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常练太极拳的老年人与不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对比分析,证明练习太极拳有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作用。方法选取常练太极拳的老年人20名作为试验组,不练太极拳的老年人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起立-走测试、闭目单脚站立、改良Wolfson姿势应力测试、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常练太极拳组在闭目单脚站立、起立-走测试、改良Wolfson姿势应力测试、Biodex等速肌力测试中表现均优于不练太极拳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太极拳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及下肢肌肉力量,能有效提高老年人防跌倒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语言学与逻辑学方法,对太极拳运动中部分势名、拳理术语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太极拳术语的隐喻现象及其所隐喻的内涵;探讨了太极拳术语隐喻的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价值;提出深入研究太极拳术语隐喻的内涵与规律,准确把握太极拳文化的精要,是使太极拳发扬光大及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太原市200名太极拳锻炼者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太原市中老年人是练习太极拳的主流,缺少青少年人群的参与;练习形式还是以自发性为主;以练习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两种拳术最多;多数练习者能坚持每天锻炼,但锻炼的时间过长,缺乏科学合理的锻炼指导,这样不利于促进身体技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地质武术太极拳联谊会主席杨杰人来说,世上最珍贵的是异国师生情。他在50多年的武术生涯中,先后培养出16名全国及省市级“武术冠军”。人们都知道他的弟子近万人,却很少知道这位造诣颇深的太极拳高手还收有50多名异国弟子。下说老拳师与他的第一个异国弟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太极拳作为干扰因子,探讨练习太极拳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在肌肉力量、疼痛感觉和功能改善上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者3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6周的试验。其中试验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对照组不做干预。训练前后全部受试者需要进行VAS、KOOS、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在KOOS评分中,仅在"症状与僵硬""疼痛"两个维度上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等速伸膝相对峰值力矩角速度为60°/s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下肢肌肉力量、症状与僵硬、疼痛的缓解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焦作地区太极拳练习者情况调查及太极拳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地区是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对焦作地区太极拳练习者的调研结果显示,练习者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和内涵认识不清、练习效果不佳等是影响学练太极拳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论者以此为突破口,试图找到发展太极拳的对策,从而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练习参考,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太极拳与全民健身关系的分析,阐述了在全民健身中大力推广太极拳的意义,以及太极拳运动在全 民健身中的地位、作用,探索了在全民健身中如何推广太极拳,才能使太极拳运动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的关于太极拳教学的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立足对太极拳本身的认识,遵循有限注意理论的有益提示,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从兴趣的激发依次到拳、太极拳架、呼吸、哲理”的太极拳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以期能达到提高太极拳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分析、评价太极拳文化的思想渊源、养生价值以及太极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把太极拳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于世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的健身运动,能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太极拳在技击上,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太极拳的教学中,重视"学练结合",体验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太极拳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状研究发现,在太极拳的传播过程中太极文化的传播很少,而太极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具有互补性,通过太极这种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解读,分析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进行解析,找到可以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通过简化太极拳动作是实现太极拳文化传播的前提;挖掘太极拳文化中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太极文化输出的关键;应通过对动作名称和太极服饰的改革来体现太极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昌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在组织、管理及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宜昌地区群众太极拳活动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太极拳活动的认识,加大对太极拳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指导员和专业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美学"进行高校太极拳教学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能激发其学习太极拳兴趣,加深对太极拳的了解,提升对太极拳美的感受与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变迁,亚健康逐渐被得到广泛重视,如何修身养性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四处兴起的瑜珈修炼馆。大凡修身养性之术,无不讲究平心静气、内外结合、神气合一、刚柔并济,就像太极。据专家考证,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拳种类繁多,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其中又数陈式太极拳最为普及。谈及太极,大多数年轻一代首先联想到的恐怕是李连杰在武侠片中英姿飒爽的传奇人物形象。在艺术的渲染之下,太极拳显得格外神秘,一招一式看似悠哉游哉,实则"血气方刚"。要想修身养性,我们不看电影,看师从世界太极冠军陈思坦的陈美华女士。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太极拳教学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把太极拳的健身、修身、防身以及美学的价值取向贯通到太极拳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清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以资料分析和历史史证相结合的手段,阐述太极拳诞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太极拳诞生于焦作地区,焦作地区厚重的地域文化乃是太极拳诞生的文化基础;焦作地区武学传统悠久,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太极拳教学中应注重呼吸、注重站桩、注重身型及身法、注重意念,应启发学生对太极拳养生功能的理解,调动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效地促进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把握太极拳的科学化脉络,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推理、历史研究等方法,分析太极拳的传统理论依据,及运动人体科学引入后对太极拳运动的科学阐释与科研应用,来进一步探讨运动人体科学对太极拳科学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太极拳项目 ,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太极拳的特点着笔 ,分析探讨太极拳与人文教育的现实关系 ,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人文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产物,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及运动效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太极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支持。太极拳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双重属性:体育属性和文化属性。太极拳功能的普及,有赖于将太极拳的竞技性与医疗性相结合,致力于发展人的身心健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思维锻炼与心智训练、文治教化、健身寓于保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