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力用户价值画像对于提升我国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资源配置效能,提高智慧营销管理水平,从而最大化撬动供电企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工业电力用户价值画像模型评级指标体系未能反映国家最新能源政策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要求、无法良好应对现实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的稀疏性,以及对于新用户价值等级预测的准确性存在提高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集成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谱聚类算法(Spectral Clustering, SC)与智能算法中的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RS),构建了一种优化的数据驱动型工业电力用户价值画像模型,简称SC-RS模型。新模型构造围绕“知识萃取-知识推理-知识服务”的逻辑脉络展开,首先,在“知识萃取”部分,结合我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构建优化的我国工业电力用户价值评级指标体系,此外,采用谱聚类技术,并联合网格搜索策略,提炼用户价值等级信息情报;然后,在“知识推理”部分,应用粗糙集理论,继承已有三维规则挖掘框架,构建基于ChiMerge离散法与变异系数的行约简、基于系统依赖度的列约简、基于对象确定性因子的格约简,以及基于规则强度的规则提取方案这一拓展的四维规则挖掘模型,生成用户价值等级规则库;最后,在“知识服务”部分,一方面运用用户价值等级信息情报,构造价值决策系统,以及描摹群体用户价值画像,另一方面运用规则库,呈现可理解的价值知识,以及构造价值等级规则软分类器,实现新用户价值等级预测与个体价值画像描摹。为了展示模型的应用路径与具体步骤,采用实际工业电力用户数据,对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SC-RS模型构建的评级指标体系紧跟我国电力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先进性;模型能够兼容稀疏性数据,对数据要求低;构造的粗糙四维规则挖掘模型可行有效,且对新用户价值等级的预测准确性高。综上,SC-RS模型能够对电力用户大数据实现价值情报挖掘与利用,是为我国电力企业智慧营销管理赋能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
吴文祥  黄海军 《管理科学》2015,18(12):58-67
考虑用户社会经济特征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在固定需求异质用户交通网络中,构建了一般系统最优数学规划模型并给出了一阶最优性条件,该模型适用于任何连续或有限间断点分布的用户时间价值. 进一步分析了一般系统与标准系统以及多用户类系统最优模型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当所有用户的时间价值一致时,一般系统最优模型退化为标准系统最优模型;当用户时间价值呈阶梯分布时,一般系统最优模型与多用户类系统最优模型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3.
实时需求响应与能量调度是智能电网中调节电力供需平衡的理想手段,其实施必然对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电网的运行与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考虑用户具有多个可充、放电的电力存储设备,兼顾供电商发电量平稳的需求,在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实时需求响应与能量调度的优化模型。给出模型的对偶问题,在满足强对偶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求解对偶问题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并确定可供用户与供电商参考的实时电价。在对偶问题中,问题可以分解为用户侧和供电侧两类子问题。进而设计分布式实时需求响应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供电侧与用户侧通过信息互动求得最优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用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实际情况,本文构建了多类用户参与此项措施的分级优化模型.在考虑用户响应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先构造多类用户峰谷分时电价的一级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区间法,建立了供电公司和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损失评估二级优化模型;根据设定的风险阀值给出了最优峰谷分时电价方案的筛选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电力监管部门推行此项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供电行业用户满意度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映宝  徐莉  吴国英 《管理学报》2009,6(12):1696-1701
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供电行业用户满意度模型,模型数据采集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800位客户,并采用SAS8.1统计软件包的CALIS功能模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期望对用户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用户满意的影响不显著,故在模型中予以删除;企业形象对用户满意和用户忠诚的影响以间接为主,直接影响不显著;修正模型中5个内生隐变量R2的平均值为0.69,经综合考虑,修正后的模型有效可靠。最后,为供电行业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从电力营销与电力商品的特点出发,在分析现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水平提高的建议。该研究对提高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华  刘家禹 《经营管理者》2013,(27):175-175
近几年,因为我国的电力计量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而且随着电力计量设备产品的不断更新,电力计量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普及。但是,我国所使用的电力计量技术与国外的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国外的电力计量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供电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就必须对新技术有所了解,从而才能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水平。笔者主要是对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问题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提出了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是衡量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因此评级体系要有违约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将违约客户和非违约客户显著地区分开.通过逼近理想点的思路,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最优的组合权重,并对中国某区域性商业银行1 814笔小型工业企业贷款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以非违约企业的数据到正理想点的距离代数和最小为第一个目标函数,以违约企业的数据到负理想点的距离代数和最小为第二个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组合赋权,在满足了“非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越高、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越低”要求的目标下得到最优的组合赋权的权重系数,使赋权结果保证了评级模型能够将违约企业与非违约企业最大地区分开.改变了现有研究的组合赋权脱离评价目的的弊端,改变了现有研究中违约与非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存在大量重叠、对两类企业的区分能力低的弊端.二是通过检验“违约企业的信用得分是否显著小于非违约企业的信用得分”的J-T非参数检验,验证信用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改变现有研究忽略对信用评价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的弊端.三是经过实证,发现本研究建立的组合赋权模型的违约鉴别能力(Z=5.546)要高于现有研究的两种常用组合赋权模型、即基于方差最大的组合赋权(Z=4.298)和基于偏差最小的组合赋权(Z=5.182)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电力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关系到供电企业的自身效益,关系到供电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对电力营销管理策略进行改革和创新。