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网约车平台在需求高峰时段采取给予网约车司机补贴的实际背景,进行了网约车平台的最优峰时补贴策略选择研究。考虑采取平台单独补贴司机策略、乘客单独补贴司机策略、平台与乘客同时补贴司机策略的情况下,分别构建网约车平台的利润模型,通过最大化平台利润得到了三种情况下的最优决策。通过分析和比较三种情况下网约车平台的最优决策发现: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较小时,应采用平台单独补贴司机策略;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适中时,应采用平台与乘客同时补贴司机策略;当乘客潜在的市场规模较大时,应采用乘客单独补贴司机策略。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乘客潜在市场规模、补贴敏感程度等因素对于最优决策下的补贴额度、需求与供给、平台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于网约车平台峰时补贴策略的选择和补贴价格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有网约车平台采用接受或拒绝的定价交易机制,即乘客和司机被动选择接受或拒绝交易平台给出的定价及加价规则。由于缺乏对平台用户个体需求的了解,当前平台产生的价格不能反映不同交易者的内在诉求,如每个乘客的用车目的、紧急程度、经济能力,司机的实际运行成本、期望收益等差异。由于每个交易者的内在诉求对每笔交易的合理定价具有很大影响,为优化资源配置,将这类信息纳入网约用车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约车平台的双边报价交易机制,该机制允许乘客和司机分别进行报价,网约车平台基于每次交易涉及的乘客及司机的报价自动生成交易价格并实现乘客与司机的交易匹配,该机制满足参与理性约束、预算平衡约束,保障乘客和司机获得该机制作用下的所有交易剩余,文章还对该机制下交易人的报价策略及投机策略进行了理性及仿真分析,证明该机制鼓励交易者说真话,从而优化平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陈思 《经营与管理》2022,(12):15-22
针对共享住宿行业中房东与平台在服务标准和监管等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基于平台的网络外部性和惩罚机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共享住宿平台和房东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这个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惩罚机制下,惩罚成本是影响房东策略演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房东经营策略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收益与成本的比较;而影响平台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是网络外部收益、成本、房东的策略选择。为促使平台和房东实现互利共赢,提出建议:平台方应加强管理,选择积极规制策略;房东和平台应从整体的社会利益出发,达到理想的均衡结果;政府加强监管是促使其达到理想均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乘车需求波动下网约车平台间存在乘车需求竞争和乘运供应竞争的最优定价问题,以平台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最优控制论方法,构建不同竞争情形下的网约车平台动态定价模型,并利用哈密尔顿函数及模型推导,求得最优动态竞争价格解以及乘运供应率与需求率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平台最优动态竞争价格随市场需求的波动而动态变化,且最优价格可以有效调控平台供应能力,促使平台供需匹配,优化平台期望收益。此外,乘车需求市场竞争越激烈,平台最优价格越低,而乘运供应市场竞争越激烈,最优价格越高。平台间竞争的加剧将降低平台的期望收益,且平台期望收益随着固定佣金报酬率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共享经济平台在中国不断涌现与快速发展,精细化运营成为所有共享经济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作为连接共享经济平台所有决策的纽带——定价决策是每个平台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一个自行采购产品并定价租赁的共享经济平台为研究对象,考虑随机消费者产品使用率与消费者平台租赁服务评价,对日租制、会员制及混合日租与会员制三种定价模式建立基于消费者效用的选择模型与平台定价模型。分析模型获得不同定价模式下消费者选择结构与平台定价策略、所获利润和市场份额,并对比分析不同定价模式下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及各定价模式转化过程中的利润与市场份额变化比,指出以利润为着眼点的共享经济平台应采用会员制定价模式;以市场份额为着眼点的共享经济平台应采用日租制定价模式;而同时考虑利润与市场份额为着眼点的共享经济平台应采用混合日租与会员制定价模式。同时,本文还给出具体每种定价模式下的最优价格解析式。最后,本文进行大量数值分析,证实平台利润、市场份额及平台定价模式选择受平台产品本身属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租赁共享经济平台在选择定价模式及制定租赁价格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双边市场理论方法,研究传统零售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及其双边定价模式选择,发现:1)在生产成本和消费者估价均匀分布的条件下,赚差价的传统垄断零售商收取进场费并不能增加利润,转型为会员费制双边零售平台反而降低利润.2)随着供应商单位分销成本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可先选择转型为佣金制双边零售平台作为过渡;随着单位分销成本的进一步提高,零售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佣金率,并对供应商进行适当补贴,但对消费者免收会员费,转型为二部收费制平台.3)会员费制双边零售平台的倾斜性双边定价策略与产品价格及其分销成本有关,当供应商的零售价格适中时,平台应向消费者与供应商收取会员费;而当供应商零售价格较高时,平台应向供应商收取会员费并补贴消费者.此外,本文结合我国 B2C 零售平台的收费模式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但斌  熊俊  眭蓉华  张旭梅 《管理评论》2023,(12):160-168
针对两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服务的第三方制造平台,考虑双边用户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网络效应且各边用户群体内部存在负向的组内网络效应,通过构建Hotelling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多归属时平台最优的服务与定价策略,并考察了组内网络效应对平台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个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高时,它们应采取差异化服务策略,在此情形下,平台总是向供应商收费更多,但可能给予制造商一定的补贴;而当两平台为用户带来的基础效用较低时,它们应该采取同质化服务策略,此时平台不再实施补贴策略,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能会对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更高的制造商收费更多。  相似文献   

8.
