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通称的“无罪推定原则”戴着假面具,造成了理论的混乱和实践的困惑。为消除混乱和困惑,应尽快彻底摘除其假面具,还之以“无罪假定原则”的真面目,以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无罪假定原则的价值在于警示追诉者不要冤枉人。酌定不起诉是无罪假定原则的例外。无罪假定原则并不排斥必要的适当的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是:对不能证明有罪的被追诉者,应当推定无罪。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认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依据。一、天罪推定原则溯源“无罪推定”是针对“有罪推定”提出来的。在封建专制时期,刑事诉讼实行“有罪推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被确定有罪之前,就被作为罪犯对待,也就是说,只要某人被指控、被怀疑为犯罪的人,他就是罪犯,若不供认,就要受到极其残酷的刑讯逼供,直至把供为止。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司法“有罪推定”的专横推断,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无罪推定原则是体现诉讼民主和诉讼文明的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作为一项保障个人权利和法治原则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已被各国刑事诉讼制度普遍接纳和承认。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但是,在制度设置和施行中仍然存在着与基本宗旨相背离的情况,因此,从历史视角和比较视野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进行再思考依旧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所谓“疑罪”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真的犯罪,有罪还是无罪,罪行轻重难以确认的情况下,依照1996年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原则,实行“疑罪从无”.在现代刑法理论里,这一原则体现着“有利被告”思想,也是刑法无罪推定的思想体现.在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链条的情况下,且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把保障人权写入了法律,这是现代司法进步和文明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无罪推定和辩方合理分担是举证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依照无罪推定原则,控方应对被告人有罪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辩方承担的举证责任从举证能力上必须是其力所能及的;辩方只能对发生概率较低的待证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可以要求辩方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在我国举证责任的转移和举证责任的倒置一般指控方承担举证责任的例外、由辩方承担举证责任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6.
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判决有罪以前,应当被假定为无罪的人。作为一项刑事诉讼原则,最早是由18世纪中叶意大利的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刑罚与犯罪》一书中提出的,后为不少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所确认,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人权公...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体现了现代法制社会诉讼程序的基本价值,即保障人权、维护正义.确认和保障人的尊严和自由不受侵犯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基石,也是诉讼正义的具体体现.沉默权是无罪推定原则必然延伸的诉讼权利.没有沉默权就不会有真正的无罪推定原则.从理论上分析,"如实回答"义务是违背无罪推定原则的,其实质是以一种精神诱供或精神逼供的方式强迫被告人自证有罪.从诉讼正义的角度看,诉讼法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实现实体正义上,其本身也具有内在的独立的价值.诉讼法不仅仅是保障实体法得以实现的手段,它自身也是目的,也有价值,这种价值就是形式正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定与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 ,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说明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 ,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其相反的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代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取得了重大成果 ,而传统社会经济学也因为忽视了经济人的假定而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9.
一、无罪推定原则对于人权保障的意义无罪推定,是指“普通法国家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大意是被指控犯罪的人必须被推定为无罪,直到或除非他本人承认或有无可怀疑的充足证明相反时为止。”[1]从历史上看,无罪推定作为封建社会有罪推定和刑讯逼供的对立产物,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法律原则,其思想最早是由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的,并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首次成为法律原则被载入《人权宣言》。如今,无罪推定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通常是在用以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存在一定疑虑,由控辩双方达成的一项以被告人自愿认罪为条件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撤销其他指控的协议。辩诉交易与无罪推定原则在疑案处理、举证责任的承担、正当程序的要求等方面具有相同的要求,因此辩诉交易并不像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无罪推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现代刑事司法的理念和准则,在保障公民基本人权、铸造法治社会的权威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从立法与司法的双重视角贯彻和推行无罪推定原则,不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首先阐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伦理基础,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在刑事诉讼中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区分了3种关系———事实关系、认知关系和法律拟制关系,认为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拟制,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同时对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无罪推定的逻辑形式是一种正确的逻辑论证,而不是“以无知为据”的错误论证,无罪推定并不违反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准确表述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种否定式表述只是禁止了有罪推定.而无罪推定的关键是在禁止有罪推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无罪的法律状态.我国刑诉法的修改应与国际通行表述接轨,采用"推定为无罪"或"视为无罪"等字眼准确表述、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为人权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原则是西方国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法律和国际条约己将其视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罪推定原则有其完整的理论内涵及内在要求,在我国建设现代法制文明的进程中,有必要确立和贯彻真正、完善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原则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被普遍赋予的含义是将判决之前的被指控人设定为无罪之人,此为保护性的暂时的实体设定,不存在反驳问题。贝卡利亚首倡的并非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作为证明责任规范的无罪推定不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含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部分地源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之义既非无罪推定,亦非禁止有罪推定,只是禁止在判决之前对被指控人的犯罪作肯定判断。在法治原则下无罪推定不是必须的法律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6.
推定是在部分案件事实不能证明的情况下,依据逻辑关系或者司法理性,确定案件待证事实为真的过程。推定不是证明,但是,它是以控方的证明和嫌疑人的抗辩为基础的。从本质上看,推定不仅仅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还是逻辑思维与司法理性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法律拟制、推定和推论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推定作为法律规则既具有刚性的一面,又具有柔性的一面.从法官的经验和自由评断证据角度看,推定规则的确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构成对法官自由心证的一定限制和局部侵蚀,但仍为法官的自由心证预留了适度的空间.推定规则、推定制度是在更高层面上表现为司法证明过程中案件事实查明的客观性要求和法官主...  相似文献   

18.
无罪推定与诉诸无知论证的论证形式虽然相同,但实质却有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诉诸无知论证转移了举证责任,无罪推定并未转移举证责任;(2)诉诸无知论证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相同,无罪推定过程中的立论主体和评判主体并不相同。正是基于这些根本差异,本文认为,无罪推定不同于诉诸无知论证,无罪推定的逻辑本质并不是“诉诸无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现代保释制度基本精神与运作模式出发,分析了保释与公民基本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取保候审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指出,保释制度应该是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如果坚持无罪推定原则,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该以保释制度代替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并对于审前的强制措施彻底改造,确立保释是原则,羁押是例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论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罪推定原则是西方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从这一原则派生出三条规则: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承担;嫌疑人、被指控人享有沉默权;有利被告。其核心内容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否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是衡量刑事诉讼是否民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