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琤 《中国民族》2007,(5):37-37
4月21日。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达斡尔族馆重建落成仪式暨第三届北京达斡尔支持教育奖励大会在中华民族园达斡尔馆前拉开帷幕。中华民族博物院、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北京市民族联谊会、慈善协会的领导,在京的达斡尔族大学生、研究生等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北京达斡尔联谊会会长安平平、支教会主任杜兴华向中华民族博物院赠送了锦旗及达斡尔族青年著名书画家吴晓光先生创作的双骏图。会长安平平、中华民族园总经理王平女士等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古老的勒勒车·身着民族服装的达斡尔族姑娘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阿尔语系蒙古语族,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达斡尔族在解放前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政府执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使达斡尔族人口得以迅速回升。目前,达斡尔族人口增长趋势已过渡到有计划的适度增长的良性循环阶段。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内禁止通婚。入赘婚比较普通,男人入赘女家后,所生子女内属父亲的"哈拉"(代族),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权。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订婚后,男方送马、牛、猪、羊和酒等,这叫大礼,达语称"恰安特"。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结婚前一个月,还要送一次小礼叫"托列"。礼品主要是衣服、被褥等,这时女婿和姑娘可以见面,在一起吃"拉里"粥或挂面,有的人家当晚男女便同房,女婿过一两天后回家。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婚礼。  相似文献   

4.
铜铃的故事     
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民族用品商店里,摆满了五光十色的商品。这里有蒙古族姑娘喜爱的绸缎,有达斡尔族老人喜爱的鼻烟壶……而摆在货架上的一些小巧玲珑的铜铃,却使鄂温克族猎民们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5.
在祖国东北的嫩江草原上,有一个达斡尔族聚居的“艾勒”(达斡尔语:村庄),这就是黑龙江省富裕县塔哈公社库木屯大队第三生产队。这个队在十年动乱期间穷得很,1976年秋收分配时,每个劳动日才两毛钱。姑娘们都不愿意嫁到这里。像社员吴锁链和敖立柱两个小伙子快30岁了,还没有找上对象。粉碎“四人帮”之  相似文献   

6.
3月26-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主办的大型文艺演出《穿越千年——神奇的达斡尔》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演出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50年来的巨变为主线,全面真实地再现了达斡尔族原生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族的种烟和用烟习俗毅松达斡尔族有着久远的从事农业的历史,到20世纪40年代,其农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种烟是达斡尔族传统农业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族在烟的种植、加工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和技艺,也形成了颇具民族风格的烟具和用...  相似文献   

8.
总人口超过十二万的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阿尔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 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内禁止通婚。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家后,所生子女内属父亲的“哈拉”(代族),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权。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订婚后,男方送马、牛、猪、羊和酒等,这叫大礼,达语称“恰安特”。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长达近五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20年前曾经在莫力达瓦那一片古老土地上度过自己青春岁月的北京老知青们,今天聚集一堂讨论一个崭新的话题:达斡尔族人民如何早日摆脱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束缚,向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座谈会由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领导专程  相似文献   

10.
俄国学者对达斡尔族早期物质文化的研究郝庆云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有人口121357人,①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达斡尔族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没有用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1.
达斡尔族女性人口特点及其就业现状萨茹拉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12.15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7.15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58.85%)和黑龙江省(4.23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仅受自然环境、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制约,而且也不可能摆脱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本文认为,达斡尔族的传统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农牧并举、渔猎兼营、商业、采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同生共存,构成了达斡尔族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色;这种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格局不仅为达斡尔族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渔猎民族实施经济转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探讨达斡尔族传统经济结构的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吴依桑本文综合利用解放前后有关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及近年来关于达斡尔族研究的有关成果。对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达斡尔族教育作了简要的叙述,并对在达斡尔族教育史上有影响的三位教育家的事迹做了介绍。作者吴依桑(女),1956年生,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达斡尔人的求雨作了研究和探讨。文章从达斡尔人求雨中折射出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上去认识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进一步揭示求雨仪式在达斡尔社区中的社会功能。在认识求雨与现代化农业之间的关系中,指出二者并非对立,并从该意义上反思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达斡尔族饮食文化中的荞麦食俗王咏曦,崔橹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地区,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地区。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族人口共有121,357人。达斡尔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牧、渔、猎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1981年1月17日。哈萨克族业余作家阿里木江、哈提巴依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哈萨克文电影剧本——《姑娘坟》问世。3月7日。内蒙古首次用蒙古文刊行的自然科学杂志——《科学》丛刊创刊。3月27日。我国第一部记述回族人民生活习俗、凤土人情的彩色艺术纪录片《回乡风情》,由宁夏电影摄制队摄制完成并上映。4月17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开办建国后第一次兄弟民族文学创作班。国家民委组织了第一个少数民族专业参观团。5月17日。在北京工作、学习的蒙古族和具有共同习俗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同胞共1000多人.在中央民族…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内徒前人口考略孙宏达斡尔族人是原居住在黑龙江上中游、结雅河流域的土著民族。十七世纪中叶由于沙皇俄国侵略者的入侵,大量达斡尔人被迫纷纷内迁,来到嫩江流域等地。内徙前达斡尔人即已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人口数量较大,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口,至...  相似文献   

18.
也论达斡尔族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论达斡尔族源流刘金明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世居土著民族之一,以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农业文化而著称。达斡尔族早年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聚居于精奇里江流域。17世纪中叶,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它才举族迁徙到嫩江流域,既今天的主要分布地。达斡尔族源流问题目...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与狩猎经济谷文双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无论是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还是诗词歌谣、民间谚语,都综合地反映出达斡尔族生产生活状况,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值得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积...  相似文献   

20.
达斡尔族狩猎业考述谷文双马国利在达斡尔族传统的经济体系中,狩猎业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狩猎经济的长期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牧业生产之不足,而且对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族语言等均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达斡尔族狩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