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已有研究较少同时考察供应链中制造商产品质量信号传递和零售商销售努力调整的问题。本文考虑零售商通过努力水平改变市场需求,且制造商分摊一定比例销售努力成本的情形,制造商在决定进行质量投资后,双方对制造商能否成为高质量类型各有不同的信念,零售商只能通过观察制造商提供的契约来修正关于制造商类型的信念,并确定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努力水平。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双方的质量投资决策、销售努力决策、定价决策以及成本分摊比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质量投资成本的情形下,制造商的质量投资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为了激励零售商付出最优促销努力水平,销售契约中规定销售成本分摊比例与惩罚措施,由于讨价还价的存在,实际的销售成本分摊比例小于对制造商最有利的成本分摊比例。对零售商而言,制造商承担的销售成本分摊比例并非越高越好,这意味着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制造商的成本分摊反而会损害零售商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舒彤  曾佳茜  陈收  兰舒琳 《管理评论》2021,33(12):303-315
本文构建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基于零售商销售努力和不同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情形,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并分析了销售努力效应和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销售努力均有利于降低批发价,提高需求量和废旧品回收率;不同主体社会责任行为均有利于刺激供应链的需求、提高销售努力水平和回收率.与无CSR模型相比,制造商或零售商承担社会责任时,自身经济利润有损失,但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润会增加,最终供应链整体利润和社会效用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销售努力问题,在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二者联合承担CSR三种模式下,分析了CSR行为对闭环供应链销售努力及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CSR分担模式下,成员企业的CSR行为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水平、产品销量及废旧产品回收效果,还有效的增加了制造商的社会福利、第三方及系统的总利润。当制造商或零售商单独承担CSR时,第三方及闭环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相等且大于二者联合承担CSR时。当制造商和零售商联合承担CSR时,二者的社会福利均大于其单独承担CSR时,且主导零售商的社会福利较之制造商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零售商销售努力和销售价格影响需求情况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研究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下供应链的分散决策。基于博弈理论和建模方法,对几种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情景建立相应模型,通过理论与数值分析对不同博弈均衡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势力逐步增强制造商利润会逐步恶化;但零售商势力增强能否带来更多利润,取决于需求对价格和销售努力的敏感度、销售努力成本以及信息结构。占优一方可以通过获取对方更多信息来改善自己处境。若占优零售商不得不依赖于对制造商成本先验分布进行决策,当估计的均值大于真实成本时,适度的方差对零售商更有利。最后,讨论了销售努力成本分担的合作机制,针对非合作博弈给出了帕累托改进的合约区间和 Nash讨价还价均衡。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零售商向两个制造商购买产品,在产品价格、质量和服务竞争同时作用下,供应链成员的协调运作策略。通过构建一条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应用逆向归纳法以及最优化理论,求解供应链在集中决策、制造商不合作、制造商合作以及半合作(零售商与其中一个制造商合作)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分析四种合作关系下两种竞争产品关于质量和服务的均衡解,并且分析消费者剩余。运用数值仿真讨论各种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不合作情形虽然不能提高产品的服务水平,但是能够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程度;零售商的集中协调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避免制造商之间合作可以为顾客提供较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产品,使顾客收益,增加市场中顾客总量,同时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商质量缺陷导致消费者效用损失,并使零售商承受产品责任的情形下,本文考虑了如何设计质量激励策略,以提升制造商产品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构建以零售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博弈模型,考虑了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和事后收益分享策略,及相应的零售商决策和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两种模式,研究了供应链运作策略差异,揭示了如何设计更加有效的质量激励策略。研究表明,相对于分散化决策,质量激励策略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企业及系统业绩的提升,且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比事后收益分享策略的效果要强;在不同决策模式下,零售商决策下的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零售商利润相对较高,而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下的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相对较高。这揭示,较低的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导致了相对较高的供应链系统利润;从供应链系统角度看,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下的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数值分析结果发现,责任成本提高了实施质量成本分担策略的动机,但降低了实施收益分享策略的动机;分担较多的质量成本,并不意味着较高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链利润;要求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承担责任成本,并不会对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志炳  鲍蕾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111-121
为了探讨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CSR)对供应链减排决策及政府补贴效率的影响,构建了包含政府决策者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表明:(1)随着零售商CSR实施水平的增强,制造商的减排程度、制造商的利润和社会福利将提高,但对零售商的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还取决于制造商减排努力系数的大小。(2)政府补贴可以提高制造商的减排程度和渠道成员的利润。而零售商CSR实施水平的增强能够改善政府单位补贴效率,使得政府补贴促进制造商减排和利润提升的效果更显著。当零售商CSR实施水平较低时,CSR实施水平的增强同样会导致政府补贴对零售商利润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设计了一种二部定价-成本分担契约,证明了该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扩展到制造商实施CSR的情形及政府新目标的情形,通过理论及数值分析,详细探讨了CSR行为对供应链减排决策的影响,为政府及低碳供应链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形,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协同决策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及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与碳限额呈线性关系时,供应链及制造商的利润与碳限额并不是线性递增的关系,政府合理的制定碳限额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有效减少碳排放;当消费者支付意愿依赖于产品碳足迹时,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渠道协作共同决策碳减排水平时,供应链碳排放总量比分散决策情形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针对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碳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下,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别分析零售商、制造商领导情形下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和碳减排决策,并着重探讨零售商的社会(福利)责任关注行为、低碳技术投资效率和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企业决策和利润(效用)、总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以及产品销售量可能随着零售商的社会(福利)责任关注度的提高而同时增加;在零售商领导型供应链中,零售商利润的增加并不总是依赖于低碳技术投资效率(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制造商领导型供应链中,零售商的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提高可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获益,且制造商可能存在先动劣势。  相似文献   

10.
