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新胜"长沙话"同湘语长益片长沙话和湘语娄邵片双峰话、新化话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与后二者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无论从历史来源还是从方言现状分析,新胜"长沙话"都应属于湘语而非西南官话.  相似文献   

2.
长乐地域与平江、岳阳县毗连,长乐方言受赣语的影响较大,但湘语特征更为突出,应划入湘语长益片。其理由有三:一是从土人感来看,长乐人觉得和平江人通话有困难,巴陵话口音很重,长乐话当属汨罗话、长沙话系列,而与平江、巴陵话相去甚远。二是从历史沿革和地域文化看,长乐一直归属于古罗城,还在梁、隋时成为县治,其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楚文化。三是从语音识别特征看,虽然长乐方言韵母,如“鼻化韵较丰富,非敷奉母宕摄阳韵合口三等字念[x],古流臻曾三撮开口一等韵今读齐齿”等与湘东赣语相似,但其声韵调的主要演变规律,如“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时清化,舒声字一般不送气,入声送气”、“模韵端泥组、鱼虞韵庄组与流摄字相混,鱼虞韵精组读[i],蟹撮合口端系读开口,一般都保留入声调类”和湘语长益片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湘西古丈县有一种分布范围不广且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死客话”。从其与周边湘语辰溆片的音韵特征比较看,“死客话”具有湘语的典型特征,应该划归湘语辰溆片。  相似文献   

4.
宁乡方言在构词和构形方面的几个特色中包括名词的几个后缀、形容词的几个后缀、数量词中缀“是”及多功能后缀“唧”等。这些特点说明宁乡方言虽属于湘方言中的长益片,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到娄邵片的影响。这说明宁乡方言是湘方言长益片里一个特殊的次方言。  相似文献   

5.
宁乡方言词法的几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乡方言在构词和构形方面的几个特色中包括名词的几个后缀、形容词的几个后缀、数量词中缀“是”及多功能后缀“唧”等。这些特点说明宁乡方言虽属于湘方言中的长益片,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到娄邵片的影响。这说明宁乡方言是湘方言长益片里一个特殊的次方言。  相似文献   

6.
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比较了长铺话和梅坪话的语音差异.得出了长铺话属于湘语,梅坪话属于赣语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新湘语和老湘语是根据浊声母的有无对湘语进行的历史分类,是湘语的最早内部划分。新老湘语的历史分类与依据音韵特点的地理分布的湘语分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一种宏观的二分法,后者是一种微观的多分法,两种分类相得益彰。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存古特点呈现出非平衡性,若干方言特点在二者之中犬牙交错。新湘语和老湘语的现状与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化都有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湘语保存     
湘语是全国十大汉语方言之一,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言。20世纪30年代至今,湘语保存的总体特点可概括如下:1.文字记录是主流;2.湘语音档是点缀;3.视频记录是空白。在湘语老派发音人尚存,湘语形态还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尽快着手进行数字化"湘语保存"的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梳理已有湘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调查,遵循通用的技术规范,用多种技术手段把湘语的实际面貌记录下来,并利用数据库、网站、方言博物馆等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展示。  相似文献   

9.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的分化情况异常复杂,湘语的入声是所谓的"假入声",古入声字在湘语中的发展演变有着显著的特点.从湘语区选取了47个方言点,对今湘语入声的具体调值、调类情况,以及古入声字在今湘语中的分化做了一番探索性的调查研究,认为湘语的古入声字有三种分化形式:坚守型、中间型、四散型,并且以声母的清浊、古韵摄和今元音的长短为演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与泸溪湘语相比,泸溪乡话语音具有突出的保守性、明显的地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泸溪乡话和泸溪湘语孕育于同一母体——古楚语,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它们都受到了官话、赣语的影响.泸溪乡话自身特殊的演变和遗存的古音是与泸溪湘语不能通话的原因.泸溪乡话的保守性与独特性,不仅与相对封闭的环境、语言忠诚性有关,还与瓦乡人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分不开.泸溪乡话借用湘语、兼用湘语的现象很普遍,转用湘语的人群正在扩大.  相似文献   

11.
罗山方言是中原官话的一个分支,也是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无论是声、韵、调,它都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有很多不同之处。就韵而言,罗山方言共有17个韵部和38个韵母。普通话里的"东"韵在罗山方言里已合到"庚"韵去了,各个韵部主元音的实际音值与普通话也有不小差别。其韵母系统与中古206韵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承传关系,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2.
吴起话音系及内部语音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起方言属于晋语志延片,处于陕北晋语与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兼具两种方言的音韵特点。某些特征鲜明的音韵特点表明关中方言对吴起方言的影响久远而且异常深刻。由于移民因素的影响,吴起县境内可以分为三个方言小片,各片之间的韵母和声调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路家台村是位于甘肃省古浪县横梁乡东南部干旱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以点为角度对该村方言和古俗进行调查研究,以线为角度对该村方言与古俗的关系及二者传承的共性条件进行分析,最终突破地域限制,从面上对研究方言和民俗提供一个小的研究视域,以期能够准确解读方言和古俗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4.
方言存在异读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歙县许村方言[1]的实际情况看,其异读情况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白异读,二是元音内部屈折变化,三是变调,四是在语音发展中产生的合音现象.而音变则是在语流中由于音节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许村方言看,主要是清入与平、上、去三声结合而产生的变化.严格意义上说,它不属于异读,是与异读有本质区别的语音变化形式.对于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对于揭示方言语音与中古音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方言语音内部元音的屈折变化的研究,对于中古汉语是否存在形态变化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湾十五音辞典》是一部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辞典,编著者为台湾省云林县斗六镇的黄有实。其语音系统并不是单一的斗六方言,而是在斗六方言基础上"大量收录他乡别读"的偏漳腔闽南方言综合音系。《台湾十五音辞典》的语音系统极其复杂,既沿袭了闽南传统"十五音"韵书,又有自身独特创新之处;既有韵书编撰原则、目的的原因,也有著者生平经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川滇结合部的方言在川滇交融及广纳博采中互相渗透,兼具蜀韵滇风,非常具有特色。 对川 滇结合部会理生态方言的人物、亲属、人品,这些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称谓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独具蜀韵滇风的生态方言文 化特色,让我们能够领略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感悟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更好地促进方言区的人们掌握方言与普 通话的知识和规律,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汉语方言都出现了萎缩。虽然傅村方言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萎缩,但在人口流动及社会分化的大势下,傅村方言的前景不容乐观。实际上,傅村方言中的某些形式已经在向普通话靠拢,还有少数在城市打工的傅村人亦已用普通话来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方言的萎缩势在必然,我们应在此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19.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竞争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