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古音晓匣两紐(下称晓系)讀归见溪群紐(下称见系)。也就是說,在魏晋以前,后代(如《切韵》时代)属晓匣紐的字并不念为〔х〕〔γ〕(或〔h〕、〔h〕)的音,而是念  相似文献   

2.
<正> 李壮鹰同志的《读诗晬语六则》(载《齐鲁学刊》1980年第一期),探源抉微,多所创发,读后深得教益。唯其第四则谓毛主席词《卜算子·咏梅》首句,系借用明唐寅《黄莺儿》词的成句,未免有智者之失。据笔者所知,在比唐寅早生了将近四百年的宋朝蔡伸的《有古词》中,就有了“风雨送春归”的句子。兹依惯例,“将这首词抄录如下,以供大家参考”,并就教于李壮鹰同志。  相似文献   

3.
说春     
四季春为首,万事勤为先。春姑娘又降临到人间。春,在人的心田上是常存的。杨万里在《冬暖》诗中写道:“小春活脱是春时”,小春,又叫小阳春,严冬过后是春天,春来时到郊外散游,探望春天的信息。信息者,春光也,春光者,景色也,春色盎然,万物向荣。冬尽春来,  相似文献   

4.
此是笔者读船山公遗书有感之作。船山公自题门联:“他生杜宇唤春归”;自题画象:“梦未圆时莫浪猜”。笔者有感于今日中国之社会主义社会蒸蒸日上,深知船山公当年所唤之春已归,而其所期之梦亦圆矣。  相似文献   

5.
说“说鳖”     
提起“说鳖”,大凡徽州人都会会心一笑,不就是北京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吗!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说: 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汉书·武帝纪》颜注引) 旧注都将“归我子”释为:“还我的儿子来!”(如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可是古代典籍中从来没有禹的其他儿子夭折的记载,禹怎么会要上天“归还”他的儿子呢? 今按,此文“归”字当是“馈”字之  相似文献   

7.
《论语·八佾》曰:“管氏有三归”,对于“三归”,文献屡见记载,后世说解历来分歧,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1) 娶三姓女。(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说)。(2) 台名。《说苑》云“三归之台”(朱熹《论语集注》)。(3) 自朝而归,其家三处。(愈樾《群经平议》)。(4) 三归为藏泉币的府库。(武亿《群经义证》)。(5) 三归为地名,为管仲采邑。(梁玉绳《瞥记》)。(6) 三归为“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赏管仲。”(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卷1《释三归》)。我们认为,解释“三归”不仅要考察管仲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要看“三归”所在的句式及语境,使释出后的意义既符合历史的实际,又能够文从字顺。以上观点大都史实、语境不能两全,倾重一头,固难免自相抵牾。我们将有关“三归”的历史文献加以归纳、分析,从既往成说中披沙拣金,力求得出正确的解释。以下是有关记述“三归”的史料:  相似文献   

8.
《史记·管晏列传》云:“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三归”,据《论语·八佾》云:“管氏有归,富事不摄,焉得俭。”那么“三归”何谓?据注释家云:一娶三国之女;二三处家室;三地名即采邑名;四藏帛币的府库;五市租之常例;六台名。上面诸解释都有一定根据,但也都有一定局限。据《太平御览》卷827资产部7云:  相似文献   

9.
关于诗本原理,古希腊哲学提出了"迷狂说"、"摹仿说"等,中国古代文论倡导"神感说"."迷狂说"和"摹仿说"以纯理性超验主义为核心,"神感说"推崇感性经验主义,两者都不能全面阐明诗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诗本原理的认识还需进行语言思维、神话思维和宗教思维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敢于讲话,是社会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大家有话直说,口没遮挡,逐步感到一种宽松的气氛,心情也日益舒畅。人民群众对大至国家建设、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都能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小至对本单位的诸多麻烦都能直言不讳,不吐为快;心里话、牢骚话都可在大庭广众之下曝  相似文献   

