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黑”,是黑衣壮族群的标志;崇黑,浓缩了黑衣壮人的族群意识,也是黑衣壮文化的精髓。黑衣壮文化研究开发的重点应转移到它的物化上来,要让它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让物化的黑衣壮文化产品给黑衣壮群众带来长久的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传统往往是其历史演绎的结晶和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要研究黑衣壮的文化特质 ,就不得不对其文化传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视角分析 ,黑衣壮文化对他族文化的接受与认同 ,体现了黑衣壮文化传统的吸纳性特征 ;恶劣、闭塞的自然环境 ,是导致黑衣壮文化传统具有排他性特征的重要成因。重新审视黑衣壮的文化传统 ,发扬其优良成份 ,克服其消极因素 ,是黑衣壮人在现代化道路上必经的观念更新历程  相似文献   

3.
《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是右江民族师专何毛堂校长、李全伟、李玉田等三位著的“人类学文库”丛书中的一部田野考察新著。作者采用田野调查方法 ,先从黑衣壮的民族渊源、称谓考察入手 ,进而拓展到黑衣壮的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人生礼仪、岁时风俗、民间信仰、反贫困等各个层面 ,这对研究黑衣壮甚至对研究整个壮民族特征无疑是一种颇具学术价值的填补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心理品质是由文化素质内化而形成的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心理品质往往是构成其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以黑衣壮民间风俗为载体 ,沿着黑衣壮人的情感智商———心理共性品质———文化特质的思路 ,解读黑衣壮民间风俗所反映的黑衣壮人的情感智商 ,进而透视隐含在其中的带有共性的心理品质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该族群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造成黑衣壮贫困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黑衣壮反贫困战略首先是目标的选择问题 ,有脱贫与致富、家庭福利增进与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目标。必须抓好素质、基础和粮食三大工程建设 ,必须开发建设支柱产业 ,黑衣壮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学研究专著《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的绪论,从人类学、民族学的多视角出发,就黑衣壮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意义、方法和内容作了理论性的探讨。尤其是有关黑衣壮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反贫困战略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人类学走向社会走向人民的正确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更衣壮反贫困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黑衣壮的生态环境。黑衣壮的生态环境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生态区域,每个生态区域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均复杂多样,必须走生态反贫困之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研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黑衣壮作为一个特殊族群,具有文化机制的主导因素正是"黑"本身.据论证表明,黑衣壮的审美文化机制为以人为本,以黑为美,以黑为歌,以黑为话语.  相似文献   

9.
谭湖 《今日南国》2007,(5):34-36
1999年,十几个穿着壮族黑色服饰的演员,唱着他们奇特的山歌,拉开了第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帷幕。这些演员就是来自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因为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为人们所认识,因此,他们的服饰、相貌和山歌倍受城里人关注。从此,那坡的黑衣壮走出了山旮旯,走进了城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研究龙合乡果桃村黑衣壮分布发展及其特点、人口变动因素、计划生育等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们大多认为庄子哲学在其产生以后并不为人所重视,直至魏晋时代才忽然兴盛起来,成为思想界的中心,并对其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仔细考察史料的话,就会发现庄学在秦汉时期并非一直沉寂无闻。在秦末汉初,由于黄老思想的兴盛,学者们对庄学还是比较关注的。东汉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学者们尤其是文学家又开始关注庄学的价值。到了东汉末年,庄学在士人中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思想界的潜流,这样才有其后庄学的兴起。该文着重考察庄学在秦汉时期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吴承恩《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便以戏曲、小说、说唱等多种艺术样式广泛在民间传播,这无疑为吴承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里依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等相关文献,从取经人、取经故事、取经故事的寓意等三方面,比较《西游记》成书之前的这些原始材料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的异同,以此考察吴承恩作为小说家的独特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产生于欧洲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然而,在二十世纪之初,无政府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发展,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为这一思想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之外,在思想文化方面,传统的老庄虚无思想对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末伦是一种从带宗教色彩的巫事曲调中脱胎而来的民间曲艺,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末伦文化的产生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巫婆唱调脱离巫事活动变为末伦历经了一个“‘末能’——‘末呢’——‘末伦’”的发展演变过程,壮乡的巫事活动、土司制度和壮族人民的歌舞天赋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取向。本文简述了内蒙古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如何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对自治区经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百色市壮族歌圩历史悠久,在各县有不同的称谓.百色市壮族歌圩有源于乐神、为纪念某些著名人物(主要是歌手)、源于男女青年借歌圩场合对歌连情求偶三种起源.百色市壮族歌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保存和发展百色市各民族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歌师和艺人、推动百色市经济发展等价值.百色市壮族歌圩作为群众性歌唱聚会的场所,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应受到尊重,应进一步加以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道"是老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个用逻辑理念难以界说的哲学概念,但其所内涵的本质特性,可以通过对老庄话语体系中"大"、"一"、"无"等关键词的分析研究概括出来--这就是超越界限的无限包容性、超越分别的整体性、超越现实的内隐潜藏性,从而实现了对"道"全方位、多层次、本质性的体认.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振兴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性文化消费热潮的出现和旅游业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世界各国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产业正在复苏.本文以日本、欧洲为例,论述了保护传统产业的意义及其对振兴区域经济的作用.我国是工艺品大国,以历史悠久、门类丰富、技艺精湛等著称于世,但在市场冲击下,正面临各种危机.作者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经验,就抓住机遇发展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振兴区域经济,提出了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交针对哈萨克民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鞣制工艺,从其工艺类型与鞣制过程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介绍鞣制工艺的过程中进而展示了哈萨克族的鞣制手法,并以实证的形式证明了民族工艺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