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格列佛游记>中夸张变形的人物、离奇怪诞的事件以及降格或贬低化的描写,表现出怪诞的美学风格.同时,这种夸张变形、降格或贬低化具有正反同体性,包含着否定与肯定、讽刺与赞美的双重性含义.  相似文献   

2.
《侏儒小查赫斯》是德国作家霍夫曼的融趣味性与叙事性为一体的怪诞风格小说.小说运用怪诞文学的特征和手法,把小查赫斯的丑陋写到极致的同时又将完美描写得无以复加,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讽刺和幽默是其怪诞审美功能的表现.小说在怪诞风格下,仍有诸多写实主义元素.叙述背景以当时社会为参照,叙述情节以现实背景为依托,叙述基调建立在写实主义之上,揭露查赫斯丑恶本质亦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丑陋,符合逻辑和当下社会现状.表现手法上现实与虚构相分离,与当下社会环境相关;写实与怪诞相促进,用怪诞的手法来震撼读者的内心,以引起反思.怪诞和写实的两种文学表现手法最终殊途同归,共为表现小说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3.
怪诞美浅说     
"怪诞"这一概念,恐怕历来不被看做美,但是怪诞之中确实有美."怪诞"作为事物的一种"异态",有时表现为异于常态的美.人们对怪诞美的认可,反映了审美活动的深化、审美观念的异化以及审美对象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论述怪诞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上涉及到了怪诞的各个方面。第一,怪诞的审美形态是奇怪和反常,以古罗马学者维特鲁威、贺拉斯和德国理性主义美学家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第二,怪诞的审美心理是恐怖与滑稽的统一体,以法国学者雨果为主要代表。第三,怪诞的审美功能是狂欢与创造,以苏联学者巴赫金为主要代表。第四,怪诞的成因是陌生与异化,以德国学者凯泽尔为主要代表。西方理论家对怪诞的认识经历了从反感、谴责到逐渐接受、理解甚至欣赏、追求的过程,这既是怪诞艺术在整个艺术大家庭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也反映出人类的审美观念在不断走向宽容和开放。  相似文献   

5.
怪诞既是传统又有借鉴,是美学范畴讨论的问题.探讨新时期的小说家们塑造出系列怪诞的人物形象的生活基础,分析怪诞与圆形人物、内外互补、性格层次联系以及怪诞与变形在美学上的关系.通过审美判断,引导读者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做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让人在悲愤、痛恨中反省、自悟,萌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6.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形态,但在理论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系统的总结.沃尔夫冈·凯泽尔对绘画和文学艺术中的怪诞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本体论探索.他基于18-20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怪诞艺术的分析,认为怪诞是一种异化世界形象,是与荒诞进行的游戏,是一种用笑声唤出并克服世界凶恶性质的尝试.尽管凯泽尔是系统研究怪诞风格并揭示其本质的第一人,在怪诞理论史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但他的观点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关于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怪诞,狂欢化,怪诞现实主义与狂欢化的关系,怪诞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巴赫金对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是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其最大贡献是正确揭示了怪诞现实主义产生的土壤是民间诙谐文化,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怪诞现实主义、理解拉伯雷小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怪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间传说里他不但大量"语"了"怪",而且他本人身上就包含了不少怪诞的因素。孔子也经常思考和谈到天、命、天命、鬼神、祭祀等神秘怪诞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常常感到很迷惘。孔子对待怪诞的心态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明确提出"不语怪",对怪诞采取了尽力回避的态度,并将一些怪诞现象尽量进行历史化的解释;另一方面,他又在有些场合对一些怪诞现象津津乐道。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实际行动上,孔子不仅有时肯定了怪诞,而且常常把怪诞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以预测现实、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外对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之时,文章将以一种新视角来探索作品中的怪诞因素,主要通过巴赫金的怪诞和狂欢化理论来呈现麦卡勒斯笔下鲜活的怪诞人物、怪诞小镇以及怪诞世界。并且通过分析对怪诞人物、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来探讨怪诞中的颠覆精神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效果说"是爱伦·坡诗学的核心,它强调小说的故事情节服务于预先设计好的效果,以达到对读者心灵的震撼.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创作充分践行其"效果说"理论,展示了古典与浪漫、真实与怪诞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与统一,取得了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期待可能性在德、日刑法理论中被认为是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起源和完成于德国 ,随后流传至日本并得到发展。这一问题在犯罪论体系中从来被认为属于责任论的领域 ,但在责任论中其位置如何 ,意见还不一致。期待不可能性作为法规上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为德、日学者所共同承认 ,但作为超法规的阻却、减轻责任事由 ,日本虽然理论上承认 ,但司法实践持慎重态度。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以行为人标准说为可取。关于期待可能性 ,基于不可避免的错误而欠缺时 ,应当阻却责任 ;由于过失陷于错误 ,应以过失犯论处  相似文献   

12.
实用逻辑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区分了两种逻辑观:语言的逻辑观和智能体逻辑观,前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论证(argument)的理论,而论证是一种语言结构,逻辑研究论证的结构特性;后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推理(reasoning)的理论,一种关于思考者做了什么以及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的理论。实用逻辑是一种关于实践的智能体做了什么以及反思了什么的理论,它将大大地突破演绎逻辑的范围,去研究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分析比较了国外公务员职位的分类因素,对国内有关职位分类的最新理论进行了述评,指出各国选择什么标准或因素对公务员职位进行横向分类,一般由该国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职位分类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分析比较了国外公务员职位的分类因素,对国内有关职位分类的最新理论进行了述评,指出各国选择什么标准或因素对公务员职位进行横向分类,一般由该国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15.
运用存在主义的"自欺"和"自由"等理论,联系《小城畸人》中作者对于"真理"与"畸人"的态度,分析畸人形成的两个阶段:从"自欺"到"自抑";通过俄亥俄州温士堡小城的象征意义和主人公乔治.威拉德的最后离去,指出乔治的离开预示了一个新的畸人的形成。该小说集所揭示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国古代文论(诗论)的两个核心范畴──—意象和意境的当代适用性,分析中西文论的某些契合点及互补性,认为建构新的本位话语有赖于融合、吸收及生成.  相似文献   

17.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怪诞风格引人瞩目。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看,奥康纳人物塑造的狂欢化表现在同貌者、讽刺性摹拟型同貌相似者和正反同体的怪诞人物三个方面。奥康纳的怪诞风格并非阴森可怖,而是具有启发与变革的狂欢性。  相似文献   

18.
风骨论不仅是一个影响甚大的批评概念,而且也是一种审美价值观念。刘勰系统阐释之后,这一概念就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中。从而由原本体现士族精神与玄学意识的人物人格形象品藻,逐渐转变为刘勰原道宗经立场的文论思想与文学主张,使风骨论的内涵具有明显的儒家文化色彩,而与人物品评异趣。此种体现玄儒汇通化成的学术观念与文化思潮,其中暗涵的《易经》及传注影响,对深入探寻刘勰风骨论的文化底蕴,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首先是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的理论,尔后葛兰西则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拉克劳、墨菲正是在列宁、葛兰西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领导权概念.他们超越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走向话语领导权,完成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表现了一种随机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