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將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名字相提并论,并沒有把魯迅说成“中国的契訶夫”的意思,因为魯迅和契訶夫是截然不同的两位作家,而且由于历史,社会等条件的不同,任何比拟,都往往陷于不伦不类。这也正如魯迅自己所说:“我看用我去比外国的誰;是很难的,因为彼此的环境先不相同。”但是,如果通过对比,找出他們的異同,能更好地说明作家創作的某些問题,則这种比較,我想也沒有害处。况且契诃夫又是对魯迅有过影响的俄罗斯古典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在研究魯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的文章里,專門談魯迅先生和外國文学关系的还比較少。据我所見到的,除了雪峰同志在1949年4月所寫的一篇很精彩的“魯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以外,別的好像就不多了。这种情况是不很好的。因为在魯迅先生的一生革命文学活动中,他曾不断地接触过許多國家的作家和作品。我們甚至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譯外國文学作品的“域外小說集”开始的。其后,在他不断地創作与战斗的年头里,他始終不忘記把有益的外國文学作品介紹給中國讀者。只要有机会,他总是不忘記叫人注意翻譯工作。1919  相似文献   

3.
“阿Q正傳”     
一、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寫“阿Q正傳”的? 要分析“阿Q正傳”,我們认为首先要研究这一个問題,就是,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写“阿Q正傳”的?研究这一个問題,魯迅自己的話可以做我們的鑰匙。当“戏”周刊編“阿Q”剧本的时候,魯迅有“答‘戏’周刊編者信”,其中說:“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員直接对看客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4.
魯迅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失敗以前,“一向是相信进化論的”,“以为將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按照他自己的分析,在一九二七年春到广东,目睹了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員和革命群众之前,他的思想基本上沒有超过进化論的界限。这已是大家公認的事实。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認为“五四”时代的魯迅,还沒有了解革命斗爭的必要呢?有些人把魯迅自己在前期常說的“国民性”或“国民精神”当作“民族性”的同义語,因此判断魯迅在沒有确立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之前,还不能分清統治者  相似文献   

5.
魯迅先生一生劳作的成果是異常巨大的。單就二十卷本“全集”所收的著作与翻譯而論,即將近六百万字。此外,他的書簡、日記,以及“全集补遺”和“续编”中所收錄的佚文散稿等,合在一起分量也相当可观;而在这里面,“日记”一项更占有很大的比重。早在南京求学前后,魯迅就已經开始寫日記了。周遐寿在“旧日記里的魯迅”一文中曾经提到,“戛劍生雜记”四则,就是他从魯迅的“戊戌日录”(着重点是我加的,下同。——冰)中抄下來的。戊戌是1898年,魯迅正是这一年五月间到南京去的。在同一篇文章里,周遐寿还引錄了他自己的壬寅(1902年)正月的一条日記: 十四日:晴。下午兀坐,檢大哥旧日記視之,内記有小姑母諱忌,特錄之:……这也足以証明,早在1902年以前,魯迅就开始了日記的寫作。可惜的是,这些日记现在都已經找不到  相似文献   

6.
魯迅不只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精神遺产一直是中国人民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中的一面紅旗。不只魯迅生前,披着形形色色的美丽外衣的帝国主义者及其代言人,在他的笔下現出原形,即使魯迅逝世以后,他的輝煌著作的存在,对資产阶級和一切反动派,仍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今天,当全世界无产者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現代修正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7.
魯迅与拜倫     
將魯迅与拜倫这兩个偉大天才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并不含有比較的意思,誠如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歷史的比拟总是危險的”,因为任何比较总不免于偏頗,卽如过去有人將魯迅比之我國的孔子,庄子,法国的伏尔泰,德國的尼采,俄國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結果歷史都証明了这些比拟的不倫。这里,我想主要就魯迅早期文藝思想中所受的拜倫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他一生的战斗道路中所起的作用,略加說明。魯迅的生活和战斗开始在我國还没有被民族革命的曙光所照耀的寂寞昏沉的子夜般的年代。那时中國國内虽然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維新运动,可是  相似文献   

8.
魯迅先生說:“陶潜总不能超于塵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詩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來,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本文也是想就魯迅先生啓示的話,对陶淵明進行一些探索。陶詩“忠憤”说盛于南宋,对陶淵明理解的全面与深入也从南宋开始,这是和当时的歷史背景分不开的,不过倡“忠憤”說者往往誇大陶淵明“恥复屈身異代”这一点,以致使陶淵明的真正面貌受到歪曲,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內容受到阉割,貶低了陶詩的真正价值。这里要提出討論的是作为陶詩“忠憤”的主要內容下是“恥复屈身異代”而是爱國主义思想。这一点在近人研究陶淵明的論文中不是予以忽视就是任意加以貶低或抹殺。“陶淵明一生面臨的政治事件最大者不外:  相似文献   

9.
1959年我們看到了张向天同志編注的《魯迅旧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笺注》);1962年我們又看到了周振甫同志編注的《魯迅詩歌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周注》)。后者的出版,标志着学术界、出版界进一步貫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同时也說明大家已經改变了过去一种类似或性質相近的作品只能有一个本子的狭隘的看法。对于讀者来說,这也是一件好事。由于《周注》出版在后,許多地方現示了它的后来居上。首先,《笺注》虽說注意了魯迅写作詩歌的时代、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注意了作者的詩是何所为而发,因何事而作,在资料的  相似文献   

