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 ,它的出现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影响。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介 ,它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但它的出现并不会使其他传统的传播媒介退出历史舞台 ,反而会促使传统传媒在面临网络传播挑战的压力下 ,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网络空间的负面问题 :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犯罪 ,信息污染与信息崇拜 ,信息垄断等。分析了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办法 :培养主体的自律意识 ;培养主体的责任意识 ;矫正价值观念 ;技术上采取防范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所带来的新环境,对于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影响深远。一方面,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的形成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生态环境不断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传播的角色匿名性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形成多重人格;网络传播易使当代大学生产生弱规范性而不利于其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促进了大学生管理方式向柔性化、交互化和人性化方向变革。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色情传播对社会两性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色情传播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其后果不仅表现为犯罪率高,而且从深层次上说,放纵性欲必然导致爱情的麻木,这二者之间的恶性互动是对爱情这种高尚精神活动的亵渎与扼杀。要想彻底根除人们在心理上的情色依赖兴趣,就必须廓清生理“性快感”与心理“性美感”,“性爱”与“色情”的观念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传播伦理是自1995年校园网普及后诞生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简要阐述了校园网中违反传播伦理的行为,并从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加强管理三个方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如制造信息垃圾、侵犯网络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黑客行为等不断涌现。为了走出这一道德困境,人们开始挖掘道德失范现象的社会根源与认识根源,尝试着构建各种网络伦理规约,对网络社会中失范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博客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博客传播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引发博客传播伦理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消解博客传播伦理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网络异化时网络情绪传播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情绪传播主体意识退化,网络情绪信息复杂化,网络情绪感知与体验层次化,网络情绪表达与评价随意化,网络情绪调节与控制因难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网络异化对网络情绪传播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情绪传播主体意识退化,网络情绪信息复杂化,网络情绪感知与体验层次化,网络情绪表达与评价随意化,网络情绪调节与控制困难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冲撞传统伦理道德,因此需构建全球网络道德伦理体系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2.
对网络伦理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发生了动摇,网络伦理学应运而生.对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起源、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网络伦理学职责的研究会促使网络伦理学更加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争议性话题因争议的多样性,主体的多元性,解析的多面性以及较高的传播势能和较持久的传播动能,而备受商业传播青睐,很多企业不仅参与网络争议话题的制造,还主动卷入并引导已有的争议性话题,最终形成舆论并引发自动传播。然而,由于网络场域的去中心化、边界的泛化、用户的多元化,往往导致网络争议性话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商业传播中的网络争议性话题犹如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为企业收获关注度,却可能降低企业的美誉度,而且它还可能引发系列道德伦理危机,如违反新闻伦理,引发舆论失控危机,制造社会紧张和冲突对立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网络交往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剖析了网络交往对人的非理性的双重影响,提出在自律和它律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良性互动与扬弃非理性来弱化网络交往对人的非理性的消极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进入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数字化技术使人类文明、文化传播方式较之于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传播对我们今天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国家、政府、企业、家庭等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网络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有待人们进一步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阿佩尔和巴赫金共同致力于一种对话伦理的建构,但他们的取向并不全然相同。 哈贝马斯注重交往伦理学,以沟通为目的,是一种弱对话形式 ;阿佩尔受研究共同体的启发,发展了一种 论辩伦理学,要求一种非常理想而严格的强对话形式,类似心灵相通的要求 ;巴赫金的则是一种散漫的对 话主义,更加接近耶稣式的撒播。前两者实际上要求一种相对比较规范的对话伦理,容易导致封闭和“独 白化”。相比之下,巴赫金的理论具有更加彻底的宽容性和“对话性”。在差异之上,是他们共同的道德激 情和对传播德性的追寻 :在这个缺乏信仰和不确定的年代,确实需要深入思考传播伦理问题,以发展出一 种更具弹性、更宽容、更能产的道德探讨机制,而开放的对话思维是可选择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世纪的前沿科学,生物技术既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也使人类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在基因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建设和完善相应的伦理体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基因伦理规范的功用和职能,并对其进行价值诠释;同时,通过阐述基因伦理的信仰机制和人文意蕴,初步展示了基因伦理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术语,是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研究为手段,以当前网络建设为基点,通过交往媒介的应用,建构网络场域教育规范。分析、评定网络场域弊端,并探索网络场域下的交往教育,最终把科学的网络场域交往模式运用于社会实践的管理当中,以切实提高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创新网络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最终实现网络场域下社会交往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