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阶级和阶级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和自己所处时代历史特点的深刻分析,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偏重于阶级斗争的阶级关系理论.但阶级斗争只是阶级关系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阶级间存在着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利益分配具有合理性并能为对立阶级双方所接受的条件下,阶级(阶层)之间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是可以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一致性,由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关系的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社会一定能在不断的动态实践中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阶级、阶层与平等——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思想似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开始横行于欧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现代西方的存在状态究竟如何?是淹没,还是永存,需要对西方现代社会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基本策略。是否重视并把握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及阶级关系的变化规律,符合并满足各阶级的不同利益,直接影响着党的革命与建设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革命任务创造性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处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物质利益、政治参与、思想文化关系,不断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大众的革命热情,促使其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从而不断夺取革命的胜利。总结并发展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凝聚各阶层共识、加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阶级理论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后马克思主义一直关注的问题。理论家们主要围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来展开相关讨论,这主要体现在阶级的定义、划分阶级的标准、阶级的功能以及阶级的当代命运等几个方面。本文尝试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便我们对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形态与历史变迁的钥匙。诚如列宁所指出的:"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只有借助阶级理论以及掌握运用该理论来思考、认识、分析、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才能透过历史与现实中种种看来迷离混沌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问题的同源类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阶级"论断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基础,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构想和革命阶级的发现是基于欧洲社会革命和运动的观察及理论抽象,阶级概念的应用具有优先特性,民族概念则处于从属地位。列宁和斯大林时代关于"民族"和"阶级"的论断内容更为丰富,但无产阶级的总体利益指向并未改变,这一时期的民族现象随苏俄特定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成为影响革命实践的重要概念,民族团结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时代特征以及关于民族和阶级关系的理论论断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告别阶级”理论的要义,旨在依凭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形式上出现的新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开辟非阶级、非革命的理论空间;其政治图谋在于强调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基本原理已然失效,唯有用后政治理论予以强力补充才能实现某种层次上的跃迁。然而,由于它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太多的异质元素、置换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因而其非但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增值,反而对之进行了各种巧妙的消解,在实质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疏离与叛逆。  相似文献   

9.
10.
阶级是一个以共同的经济地位为基础的具有共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社会集团。阶级形成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关系,重要条件是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经济关系上看,知识分子远离了经济上的基础,不具备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前提。从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上看,知识分子政治上易变,思想上复杂,没有形成一个政治、思想上统一的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虽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当代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经常是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但在基本逻辑和特征方面有着共同性。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和吸收他们所提供的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妇女运动具有开拓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材料和研究观点,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但它的形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党的七大对形成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沿着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不断地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成果的系统总结,又是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庄严宣言。  相似文献   

13.
从1921年至1949年,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先后经历了早期开拓、深入探索、曲折发展、初步成熟、继续深化等五个演进阶段.其中,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其演进的基本动力,党的统一战线是其演进的重要前提,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斗争是其演进的理论源泉,党的革命事业的兴衰起伏是其演进成败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典类包含任务以及寻找证据法、属性扩展法和归属法的归纳推理任务,进行了三个相关性研究,共测查儿童120名。结果显示7、8岁儿童类包含概念成绩与其在寻找证据任务和属性扩展任务中的归纳推理多样性表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4,0.29;P<0.05)。然而,7、8岁儿童类包含概念成绩与其在归属任务中归纳推理多样性表现不存在显著相关(r=0.18,P>0.05)。儿童在归属法任务中表现出来的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与在寻找证据法和属性扩展法中表现出来的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可能是不同质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探究大学师生关系的概念、特性与维度,实际上是对“什么是大学师生关系”“如何辨别大学师生关系”以及“如何评价大学师生关系”三大问题的回应。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的存在,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即为大学师生关系,其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精神性等独特属性。交往与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的两大重要观测维度,其中,交往是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决定因素,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的生发动因与重要目标。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形态应该是紧密型交往与平权型知识的良好契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场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思想热潮.阿格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消费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异化消费论;奥康纳试图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列,进而提出了二重矛盾论;福斯特从马克思理论本身出发,在生态学视域下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将马克思的生态观归结为新陈代谢裂缝说.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呈现出一种地位不断加强的发展过程.但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过度突显,导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淡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当中给予生态观准确的理论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树立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文风,注意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全面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之作为我们新闻工作的指导,并在新闻工作中加以认真贯彻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抓住了三者的运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国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历史观念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不但超越了德国唯心主义,而且超越了一切形式的旧唯物主义,即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来说明历史.站在现实的原点上而形成对历史的洞见,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大创举--有关历史的观念是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抽象和概括.从现实出发,马克思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考察了人的异化和异化的克服,从而达到对一般历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自出现以来,城市在空间层面上承担物质生产的同时,也隐藏着时间观念上的精神史的生产,这就与同样聚焦精神领域的文学产生了同论的可能。不过,城市精神与文学精神并不总是同构的发展,而是存在于多种话语的复杂交织之中。城市源于现代性的发展,但现代美学并未给予城市审美的向度。历史与审美的分裂常常是巨大的,这使得文学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1930年代以来,阶级话语逐渐成为决定城乡关系的重要维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与审美话语的失效。城市精神经历了从被命名到被改造的过程。城市起初因为"剩余"而出现,但这种"剩余"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观念上的。很大程度上,文学表达的就是这种作为观念剩余物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