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色秋天,古城北京繁花似锦.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58周年华诞,应邀前来接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德国专家阿希姆·申德勒博士显得更加神采奕奕. 相似文献
2.
3.
眼前的约克·莫扎特罗一身休闲装.脚踩一双颇具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色的片儿鞋,手捧茶杯,笑容可掬,看上去神采奕奕。作为中德技术合作“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驻华项目主任.约克在中国长住足有7个年头了。他情深意切地对记者说:“我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我的梦想就是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同时希望全世界的女士和先生都能穿上鲁泰的衬衫。来到中国,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只要自己还有力气,我就会战斗到最后。” 相似文献
5.
眼前的李汪引兰女士.娇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使用不完的精力。她的身上散发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智者气质。 相似文献
6.
亚仕都教授是帮助中国甘肃定西种植马铃薯的加拿大农业专家.因为他帮助定西人把不起眼的"土豆豆"变成了"金蛋蛋",因此,他不仅在定西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声誉,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给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友谊奖". 相似文献
7.
莫瑟尔非常清楚地告诉记者:"我今年64岁,其中有一半时间都是在跟中国打交道,这点让我非常高兴。在近30年间,我来过中国205次。" 相似文献
8.
士丹·多尔蒙,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澳大利亚老人.20年来,他来过中国几十次,为我国新疆地区培育出目前国内最好的品种--美利奴"U"品系羊.2006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接受采访时,多尔蒙先生第一句话就说:"我不是专家,我是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不留在北京?不留在中国?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路易斯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这行字,蓝灰色的眼睛放着光芒."英语中有句话叫'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因为我的心在北京,所以我就把家安在了北京".这是路易斯关于为什么留在中国的最好理由.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29日,第二天就是颁发2006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日子,来自世界各国的获奖外国专家齐聚北京,王家璜教授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当天中午午休时间,记者采访了他,采访中他为中国生态保护所做出的努力让记者感动,而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帮一位老友圆梦,圆一个还长江两岸青山绿水的梦. 相似文献
11.
稻森悠平在中国的多个场合不止一次大声疾呼:"一个湖泊受到严重污染之后,其治理修复的周期需要数十年;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污染)这个湖泊所得到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几百倍。" 相似文献
12.
力诺瑞特集团总经理申文明说:“丹尼尔·鲁贝克先生凭借可贵的敬业精神、高超的管理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尊重和爱戴,他为力诺瑞特新能源公司跻身世界一流、为中国太阳能绿色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4年来,他带领研发团队共为公司研发新产品40多个,为公司培训技术人员3万人次,50多个建议被采用生效。 相似文献
14.
面对贡献,她笑言:“我做的只有一点点。”面对荣誉,她总说:“中国给我的太多,我要做得更好来报答社会。”面对媒体,她曾说:“中韩交流需要一座桥梁,我愿意成为架起那座桥梁的使者。” 相似文献
15.
2005年,葛潘·纳卜芭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敲响葛潘老师的房门,来开门的是位女学生,在她身后相迎而出的是一位满头银发、身材娇小玲珑、精神矍铄的慈祥老人,她就是葛潘老师。落座后,我们围绕着教育这个超越人类的话题聊了很多很多。葛潘·纳卜芭出生于泰国东北部的一个华裔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后就读于泰国的著名学府——朱拉隆功大学,并在那里完成了文学和教育两个学士学位、巴利——梵语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来到泰国清迈皇家师范学院任教,开始了长达38年的教师生涯。清迈皇家师范学院是一所由泰国皇室御… 相似文献
16.
一头棕红色的头发,无疑是科瓦廖娃女士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当你和她攀谈起来时,会不自觉地被她的神情所吸引,她谈吐幽默,表情丰富,神采奕奕,整个人都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这就是已年过六旬的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外教科瓦廖娃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中国人熟知的一个成语故事,故事中的陈仓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有着悠久历史的宝鸡近年来在引智工作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除原有的农业、畜牧业引智项目外,工业及高新技术引智也有了跳跃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来中国之前,纳索斯对湖南一无所知。在长沙生活三年半后,从最初对华菱钢铁经营业绩的疑问,到“我亲眼目睹的一切已经超过了我最好的想象”,纳索斯由衷地感叹“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9.
妈妈这个称呼圣洁而温暖l而来自异国的仁慈母爱,更值得珍视和颂扬。姜美京就是这样一位来自韩国的“妈妈”,她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孤残儿童。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永远的义工!永远的妈妈!” 相似文献
20.
从英国女王、法国文学,到中国的罗盘,罗杰·梅森(Roger Mason)博士知识渊博、幽默风趣.20年来,这位地质学教授为中国地质大学的师生们讲授了最前沿的学科知识,也与中国结下了深深的友谊.2001年,他荣获了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