10.
“魯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鋒陷陣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11.
謝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較不容易評价的作家,片面地加以讚揚或粗暴地全部否定,同样是錯誤的。魯迅先生說:“我以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兼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較为确凿。”他又指出評价古代作家,“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离真实。”这些話非常正确,我們必須切实遵循。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不仅是著名的的小说家,杰出的散文家,而且是革命战斗杂文大军中的一员主将,在杂文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早在20年代初,他就为《文学旬刊》“写了许多杂文”,1925年又在《文学周报》和《小说月报》上发表过不少“文学评论和杂文”。后来,有人把他和鲁迅先生并列称誉为《申报·自由谈》的两大台柱。抗战时期茅盾来到重庆,用他的笔为神圣的抗战鼓与呼,在写小说和剧作《清明前后》的同时,还积极从事杂文创作,获得丰收,于1945年出版了杂文集《时间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1958,(9)
一、对过去政治課教学的功过估計过去几年我校政治課教学工作做得究竟怎么样,应如何估計,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問題。一年前,当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时,他們大肆叫嚷說“我校政治課100%是教条主义”其实他們是把馬列主义一概称之为教条主义来加以攻击。他們攻击的不是真正的教条主义,而是馬列主义。如他們污蔑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論是錯誤的”,“黑格尔的哲学比毛澤东的矛盾论要高明”,“如果沒有馬克思列宁主义出现,世界上就会少死一些人,如果沒有共产主义,就沒有国內战爭,国民党可能还建設得更好些”等等。经过伟大的反右斗爭,人  相似文献   

14.
魯迅给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产,其中,和創作有同样价值的是他的关于文艺問題的意見。这些意見,散見在卷帙浩瀚的杂文中,涉及的范圍相当广泛,論述的也极其精当透辟,是魯迅为建立“嶄新的文場”而放下的最坚实的基石。而他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一問題的正确闡釋,又是这块基石中的核心部分,是最值得我們珍视、研究,繼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一、魯迅論翻譯問題1.為開闢翻譯界的正確方向而闘爭翻譯是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媒介,是由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共同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一國的文學要想爲別一國的人民所普遍瞭解、欣賞且能引起共鳴,並對於發展他們的新文化有所幫助,必須通過翻譯這條道路。中國過去曾有幾種貶抑翻譯的論調:有的說外阈文學是不能翻的,要嗎就看原文;有的說翻譯是没有大才,沒有靈感,不能從事創作的低能兒才搞的玩藝。這些怪論無疑給讀書界出版界造成一種輕視翻譯的眼光。作爲新文化運動主將的魯迅,對於翻譯是異常重視的,他的文學生涯開始時,也並不是創作,而是介紹與翻譯,以後是翻譯與創作齊頭並進,直到逝世前不久,還翻譯果戈理的‘死魂靈’。通過他那辛勤的翻譯工作和有關翻譁的理論批評,澄清了中國翻譯界的混亂局面,給中國翻譯界開闢出一條光明大路。舊中國在世界上是一個弱國,中國人民的政治任務,是在進行徹底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京剧界正在开展伟大的革命运动,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一个个搬上了舞台。許多观众为这个古老剧种获得新的生命、取得巨大成就而欢呼。但是也有一些人抱着观望态度,甚至看不起京剧的革命现代戏。这当然是极其錯誤的。我在学习魯迅著作的过程中,觉得魯迅在关于京戏方面,发  相似文献   

17.
<正> 提起杂文,人们自然会想起它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伟大的作者鲁迅;谈到鲁迅,人们也自然会想起他那许多辉煌的杂文。“鲁迅杂文”真所谓“尽人皆知”。可是,对于太熟悉的东西,人们倒往往会习焉不察的;而鲁迅本人虽然写过七百篇杂文,却并未严格地给它下过定义,立过界说。因此何谓“杂文”,概念并不十分清楚;近来且发生了争论。让我们依据鲁迅本人的言论,钩稽抉剔,也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任何不抱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杂文”一词,鲁迅曾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运用过,其一,指散文中的某种文体,另一则指编年体文集中的各种文章,而不管其文体如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鲁迅都是在后一种意义上运用“杂文”这一概念。《且介亭杂文·序言》把这层意思说得最清楚:“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己有之’的,凡有  相似文献   

18.
刘忠恕、庐湘二位同志在1969年第2期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上发表的批評我的阿Q正傳的研究的文章,我讀了几遍,想从中得到益处。如果发現我自己有錯誤,我就修正錯誤。我現在只能写这一篇反批评的文章,表示我坚持其理,我对魯迅的阿Q正傳的研究应該說是沒有錯誤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他的祖先系宋國的贵族,所以礼記檀弓說:“丘也殷人也”。到他的父親叔梁紇作了魯國鄹邑的大夫,才为魯國人淙豢鬃拥淖嫦仁琴F族,到孔子时代已經衰微了,論語子罕記孔子自己的話道:“吾少也賤”。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孔子貧且賤”。他是一个沒落的貴族,也是一个屬于“士”的階層的人?笆俊钡脑灞局缸杂赊r民,吳承仕先生曾經有过考証道: 说文:“士,事也”。……士古以称男子,事謂耕作也。知事为耕作者,釋名釋言語云:“事,倳也,倳,立也,青徐人言立曰倳”。  相似文献   

20.
晋宋之际,詩歌由闡發玄言轉向模山范水,产生了顏延之謝灵运等山水詩人。但在这个由玄言轉向山水的过渡时期,有一位在当时并不显著,到后世却愈来愈被人重視,几乎成为文学史上爭論焦点的詩人,便是我們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陶淵明。关于陶淵明,本来如魯迅听說的:有时他很“飄飄然”,有时也有他的“金剛怒目式”。但历來論陶詩者,常常由于自身处境和認識的不同,作种种的解释。大体說来:顏延之鍾榮阳休之苏軾葉梦得魏了翁及近人梁启超等,大都把陶淵明看作无意于世事的隐逸之士,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