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树理的“民间的立场”和“知识分子”文化身份,是造成他个人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龃龉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恰被当时那些将赵树理创作树为“方向”的理论家所忽视或遮蔽。赵树理拥有的两重“文化身份”,使他置于一种“中介”的地位,起到沟通知识分子和农民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而这种“文化身份”的独特性,恰好为当今学界研究“知识分子”与“权力话语”之关系,提供难得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70年代末期出现的知青小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先河。但是 ,今天重新审视知青小说 ,就会发现其创作上的某些局限性 ,诸如“自己写自己”、单薄的人物形象、雷同化的结局等等。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的小说,表现了中国北方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变迁,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文本的基本框架。但在历史的波涛和底层中,又隐含着一个广大的、复杂的民间社会和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作家坚定地站在民间立场,逼真而深刻地描绘了民间世界从破碎到沉潜的悲剧命运,从中也折射出赵树理从“辉煌”到“末路”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界将丁玲在解放区前期创作的作品置于社会政治学层面来分析,但这一套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遮蔽丁玲恢复了曾因一度思想左倾而中断的女性自我意识,遮蔽了其作品中凸显对女性生存境况的强烈关注这一复杂现象.走向社会的丁玲已经意识到构成女性种种困境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和政权体制的问题.此时,丁玲非常自觉地将她的思考移入一个更为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背景和更为内在的思想文化层面之上.  相似文献   

5.
葛水平的小说,从最初载于2004年《黄河》第一期的《甩鞭》《地气》稍显锋芒,到又陆续发表的《天殇》《狗狗狗》《喊山》等一系列作品和获得的殊荣,葛水平用她的真诚敲开了文坛的大门,以清新的姿态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一缕春风。底层生存的美学建构和雅俗共赏的民间叙事,使作品充满了民间文化特有的诗意想象。葛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没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其小说创作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类当中,尤其是一些谈“写作”的文章和作品的序跋里面。细细地梳理一下,其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关于小说题材和主题张爱玲认为小说写作是没有什么固定的题材和范围的。“文人讨论今后的写作路径,在我看来是不能想像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选择的余地似的。”“初学写文章,我们以为历史小说也会写,普洛文学,新感觉派,以至于较通俗的‘家庭伦理’、社会武侠、言情艳情、海阔天空,要怎样就怎样。”[1]在张爱玲看来,小说的题材虽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作者来说,要想获得创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朱庆华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赵树理独特的“问题小说”创作观,既导致了赵树理在当年的轰动,又注定了赵树理在当下的落寞。这一创作经验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远离问题,远离问题的文学创作注定行而不远,但太拘泥于各种阶段性具体问题的文学创作,倘若艺术上难臻至境,最多只能轰动一时,一旦时过境迁,很难再度辉煌,只有既书写历时性问题,又臻于艺术胜境的文学,才有可能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长期生活在美国南方,因此,他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他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基督教特征。但是,福克纳并不是基督教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并没有宣扬基督教教义。相反,他对美国南方加尔文主义清教和种族主义的批判,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同时代作家所不及的。福克纳之所以在作品中大量地引用《圣经》中的故事和传说,之所以使用了种种影射耶稣的手法,他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此更好地深化作品的主题,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他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来批判基督教的,正是他笔下那些耶稣的影子,把基督教博爱仁慈的基本教义同他作品中加尔文主义者的罪恶暴行激烈地对立了起来,从而更为深刻地揭露了宗教的伪善,更加激发了读者对宗教庇护下的罪恶的愤懑之情,使他的小说愈发充满了痛苦与冲突,使读者置身于他所创作的起伏跌宕的感情波澜并为之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知青作家的创作,最初与“文革”后中国文学的主流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创作的深入,不少知青作家开始从自身的经验中超脱出来,注意到了更具普遍性的人性人生,逐渐由单一的知青立场向民族文化立场和民间立场转移,创作开始走向分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探析了“赵树理方向”的内涵和实质,剖析了赵树理建国后在“时代的政治要求与创作立场的恪守”中艰难选择的创作心态,并指出赵树理民间创作立场的文学意义和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优秀作家。他以农民作为文学创作的对象,对这一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予以深情的关注,开创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山药蛋派”;他求真求实求是,使摹写与创造有机结合,就革命文艺怎样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作出可贵的探索;他先做人而后作文,以公正无私、仗义执言的人格魅力,被农民朋友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的双向民间立场及其现实主义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理特殊的民间立场,不仅在于其利用通俗手法将政治意识形态进行“上”对“下”的文学现代性启蒙,也指他站在民间立场,代表并不拥有话语权的农民,从“下”而“上”对国家意识形态发表意见。正是这种连接起“上”与“下”之间身份的特殊性,才使赵树理的小说既具有为了与其“内在听众”保持“无间离”的密合状态而富有的种种特色(主要是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选取),又超越了民间艺术形式而有自己的独创性,并且因为始终保持这种现实主义的独创性,而使自己的作品在当代文学规范建立的过程中越来越发出不协和音。  相似文献   

13.
再论法社会学的民间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间是个主体性概念.民间立场就是学者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倾向于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相对于传统法学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官方立场而言的.法社会学采取民间立场,意味着研究者应该关注、尊重并尽量满足民间的需求、意愿、情感和态度;意味着法社会学思维走向的转变和法律接受问题的凸显;意味着法是多元的,要重视和研究多元法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意味着纠纷解决和法律秩序的生成与重组应该成为法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间舞蹈寓于民俗文化之中。民间舞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体现 ;民间风俗又为民间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并提供了内容、气氛以及广阔的传承和发展空间。看一个舞蹈 ,了解一个民族。民族文化像一个纽带 ,将舞蹈艺术与民间风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使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互相渗透 ,互为依托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民间宗教是赵树理生活经验中重要而独特的一部分。他的创作借助民间宗教思维模式弥补了启蒙与民众之间的裂缝。由于民间宗教思维模式与正处在实施阶段的“革命”要求之间的重合,赵树理的尝试得到了“革命”的强大支持。而在对待苦难、判断权威、组织方式方面它们又存在差异,因此当“革命”开始叙述其成功经验时,赵树理的小说便受到了冷落。  相似文献   

16.
大陆新武侠继承20世纪武侠小说文体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归古典、靠近玄幻、电玩动漫、灵智写作等不同路向的文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陆新武侠在文学制度、层次定位以及作家的当下探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17.
萧红以杰出的讽刺批判艺术,深刻展示了病态、落后与原始的乡土民俗文化,从而使人们从历史、民俗、文化的角度,真正切入中国乡土社会的内部,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乡土社会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湟中农民画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以深厚的民族审美意识 ,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 ,深刻地反映出了人们的理想和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