供电企业要不断转变发展和经营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自身特点、充满活力的市场营销机制,这样才能使供电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优步的价值创造活动展开了案例研究,从中归纳成功经验,进而为在出行共享领域中从事价值创造活动的其他企业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出行行业中,用户连接阶段的价值创造方式是遵循用户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用户接触阶段的价值创造方式是遵从用户主导逻辑的用户价值独创;用户分离阶段的价值创造方式是服从供应方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的用户价值共创概念,并阐明其中用户与平台的角色与作用。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为企业在出行共享领域的价值创造实践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集群背景下,跨国企业携技术领先优势进入集群,经历从竞争嵌入(斯坦伯格博弈)到融合均衡(古诺博弈)两阶段。基于此,本文研究集群原有供应链在跨国企业嵌入后,形成原供应链与新供应链之间相互竞争,以及最终达到集群整体网络动态均衡的变化过程,通过利用变分不等式和动态博弈方法,建立起考虑汇率下的链与链动态竞争网络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算法。通过实例发现,在第一阶段原有集群供应链能保持较高的消费者满意度,且市场占有率高于跨国企业供应链;在第二阶段,跨国企业供应链的市场占有率则反超。更重要的是,在第二阶段集群市场整体销量和整体利润总和均高于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贷款价值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业面向供应链的创新服务。考虑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产品市场为典型的报童模型,零售商以其与制造商签订的产品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决策引入银行基于下侧风险控制模式的贷款价值比决策模型,刻画供应链的决策对采购合同抵押价值的影响。首先确定了贷款价值比的解析式,然后讨论了其与批发价格、回购率等供应链决策的关系,并确定了相应的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供应链价值最大化。本文指出了现有的供应链价值创造研究存在的缺陷,在托夫勒产消合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产消合一理念,基于该理念构建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模型,然后就新理念下供应链创造的整体价值、企业联盟价值、消费者价值、二次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阐明了企业联盟与消费者合作的重大意义,展示了消费者对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并给出了增加供应链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S-M两级闭环供应链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与传统正向供应链相比,闭环供应链关注对消费阶段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对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为了探讨产品再制造战略对闭环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影响,本文采用博弈论对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构成的S-M两级闭环供应链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供应商强势、制造商强势以及供应商和制造商双方势力均衡时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系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当实施产品再制造战略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产品的市场销量增加,零部件的批发价格则上涨。从成员企业个体来看,再制造战略总是有助于制造商获得更多额外收益,而对供应商的影响效应则与供应商在渠道中的权力地位有关,处于强势地位的供应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零部件批发价格的方式来保证自己从再制造中获益,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则有可能遭受利益损失。从系统整体绩效来看,再制造战略具有提升供应链系统整体赢利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再制造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供应商和制造商势力均衡时的供应链绩效最优,其次是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最差的是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中隐性契约的存在抑制了集群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使得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合作比一般企业更具有稳定性。本文基于产业集群隐形契约约束,根据Hotelling博弈模型,分阶段对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伙伴的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早期建立更为广泛的知识共享伙伴合作关系对集群企业的长远发展较为有利,集群企业总是更愿意与网络权力较大的企业形成知识共享关系,隐形契约的约束有利于产业集群建立更为稳定的知识共享关系网络,提升集群企业知识收益,有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本分担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是提高供应链整体协调的两大工具。基于绿色消费市场背景,本文引入绿色研发补贴政策,研究成本分担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分担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对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同时,在绿色研发补贴政策下,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并不会带来产业链整体利润水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而收益共享契约则可以实现产业链利润水平以及社会福利水平提升的目的。进一步,当契约由供应链中企业通过谈判决定时,上述结果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7.
新创科技型企业嵌入集群网络既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捷径,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本文构建了新创科技型企业、集群在位企业、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用数值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博弈结果。研究表明:演化稳定策略受成本、政府扶持力度,激励、惩罚以及各方初始参与意愿的影响;企业嵌入集群网络关注的是网络化优势带来的长久获益,而非单次合作获益;在结网初期,集群在位企业的参与比政府参与更有助于新创科技型企业成功嵌入集群网络;在结网后期,当新创科技型企业和集群在位企业参与意愿较高后,政府可以逐渐退出对企业结网行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联泰制衣公司四年连续跟踪调查,论文介绍了一个OEM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案例。通过对联泰制衣公司供应链整合实践的探索性分析,得到企业参与供应链整合的动力、能力以及供应链权威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强势企业供应链整合动态演化的理论模型。案例研究表明:非强势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切入点,采取合理措施,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逐步增强话语权,在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供应链地位,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考虑关税、供应链权力结构以及消费者绿色偏好,分别构建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两级跨国绿色供应链模型,比较分析关税、权力结构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税的征收会降低产品绿色度,减少供应链成员及供应链利润。但是消费者绿色偏好的增加可以抵消关税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制造商主导的权力结构相比零售商主导的权力结构更不利于产品绿色度的提高。供应链企业利润受到关税税率水平、供应链权力结构以及产品绿色成本系数的综合影响,供应链主导地位不能一直为主导者带来更多的利润。最后,数值算例比较分析了消费者不同绿色偏好情景下的供应链决策和利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