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唐学丰 《老友》2013,(12):40-40
老伴和我同年出生.今年都已经是79岁的老人了。结婚45年来,我俩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从来没有给她操办过生日。  相似文献   

2.
家有贤妻     
我为自己拥有贤妻而自豪。 贤妻者何?尽心奉养父母也。 妻属于那种极宽厚仁爱的女性。对于我的老人,她总是打心眼里去体谅,从不苛求。记得1992年,我与妻一同回家与老人商量我俩的婚事时,年过六旬的父母一方面为家中添人进口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经济拮据而不安。知书达理的妻看出了老人的心思,主动握住婆婆的手说:“妈,咱家经济困难,我俩的事家中就不用操心了。”一句话解开了老人紧锁的愁容。  相似文献   

3.
好朋友风波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叫潘程婧,我俩同住一个寝室,一起生活、学习了三年,每天形影不离的。人家都说我俩是亲姐妹,我不管有什么秘密都告诉她,快乐与她一同分享,零食也一同分吃,香得很。  相似文献   

4.
金婚风雨情     
杨伸义 《老友》2011,(11):39-39
我在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江西省水利厅。当时我已是大龄青年,与我同一科室的一位女同志受组织委托给我介绍对象,我才与黄梅卿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觉得她穿着朴素。说话诚实,性格温和,是个善良的好女孩;她对我也颇有好感。我俩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终于在1959年6月结婚。当时物资很匮乏,我俩都没有添新衣服,连新房里的被子、蚊帐都是旧的。婚宴上,王波处长做主婚人,  相似文献   

5.
刘安民 《老友》2012,(9):40-40
从1949年至今.我与老伴结婚63周年。庆幸的是我俩年过八旬。身体尚健康。我不禁感慨:我俩由当年一对小年轻变成了白发老人。我回忆我俩走过的艰辛历程.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离休干部,老伴系农村妇女,均已年近七旬。我早年身患高血压、胃炎、胃溃疡、骨质增生等症。老伴也因病动手术两次大出血,身体极度衰弱,并患有萎缩性胄炎、头晕、青光眼等病,常年为疾病所折磨。象我俩这样的病残老人,要是碰上个“气筒子”儿媳,肯定活不了几年就得去见马克思,然而幸运的是我俩娶下个好儿媳,是她对我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才使我们乐以忘忧,乐以忘疾,乐以忘老地活到现在。  相似文献   

7.
廖仕成 《老友》2011,(12):40-41
俗话说:“崽好不如媳妇好。”确实如此——我的大儿媳不是我们亲生的闺女却胜似亲生的.她比女儿还有孝心。她担心我和老伴孤独寂寞.总是动员我俩到他们家里去住。我们一住就是一年半栽。儿媳妇悉心照料我们的生活起居.从不嫌弃和厌烦我俩.从没有给过我们脸色看。  相似文献   

8.
我为妹妹狂     
《可乐》2006,(12)
也许是父母觉得我从小没有经历磨难,所以给我送来了妹妹。单是她的名字"刘洁"就已经成了我的噩梦,小时候无论是喊她"刘洁"或者"洁洁",都容易让别人误认为她是我姐姐,更可怕的是喊的次数多了,我果然就留级了好几次。幸运的是,我俩在大学毕业后都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她待在了北京,而我留在了上海。虽然事业走上了正轨,但是我俩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让老爸老妈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长吁短叹:"儿啊,男  相似文献   

9.
杨伸义 《老友》2013,(11):41-41
和老伴是在1959年6月18日结婚的。当时我由于担任了一个重要水利工程的部分设计和全部施r仟务,因此总是早出晚归,顾不了家。这样我俩结婚后,老伴就要支撑这个家。到后来几个孩子相继出生,家务就更重了。她在坐月子时,还要起床做家务,照料孩子。尽管这样,她没有一句怨言。怕我工作累,她还百般照顾我,支持我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相伴到永远     
老伴支持我“爬格子”,那要从我俩结婚时说起。婚后不久,她就被我执著于文学创作的精神所感动,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对我的写作备加关心。那时我俩的工资加起来不过80多元,还要赡养双方的老人,经济上的拮据是自然的了,常常入不敷出。她见我利用公家的废表格翻过来抄写稿子,就一次到商店给我买回10本稿纸,足足够我用1年的,而她中午的饭盒里常常只是窝头和两块咸菜。爬格子的人都有熬夜的习惯,我当然也不例外。开始时,她劝说我几次,见无效果,就改变了方式。每晚她在临睡前都做好两个荷包蛋放在炉台上,并千叮咛万嘱咐:“光熬夜身体怎能受得了,感到…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12.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3.
王希曾 《老友》2012,(7):41-41
我和老伴携手走过了白金婚(结婚70周年称之为白金婚),感情深厚。每天早晨,我和她一起去小区广场锻炼.然后又一起去附近的菜场买菜。一路上,熟悉的人不断地向我俩打招呼,我俩一一回应,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老伴和我性格不同,她性急,我性慢;她外向爱动,我内向爱静。可我俩急慢相宜,刚柔相济,不但没有产生矛盾,反而相得益彰,家庭和美幸福。周围邻居用河南话说我们这是“弯刀对着瓢切菜——可得劲”!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爱情路     
林语堂 《可乐》2011,(2):72-73
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我们一起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头发上,然后轻轻地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长大后,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亲认识我的母亲。她已经长高,有点儿偏瘦,我们叫她橄榄。橄榄是一个遇事自作主张的女孩子,生着鹅蛋脸儿,目似沉思状。我急切追求新知识,她则坚持要孝顺祖父。这位祖父双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离。  相似文献   

16.
养生信箱     
文东 《人生与伴侣》2006,(11):58-59
我俩都是农村的孩子,都没什么文化,媒人介绍见面,我说,咱们年龄相当,上学时应该认识,我还主动说,我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她笑着说,我只上到初三。哦,是这样,我随口说出一个英语单词,给她讲老师教这个单词时弄出的笑话,她傻乎乎地听着,就是不笑。看来,她听不懂这个单词,她的英语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我结识了周恩来的贴身卫士韩福裕老人。那年他刚从毛主席纪念堂离休。我俩一见面,他就自我介绍说:“我现在是  相似文献   

18.
买鞋垫儿     
老亮 《新少年》2014,(11):4-5
1.小芳和我是好朋友,她是随打工的爸爸妈妈从乡下来到城里念书的。我俩每天都约好在路口等着对方,一同上学。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她的爱心和赏识,我大概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自信,不会有今天这样的“长相”。她是个善良的好人,但她的性情别具一格:不高  相似文献   

20.
刘双 《社区》2010,(4):50-51
“谢谢你们!我腰不好,腿不好,自己出门也不方便,真是太感谢你们啦。”这位连声道谢的老人是家住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县委院内的任永秀老人。这天,老人特别高兴,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来看她,还特意为她送来了医疗保险报销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