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在清政府“抚夷”的外交背景之下,中英双方最终通过“协定”产生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海关税则。这个税则在侵蚀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当时的关税体制和财政制度带来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建明 《船山学刊》2003,(1):101-103
18 4 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 ,在国家财政危机和统治危机的压力下 ,清代后期 ,清政府对税收制度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其税收制度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一、以关税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税收自主权丧失了完整性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是近代中国主权不完整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表现在国定税则权的丧失和海关总税务司长长期由外国人担任。鸦片战争前 ,我国的关税是国定税则 ,对征收海关税一向有自定的税则条例 ,如康熙五年的《关税条例》 ;康熙二十三年的《福建、广东海关征税则例》 ;康熙二十八年制…  相似文献   

3.
<正> 1928年下半年起,国民党政府“废除”了清政府以来与八国签订的旧关税条约,又与十二国签订了新关税条约,并于1929年,1931年,1933年和1934年分别颁布了四届“国定”进口税则.至此,中国是否恢复了自鸦片战争以后就一直丧失的进口税则主权呢?这个问题,当时曾引起一些争论,解放以来却研究者寥寥.为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并为国民党政府关税制度的研究提供某些借鉴,笔者不揣浅陋,拟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永伦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64-168
西藏地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英俄两个殖民强国不断侵略西藏,挑拨西藏地方与清廷的关系,企图否定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阴谋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出现了危机.清政府坚决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并进行了艰难的斗争.其中,清政府反对英俄分裂西藏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对于维护国家对西藏的领土主权、防止西藏地方从中国分裂出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控制中国海关。海关是国家的经济大门,当时清政府的一个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海关的关税收入。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中国海关,无疑便掌握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进而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他们在中国推行了一整套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而这个半殖民地海关制度的起源,则是上海海关税务司制度  相似文献   

6.
列强在华协定关税特权的废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除协定关税制度的历史背景关税的征收与税率条则的制定,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行政权力之一,对于调剂与发展本国经济,具有极大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在进入国际社会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保护关税的意识淡漠,加之西方武力的威逼,自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始,很快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列强获得以下特权:(1)协定税率与税则的权力。中国人不能自订税率和税则,而要与外国人协商。协定的税率为值百抽五。(2)海关行政权。自1861年起,管理海关的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乃至一般官员一直由外国人而主要是英国人担任;(3)子口税制…  相似文献   

7.
人民主权原则是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民主化浪潮及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石,它已为一切民主或自诩为民主的国家所认同,但是,由于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发展极为复杂,各国对其基本内涵理解不一,故而相应的制度表现形式也相差甚远。本文的论证旨在表明,人民主权原则即便在其支持者那里也并不具有完全一致的内涵,而是存在着作为“抽象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作为“具体原则”的人民主权原则的思想分野。对原则采取的不同的理论取向自然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但是,进入“革命后社会”的国家却有必要对以往非常态下的制度选择重新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8.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订立的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多边国际贸易契约,也是目前国际上统一调整大多数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多边协定。它虽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客观上起着国际贸易协调组织的作用。在工作上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系,通过各项协定与所做的各项工作对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做为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国之一与“总协定”中断联系长达40多年。目前,我国正在作多方面的积极努力,重返关贸总协定并恢复其缔约国地位。 当前,对于我国“入关”,社会上存在着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好象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洋货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一举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企业基本上在“物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列强对南海的侵犯不仅表现在资源和主权的窃夺等方面,而且表现在领土主权与管辖观念对中国和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方面.近代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延续不仅是应对丧失主权、资源危机的过程,更是对南海诸岛及相邻水域传统主权和管辖权的转型过程.近代中国政府在南海维权的过程中顺利地延续了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合法性.然而,域外力量的干扰和海上领土管辖能力的滞后也影响了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0.
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六十年里,帝国主义列强以武装侵略等手段,威逼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的四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和合同。它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将其在华攫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权益,以法律、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合法地”侵略和掠夺中国“使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压迫手段”。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及其政治代表,也正是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集中而又突出地表明各自对帝国主义的立场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