是值得我们十分注意和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了。 什么是假象,即假象的涵义是什么,不管是在哲学史上还是现在,学术界均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邓小平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结晶。列宁曾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14年的反复曲折,步步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真理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论中一对基本范畴。因此,搞清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和研究。 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原则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如果人的认识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及其规律,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这样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如果在实践中由于主观和客  相似文献   

5.
为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本文就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以及正确发挥真理的作用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 真理是否包含谬误,谬误是否包含真理,这个问题现在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我们认为,作为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真理和谬误不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着不依赖于主观形式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和一致,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相似文献   

6.
相对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严格的界线,即相互区别,彼此独立,这与绝对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真理是过程等都指认识和理论的发展,而不是指真与假的相互转化,不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严格界线。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哲学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而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的区别注意得很不够,甚至有人在教学和科研中混淆了这种区别,把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说成是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因此,对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真理与谬误互相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一种是主次地位上的互相转化。而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内只涉及性质上的互相转化,以便于同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相比较,因为所谓“认识上的变化”也只涉及到性质方面的问题。 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不同于对真理和谬误认识上的变化。从真理与谬误的互相转化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确是真理的东西变成谬误,即由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变为不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说,  相似文献   

8.
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是具有重大的理论、实践意义,而在学术界又多年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拟结合争论就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探索:真理和谬论是否“相互包含”;真理和谬论的转化;真理同谬论的斗争。真理和谬论是否相互包含?如果就真理和谬误的定义而言,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违反逻辑。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则是它的反面,二者截然对立、水火不容。说真理包含谬误、谬误包含真理,就象说水包含火一样荒唐。但一些同志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就定义而言,而是指被人们认为真理的认识是否包含谬误,被人们认为谬  相似文献   

9.
谈相对谬误     
相对谬误是一种认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它又并不完全错误,而是多少包含有正确的成份或因素.因此,被称为相对谬误.简言之,相对谬误是一种不完全错误的认识.关于相对谬误,恩格斯有许多论述,现举几例如下:(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个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个人的认识成果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形而上学观点时说:“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恩格斯这里讲的相对谬误,显然不是指相对于整个宇宙的错误认识而言,把对整个宇宙的错误认识叫绝对谬误,把对宇宙的一个部分的错误认识叫相对谬  相似文献   

10.
<正>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已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然而这不等于说,人们对它已经理解了,认识就完全一致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真理中可以包含谬误”、“谬误中也可以包含真理”。我认为这种“相互包含”论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认识领域中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所谓真理,是人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不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对于确定的客观的对象来说,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分明的,是不能混淆的。我们既不能把真理当作谬误,也不能把谬误当作真理,否则便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坑。真理与谬误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依存上。真理与谬误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思想同客观存在的符合。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人时时处处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正确的,或者说的话“句句是真理”,是完全不可能的。“句句是真理”是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人的认识规律的,是完全、彻底反辩证唯物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可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一开始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多次,人们的认识可以产生飞跃,从感性认识进而为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学习马列经典中,对法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偶有拙见,现提出来就教于同志们。一、关于剥削阶级的唯心主义法律观的根源问题。剥削阶级的法学家们或者是把法的本质归结为神的意志,或者是归结为自然意志、全民意志、理念等诸如此类的精神因素。这种唯心主义的法律观根源何在呢? 教科书都把剥削阶级唯心主义法律观的根源归结于剥削阶级法学家、思想家的阶级偏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用这一点来解释的话,那是很不够的。法学,作为研究法律现象的社会科学,也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其中的谬误既有阶级的根源,也有认识上的根源。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分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认识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  相似文献   

13.
虚概念浅论     
虚概念是指外延为空类的概念。虚概念可分为绝对虚概念和相对虚概念。绝对虚概念是把握宗教迷信、错觉、幻觉、假象、幻想等虚构事物现象的概念;相对虚概念是把握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实际工作所设想的事物对象的虚构概念。它们以主观虚构的东西为认识对象,是把握主观虚构东西的范围和本质的概念。虚概念有其客观根源、确定性、相对性,在思维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准确辨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利人们的认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认识发展史充分说明,通向真理的道路极不平坦,充满着荆棘和泥泞。稍不注意就有滑到错误泥坑的危险。这除了社会历史的、阶级的根源外,还有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把认识论根源概括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毛泽东则把它概括为: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概括集中一下,共有“五性”:即直线性、片面性、表面性、凝固性和主观性。由于这“五性”的困扰,便促使人们在认识上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真理和谬误的互含问题的讨论,颇有一些时日了。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是互含的,真理之中有谬误,谬误之中有真理;有人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还有人认为,真理和谬误的互含,只是指因素、成分意义上的互含,而不是真理、谬误自身意义上的互含,王  相似文献   

16.
假象不仅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论的一个复杂命题。充分地认识假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地研究假象的基本特征,对于丰富我们的哲学理论,更好地通过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假象具有本质的否定本性我认为,过去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文章,对于假象定义的表述是不科学的。因此,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突破一些传统的观点,科学地表述假象的定义。假象就是本质的否定本性的表现,是反映本质否定方面的一种形式。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事物的本质,就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而矛盾  相似文献   

17.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我以为这一命题可以成立。一、事实的例证所谓“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指的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谬误中包含着真理。这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而是科学史上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就曾经以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过真理和谬误对  相似文献   

18.
(一) 关于真理发展的动力问题,一般认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推动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简而言之,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真理同谬误的斗争是推动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说明,“根本动力”和“动力之一”的关系。这个“动力之一”是从属于“根本动力”的呢?还是在“根本动力”之外的另一种“动力之一”呢?由于没有交代清楚,便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有的同志从实践是真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对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原理提出了质疑。从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真理发展的规律,通行的看法是:“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有关著作在评述这段表述时指出:这一概括深刻地阐明了真理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人类认识发展史出发,提出和阐明了真理是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的,为人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指明了方向。我认为,这种表述就其总结了认识发展的某种事实,揭示了真理和谬误的矛盾斗争,特别是把认识发展同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相联系,有它合理的地方,而且,这确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但如果对真理发展的规律仅仅局限于这种表述似乎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中.认识的正确与否被多种因素所决定。人们寻求真理.而谬误又往往与真理相伴而行。谬误的产生与主体因素的条件密切相关。主体认识的直观性是滋生谬误的主要根源.在从感性向理性的飞跃过程中.认识主体理性思维环节的不完整和理性思维工具的不健全,也在产生谬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只有达到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体的自我意识的统一.才能获得避免谬误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