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李明 《北京纪事》2010,(9):108-109
这位四合院里降生,胡同里长大,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街坊们都亲切地叫他“三爷”,因为他上边还有两个哥哥。艺术圈里的朋友们都称他明智先生(这可是他的学名)。提起他的人物画,功力可不浅。自幼爱买小人书(就是连环画)边看边学画人物,上学时,也喜欢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态,课间时也画上几笔,70年代还到艺术院校进修过。近些年,他因身体不佳,静下心来追忆自己青少年时代四合院的生活,以及日常身边的事儿、老胡同中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2.
50年代和80年代初兴起的两个小说高潮对于现代价值观从形式到内容方面都有所偏颇,未来小说应是调动一切手段表现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加佳  方非 《社区》2010,(1):59-63
福绥境大楼、北官厅大楼、安化楼。上了点儿年纪的北京人都知道,它们就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北京赫赫有名的“公社大楼”。  相似文献   

4.
李怀宇 《市民》2006,(6):100-104
黄苗子和郁风夫妇最自豪的是一生中有无数良师益友相伴,没有门派与专业之见,只因志趣相投。1930年代的上海,1940年代的重庆“二流堂”,1950年代的北京栖凤楼和后来王世襄芳嘉园小院。劫难重逢后北京的一场场聚会,这对艺术夫妇总是生活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朋友圈中。这些人都是现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郁达夫、邵洵美、夏衍、聂绀弩、叶浅予、启功、吴祖光、冯亦代、王世襄、杨宪益、丁聪、黄永玉……他们的言谈举止,如果有心人记录下来。便是一部现代的《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5.
苏洋 《人力资本》2009,(8):58-59
到大城市去,甩掉铁饭碗,是70年代人在90年代初中期间,一种新锐势力。大城市永远是激情四溢,也时刻伴随着失落感。能否攫取机遇是他们以后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樊晟岑 《社区》2015,(9):40-41
“如果说60年代的人稳重踏实,80年代的人叛逆迷惘的话,那70年代的人就是生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那一类人;生在70年代的我是幸运的,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现象和印记仍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而对于每一个70年代生人的兄弟姐妹们来说,那时的天空特别蓝,时间那么饱满,那是一段纯净、幸福、朴素、真诚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10,(7):6-6
戛纳电影节上,王学圻看上去状态很放松,也毫不避讳地谈起了此前一直不想回应的离婚事件。他解释自己和爱人原来感情很好,因为分开时间太长,最终走向离婚,“我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千万不要跟她分开。这个世界太残酷,分离会把爱情慢慢地磨平。两个人感情好,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但是两个人的感情破裂了,哪怕鸡毛蒜皮的事情它也就变成了一个事情。我这个人是把名誉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8.
莫特  繁星 《百姓生活》2011,(12):39-40
新婚丈夫到外地任职,夫妻都陷入相思之苦 周志雄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浑身洋溢着前卫新潮的气息。肖梅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处处展现着“80后”的时尚风采。2008年国庆节,都出生在湘西南,又同在深圳工作的周志雄和肖梅在一次朋友聚会中相识。老乡见老乡,天然的亲近感让两人格外投缘,一番倾诉,彼此都从对方眼神中读出了异样的情愫。  相似文献   

9.
盼着过年,似乎是孩子们一年又一年最高兴的事儿。而我,都50岁的人啦,却也在盼,而且细细回想起来,从童年到现在,一直都盼着过年!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14,(3):62-62
极品事儿 音乐的那些事儿之一 编辑部某小编某日与另一小编聊天,愤愤不平地说:“当年我们都太相信歌词中那些美好的事儿了,总有一天,我会去找高晓松算账的!”  相似文献   

11.
刘政光 《社区》2011,(31):53-53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居委会干部可是两眼高过头,在邻里间最给力、最管事的角色。那个年代,国家对居委会很重视,事无巨细都从这最基层的组织实施抓起,什么大事小情都从这走,居委会干部算得上是个人物。  相似文献   

12.
常昊 《可乐》2010,(4):54-55
张璇暂别中国棋界,只身东渡东瀛是1991年,当时我还不满15岁。她是60年代生的棋手,我是70年代“小龙”,平时都叫她老师。如果她一直留在国内,在国家队待着,我和她之间根本不可能有感情上的任何纠葛。她去日本,反而成就了我们的缘起。这是一个绝妙的悖论,在陌生中渐行渐远,才有蓦然回首时的心动。  相似文献   

13.
魏文  方强 《可乐》2010,(6):29-29
金色大厅全称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建于19世纪60年代末,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在金色大厅进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都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卫星转播,十多亿人收看。金色大厅成了一块名声响亮的“百年老字号”。  相似文献   

14.
青鸣的家在北方一个小镇上,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镇子上开了第一家澡堂。以后,同学都叫青鸣:澡堂老板家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钱理群在南师附中的演讲《我的教师梦》最后一句话是引用他上世纪90年代学生信中的话:“钱老师,我们非常喜欢你的课,我们所有同学都喜欢你的课,你的课显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告诉我们人可以那样生活,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教学当作一种生命,一种充满理想的人可以那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天津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之下,频繁的行政区划更迭和多国势力在天津的角逐,华洋杂处铸就的市民性格特征成为天津犯罪小团伙滋生的社会背景;当时天津犯罪小团伙数目较多,有十大恶、玫瑰党、摩登破坏团等,其作案动机、手段各异;天津犯罪小团伙的活动与作案目标、与其他社会势-力和文化风俗的冲突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鲁钊 《社区》2014,(8):25-25
二月河幼年时憨厚、讷言,在某些方面还有点反应迟钝。二月河的父母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那么苛刻。父母下了班在门前空地上洗衣、种菜、栽树,十来岁的二月河壮实有劲,一手提一桶水,干得很欢。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要孩子健康成长,其他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6):38-39
大妈和外国小伙撞上了,先是说大妈讹人,翻出真相,原来是小伙真的撞人。性质不同,跟风者都跟晕了,头天谴责,次日反思。其实这事儿,说自己没多大意思,最该说的,是制造失实新闻的那位。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挖挖根儿最好。人言可畏,舆论如刀,小心杀人。冤枉人的事儿自古就有,即便在信息不发达的彼时,闹出的动静也不小。  相似文献   

19.
元尚 《北京纪事》2010,(9):97-99
大众收藏,最吸引人的神话之一,莫过于捡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捡漏儿的文字就不断在媒体上亮相。有些靠着买卖古玩发了财、出了名的人,就是靠着制造自己如何捡漏儿的神话,来为自己做造神运动。最初的那批收藏爱好者,捡漏儿是有可能的,因为80年代还不兴收藏,甚至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喜欢收藏。那时候最富也不过是个万元户,炫耀吃穿还来不及呢,谁有闲功夫、闲钱,往那上面扔?活钱死物是那个时代一般大众的理财心理。只有少数人,出于某种爱好,没事儿的时候,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旧东西玩玩儿。最多也就花十几二十块的,这在人们眼里就已经是高消费了。  相似文献   

20.
《女人世界》2006,(8):70-7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已不仅仅为了果腹,现代人更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饮料的发展也经历了四代:80年代初,碳酸饮料风行一时;80年代末,可乐进入中国;90年代中期,乳酸饮料大行其道;21世纪的今天,第四代饮料陈醋饮料,正以其健康、营养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