杨梅 《管理科学》2023,(3):44-68
数字化打破了产业边界,推动传统金融业向开放、共享的场景生态迈进,同时也带来了银行与数字平台间如何共生、如何协调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构建了考虑转移支付策略行为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垄断和竞争情形下,银行与多边平台开放合作的约束条件及均衡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平台端口开放的最优数量决策.研究发现,开放性均衡状态下,银行的最优数据共享程度和平台的最优可变费用随网络效应强度、消费者兴趣度、麻烦和合作成本以及伙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相比于分散决策,联合决策下基于监控的固定收益转移增加了数据不共享或共享程度较弱时的开放动机,但也导致其结果出现类似的双重边缘化效应.数值实验表明,当可变费用较低或极高时,联合开放是实现双方绩效均改进的占优机制;否则,分散开放可能要优于联合开放.此外,在弱网络效应下,强强联手、弱弱结盟的伙伴关系更能提高开放效率;而极强的网络效应或数据共享程度则会导致垄断合作机会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零售商之间竞争加剧,自有品牌战略成为零售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研究拥有自有品牌零售商的平台开放策略,通过对比零售商不开放平台和开放平台下的均衡利润,给出零售商平台开放策略选择条件,并分析产品之间价格影响系数、固定成本和潜在需求差异系数对零售商平台开放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结合数值分析和京东自有品牌的发展现状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固定成本的增加,佣金费率逐渐减少,随着潜在需求差异系数的增加,佣金费率逐渐增加;第二,当产品之间的价格影响系数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第三,当固定成本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第四,当潜在需求差异系数较小(较大)时,平台开放(不开放)是零售商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传统汽车制造业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进军网约车市场,驱使市场上各平台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也对平台定价机制提出新的挑战。为了制定合理的共享平台定价策略,选择从共享本质“使用权分离”角度入手,结合捆绑销售策略,构建“C2C”模式和“B2C”模式共享平台静态定价模型,研究平台最优定价策略。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的边际成本与平台最优价格呈正相关,与需求量和平台利润呈负相关;部分混合捆绑平台可以通过抬高单售产品在捆绑总成本的占比,提高平台获利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付费和免费并存是近年来涌现的网络视频提供新模式。本文针对同时提供付费和免费视频的网络视频运营平台以及向平台投放广告的广告商,考虑存在不同消费者偏好主导的市场环境下,探讨基于视频热度的平台视频划分策略、订阅费定价以及广告商的广告投放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在以视频热度为主导的消费者市场中,随着消费者对视频热度的敏感系数增大,平台会提高订阅费价格,同时广告商会提高广告投放水平;随着免费消费者规模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提升,广告商会提高广告投放水平,平台会提高订阅费价格并减少免费视频的提供。(2)在以付费意愿为主导的消费者市场中,当广告投放价格较高时,随着消费者对视频热度的敏感系数增大,平台提高免费视频比例;随着免费消费者规模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提升,广告商会提高广告投放水平,平台会增加免费视频的提供比例。(3)随着视频热度为主导的消费者规模的扩大,平台提供的免费视频比例会降低,而订阅费定价则会提高;随着付费意愿为主导的消费者规模的扩大,则反之。当以视频热度为主导的消费者规模较大时,广告商不会向平台投放广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网络视频的平台运营商和广告商有一定的管理启示与应...  相似文献   

12.