考虑消费者存在公平偏好且两个制造商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商销售相似产品的竞争供应链,并构建三种情形下的博弈论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供应链成员采用基于消费者历史购买行为的歧视定价(BBP)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采用BBP策略相比,1)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制造商利润,但是当消费者公平偏好较大时,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增加零售商利润;2)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BBP策略会同时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3)仅零售商使用BBP策略会减小消费者剩余,然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使用BBP策略会增加消费者剩余;4)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社会福利,当制造商也采用BBP策略会进一步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一个风险中性制造商和一个风险规避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需求随机且受销售价格的影响。在销售季节之前,零售商对需求进行预测,获取需求信号;制造商对生产进行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基于零售商的不同信息共享策略及制造商的投资策略,考虑四种不同策略模型,分别得到最优零售价、批发价(及投资水平),并分析需求预测精确度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和效用的影响。通过四种模型效用的对比分析,探讨制造商的投资策略以及零售商的风险规避态度对零售商信息共享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共享需求信息对于制造商总是有益的,且制造商总是愿意采取成本削减策略;只有当制造商采取成本削减策略,且其投资成本系数较低时,共享需求信息对零售商才有益。最后,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制造商同时拥有零售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在随机需求和联合促销情况下,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和协调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价格的纳什均衡解存在,网上渠道的最优价格随零售商促销努力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制造商分担促销成本的比例上升时,零售商促销的努力程度会增加.当比例值较低时,零售商的努力程度变化不大;当比例值超过一定数值时,零售商的努力程度会显著增加.回购契约能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带来好处,但不能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零售商预测信息分享对制造商渠道结构选择的影响.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别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贝叶斯均衡的渠道价格和各方最优期望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的需求预测精度比较低时,制造商应当开通直销渠道.零售商没有动机将预测信息与制造商分享.设计了一个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使得零售商能自愿分享其私有信息.在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下,虽然制造商为获取零售商预测信息付出了成本,但是依然有动机开通直销渠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合作广告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决策及绩效的影响。在此供应链中,上游制造商决定产品批发价格及地方性广告费用分担比例,下游零售商决定地方性广告费用的投入及产品售价。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模型研究了不确定性对上下游定价和广告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有信息共享和无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成员及供应链利润。结果表明,对零售商而言,其广告水平,产品售价,及期望利润都随着广告效应的增大而增加;对制造商而言,当广告费用分担率较大时,较强的广告效应会导致零售商对广告的过度投入,从而损害制造商的利润。给定制造商广告分担率,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制造商期望利润,却减少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并可能减少供应链的总体利润。给定批发价格的情况下,信息共享会提高制造商及供应链期望利润,而对零售商来讲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在碳交易机制下,将交叉持股战略引入到制造商减排决策中,研究供应链企业的减排和定价问题。构建了供应链企业集中决策下的决策模型和交叉持股前后制造商与零售商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情形下的企业最优决策和绩效,并以数值算例演示了交叉持股和碳交易价格对企业决策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与零售商交叉持股能够改变碳交易价格对制造商减排量的影响,使得制造商的单位产品减排量一定提高,市场需求提高,在一定条件下批发价和零售价降低;当交叉持股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交叉持股能同时增加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并使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消费者退货的情形下,通过构建包括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订货量决策以及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问题。分析提供退款保证和决策顺序对均衡结果以及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一渠道供应链中,提供退款保证提高销量,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在不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都随零售满意度递增;在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零售商利润都随零售满意度先递减后递增;当直销渠道的成本较高时,制造商将不开通直销渠道;提供退款保证有利于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在双渠道供应链中:在顺序决策情形下,直销量随零售满意度递增,然而在同时决策情形下,直销量却随零售满意度递减;提供退款保证虽然降低零售商利润但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零售商利润随直销成本递增,在提供退款保证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和总利润随直销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当零售满意度较高,且直销成本也较高时,提供退款保证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双输”,当零售满意度较高,但直销成本较低时,提供退款保证使制造商和零售商达到(win-lose)。  相似文献   

17.
We consider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in which a contract manufacturer (CM) sells products through a brand name retailer. The contract manufacturer can invest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ctivities to improve customer perception about the firm and increase demand, while the retailer can influence the demand by exerting marketing efforts. We design optimal contracts for such a supply chain, which faces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 was developed as the base model to derive insight into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CSR cost on CSR commitment and profits. We find that CM׳s CSR cost impacts the CM׳s and the retailer׳s profits different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CM׳s profit will increase with cost, while that of the retailer is uncertain. We also propose two-part tariff contracts for both the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cases with the aim of maximizing the retailer׳s profit and improving CM׳s commitment to CSR. Final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and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provide managerial insights.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存在消费者退货情形下,考虑在线零售商在线上渠道提供促销与退款保证服务,其中在线零售商促销成本为其私有信息,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在线零售商的最优促销策略与供应链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均衡的影响,考察了退款保证对供应双方期望利润、信息价值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在决策合同参数(设计合同)时,需要在在线零售商信息租金与供应链系统绩效损失之间进行权衡;若满足一定条件,制造商和在线零售商之间进行谈判并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而分享整个系统的利润;当退货产品总是会给供应链成员造成损失时,退款保证会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润的损失,但在一定条件下却能提升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