11.
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年,初出茅庐的刘晓波向美学泰斗李泽厚挑战,在《中国》7月号上发表了《感性·个人·我的选择——与李泽厚对话》,此文曾引起了两种毁誉不一的极端性评价。当我们对前一阶段的美学研究进行一种必要的总结,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时候,李泽厚的“积淀说”和刘晓波的“突破说”便成为一种不容回避而又必须超越的课题,这也就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原因。本文力求在严肃的学术立场上就李、刘之争的美学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尚书》的“知行说”产生于青铜文明的商代,孔子的“学知行说”产生于钢铁文明的春秋时代,二者都是官员培养和国家治理的理论,都强调君子躬亲实践国家治理之学的极端重要性。前者虽然包含了理论学习的含义,但并不重视理论学习;后者则特别强调学习国家治理理论对培养官员、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是春秋至今最重要的国家治理哲学。战国至今长期轻忽“学知行说”,而将“知行说”抽象化为教育哲学,这对国家治理、教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3.
孔子实现"哲学的突破"的基本方法和态度不是"述而不作"而是"同途殊归";导致战国时期学派分化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亦是"同途殊归"。汉代之后,"同途殊归"说埋藏于地下,历代学者只知津津乐道"殊途同归",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不幸。马王堆帛书《要》中提出的"同途殊归"说,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同途殊归"与"殊途同归"、"一元"与"多元"、"溯源"与"旨归"的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说“都”     
许慎《说文解字》“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左传》注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载师》注曰:“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之采地;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也。”《周礼·大司徒》注曰:“都鄙者,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大宰·八则》曰:  相似文献   

15.
说“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卜辞的“”字,学者们对它的释义有些是正确的,但对字本身的解释却有问题。本文认为“”字应当是“至”的古写法,青铜器铭文可以证明。卜辞两个干支中有“”,表明两日是前后相连接的。  相似文献   

16.
说“烝”     
中华书局一九三六年出版的《辞海》于“烝”字条目下,解作“上淫曰烝”,举《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美”作例,并注明“夷姜,宣公庶母。”以此说明“烝”是“上淫”。但在《左传·宣公三年》又有如下记载:“(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杜预注:“郑子,文公叔父子仪也。汉律:淫于季父之妻曰报。”可见同样是“下淫上”,因对象不同,而有“烝”与“报”之别。不知是否有鉴于此,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出版的《辞海》修订稿,以及最近由上海辞典出版社出版的三大册《辞海》,皆释“烝”为“古指同母辈通奸。”并仍以“卫宣公烝于夷姜”为例,使义例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说“狐”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联系儒家思想,举详实例藉以说明古人对狐亦贬亦赞的矛盾心理,以及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象。  相似文献   

18.
孙雍长 《学术研究》2006,(8):146-146
儒、道、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通常所说的“三教”,所指即此。严格而言,“三教”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儒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学派、主流思想,但自始至终它并未形成为宗教,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儒教”;道指道教,它源于我国先秦时代的道家学派、道家思想,汉以后有了道教,但“道教”并没有等同于“道家学派”或“道家思想”;释指佛教,我国魏晋时代由印度传入,后来逐渐本土化,成为我国影响最广大的宗教,“佛教”和“佛家”则几不可分。作为宗教场所,佛教是寺,道教则是观(guàn)。和尚不进观,道士不入寺。但有趣的是,在我国各地(尤其在广东…  相似文献   

19.
20.
孟子的“贵民说”与“牧民说”是他对官民关系的两种概括。孟子的“贵民说”表明了对“民”的价值的肯定和尊重,看似提高了民的地位;“牧民说”则清楚地揭示了贵民的虚伪性,民只不过是被君臣驯养的牛羊。孟子重民思想有其局限性,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思想,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政治思想的认识。在现代中国社会,则需要对重民思想进行现代转换,并为其提供切实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