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 《统计研究》2009,26(1):5-10
本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中国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72.9%,比2000年的59.3%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达到81.3%、74.8%、70.3%和64.6%。但是,从指标体系的六大方面来看,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从23项监测指标的实现程度看,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四大区域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逐年加大。本文也分析了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统计局科研所课题组 《四川省情》2009,(2):45-4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四川省党的九届四次全会按照十七大要求,站在历史新的起点,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对和谐社会统计监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证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和谐社会的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由4个层次、50个指标构成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套对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监测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课题组 《统计研究》2007,24(7):11-16
摘 要:本课题探讨了创新理论和概念、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以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为基础,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包含十个类指数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按年度测算每个指标的现代化进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权重逐层综合,构建了一个教育现代化进程指数。根据教育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对2000-2011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统计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国家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此研究从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入手,采用定量分析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分析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差距,明辨方向,为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巨大变化,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体制建设对统计信息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提出了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思路,并已着手对现行贸易统计制度方法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笔者就此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建议。一、贸易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应有三个突破1.以市场为中心,突破以贸易企业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交易活动空前活跃。已经基本形成了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商品流通新格局。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使得贸易统计以贸易企业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无法适应…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自治区党委提出今后发展的“8337”新思路中强调“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统计部门怎样才能提供更好地统计监测和统计服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为了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内蒙古民生保障方面的情况,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有关“地区发展与民生改善统计监测”工作做好前期准备,自治区统计局科研所组成调研组于7月13-19日赴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民生改善情况(包括收入分配、生活质量、劳动就业等),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有何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中存在一些不足,对监测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月起,国家统计局将正式对外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外界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也是统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就业失业统计工作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6.
17.
准确合理的估算农村碳排放量,能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制定合理的碳减排量.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碳排放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碳源、碳汇两个角度,从农、林、牧、渔4方面的14个碳源以及5个碳汇构建了农村碳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给出了保定22个县市2005、2010年的碳排放量测算结果.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推进低碳农村建设的农村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借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