杨勇  仝甜甜 《管理学报》2022,19(2):213-224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数字创业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与分配过程,构建多Agent模型,利用仿真实验模拟平台企业的开放策略对系统演化及平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①当平台企业实施静态开放策略时,短期内平台企业的利润与开放度之间大致呈倒U形关系,而从长期来看,随着系统价值共创的增速不断提高,平台企业利润也将随着开放度的增加而增加;②与静态开放策略相比,平台企业通过实施动态开放策略,对有能力的数字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开放资源,并激励其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③当平台企业实施动态开放策略时,不同的开放度激励对数字创业者的积极性及创新成果影响差别不大,因而提高开放度激励对平台企业的长期利润没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移动商务环境下单个上游服务提供商和单个下游电商平台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以用户隐私担忧为出发点,考虑了用户隐私担忧的异质性,构建了两阶段决策模型,研究了电商平台向服务商分享用户隐私的策略、服务商向消费者披露隐私利用信息的策略、服务商最优的隐私利用水平以及隐私保护投资强度,并对分散和集中决策型供应链的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电商平台与服务商分享和披露用户隐私信息的可能性均随着隐私不敏感用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电商平台向服务商分享用户隐私可以有效改善供应链绩效,但服务商向用户披露其利用隐私信息的策略并不总是最优选择。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隐私信息共享的集中和分散决策型供应链的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前者的整体收益要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平台盈利模式对平台竞争至关重要。本文在双边市场竞争模型中引入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构建基于单边和双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和两部制收费模式形成的四种盈利模式下的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和消费者博弈框架,揭示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选择及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外卖平台选择单边还是双边收费策略,取决于平台对商家的收费模式以及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取决于平台匹配能力、市场竞争强度、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商家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以及平台抽成比例。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弱且抽成比例较低时,单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最优。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强或较弱但抽成比例较高时,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高,单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低,双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15.
王志宏  李自新  吴仪 《管理学报》2023,(8):1235-1244
考虑货运平台单边和双边收费两种情形,分别构建双寡头两期动态定价模型,分析口碑效应和用户满意度对不同收费策略下货运平台动态博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随着平台间的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口碑效应高的平台定价均提高,两个平台的定价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用户满意度确定时,随口碑效应差值增大,双边收费下平台口碑效应高的定价增幅较小;当口碑效应差值大于零时,不论采取何种收费策略,口碑效应高的平台用户数量随着用户满意度的增加均会降低,与单边收费相比较,双边收费策略下货主数量降幅较大。  相似文献   

16.
把知情交易者分为内部交易者和外部市场中的信息关注交易者,两类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内生性学习。通过建立一个同时考虑有限关注和内生性学习的动态交易模型,解释关注度和内生性学习是如何共同影响期望收益的。研究表明:私人信息和历史价格揭示的公开信息对于交易策略的选择具有替代作用;内部交易者的期望收益总是随着关注度的增大小幅增大然后逐渐降低;在交易初期,信息关注交易者的期望收益随关注度的增大呈倒U型变化,而在交易末期,信息关注交易者的期望收益随关注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环境下,考虑两个开放型电商平台寡头主导的电商服务链,两平台对网商的收费制度为注册收费制、交易收费制、两部收费制等三种收费制度构成的策略集,本文构建了两平台的六种收费制度组合模型。通过博弈论逆序求解法和划线法分析发现:当平台的注册服务成本不低于交易服务成本时,两平台对网商的收费制度选择博弈不一定存在均衡,存在则必为其中一方采取交易收费制而另一方采取两部收费制这种分离均衡;反之,两平台对网商的收费制度选择博弈必定存在均衡,且为双方均选择注册收费制这种混同均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聚焦于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纵向整合问题,考虑由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和两个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基于物流服务质量成本分别构建纵向分散和纵向整合模式下的质量博弈模型,探讨纵向整合策略对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分析纵向整合策略存在的市场条件。研究表明,竞争强度是影响企业决策和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纵向整合会对接受整合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产生“协同效应”,而对未被整合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产生“外部效应”;当且仅当竞争强度较大时,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会同时选择纵向整合,既有利于提升整体物流服务质量水平,又能降低物流服务质量实现成本。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视频的消费行为特征,在正负试看效应下建立了考虑消费者学习成本和预期认知的网络视频平台收益模型,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平台收益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当平台不提供免费试看时,若消费者学习成本较小,付费策略的收益大于免费策略的收益。当平台提供试看时,若学习成本较大,正负试看效应下平台提供试看的收益均大于不提供试看的收益。试看效应为正向时,若学习成本较小,平台应该选择付费策略;若学习成本较大,平台应选择试看策略;若学习成本适中且预期认知较高,平台应选择免费策略。试看效应为负向时,无论消费者预期认知和学习成本如何变化,平台均不会选择试看策略,但提供试看不一定为最劣选择。此外,当消费者预期认知较低且学习成本较小时,负向试看效应下的平台收益大于正向试看效应下的平台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了由一个在位制造商、一个入侵制造商和一个平台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不同博弈顺序结构下平台零售商对入侵制造商的开放引入策略;研究了产品质量、直销成本和利润分享系数对平台零售商策略选择的影响;阐述了平台零售商开放引入策略同制造商渠道入侵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入侵制造商建立直销渠道进入市场一定会损害在位制造商利益,但并不一定损害平台零售商利益,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平台零售商有益;(2)入侵制造商提升产品质量并不意味着能够卖出一个更高的批发价格,且提高产品质量也并不总能使其获得更多收益;(3)当直销成本较低时,入侵制造商总会选择自建直销渠道的方式进入零售市场;(4)平台零售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利用开放引入策略有效阻止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