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列宁前后有两种构想。在苏维埃俄国 1 92 1年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 ,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 ,列宁完全追随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直到 1 92 1年初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思想为指导 ,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 ,是用“强攻”战术来领导苏维埃国家。从 1 92 1年春起到 1 92 3年初 ,列宁对于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形成了新的构想。新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 ,列宁的新构想并不是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列宁《论合作制》一文的分析,认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即把合作制看作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制度.这是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时,从以利用自由工商业原则为思路的构想,向以公有制建设为思路的构想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3.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轨迹与理论价值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构想向"新经济政策"构想的转变。在列宁的探索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理论逻辑上的二重性: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模式出发,建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立足于俄国落后的具体国情,试图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特别是市场关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经济政策所体现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尽管没有突破经典理论,但却包含着新的理论和实践的生长点,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制的社会主义”是列宁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关于落后国家发展与现代化的理论构想。列宁认为 ,落后国家通过合作制 ,并且仅仅通过合作制就可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提出的这一构想自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 ,是其晚期思想的重大转折 ,标志着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全新探索。同时 ,它对于具有相似情况的我国今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及合作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道路 ,是富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构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成果,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列宁国际战略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对世界所处时代进行了新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道路,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贡献了新思路,为两种制度的关系提出了新构想,为无产阶级革命缔结了新盟友.  相似文献   

7.
经典作家马克思晚年提出了关于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构想,恩格斯、列宁根据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和创新了这一科学理论,将“跨越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科学性与价值取向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并且将跨越发展理论内化为具体的工作原则,增强了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从理论系统化到实际应用、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基础,列宁形成了辩证法构想,毛泽东建构了完备的对立统一理论形态,提出了辩证法的新规律,积极弘扬了列宁的"构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创造性地应用列宁的"构想",创立了以"两手抓"为特征的矛盾运筹论,凝炼概括了一系列辩证范畴,把列宁的"构想"转换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与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形态.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它是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努力探索的成果.马克思晚年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是这一思想的萌芽;列宁有关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构想,标志着这一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泽东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并使之中国化,标志着这一思想已趋于成熟;邓小平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1.
创建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心愿,但他们的这一心愿未能完全实现。列宁继承了他们的未竟之业,对唯物辩证法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和构想,这从他的《哲学笔记》可以得到有力的说明。《哲学笔记》中“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甚至还为我们勾划了辩证法体系的大致轮廓。不过,列宁探索、构想辩证法体系最初的开端在哪里?列宁是什么时候了解马恩的心愿的?列宁的构想与马恩的心愿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谨就这些问题略抒管见,以和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2.
再论列宁晚期“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晚期关于“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社会经济特征问题,以文化建设、政治民主化为重要内容的关于实现“合作制模式”的前提条件、过渡方式及各种具体途径问题等。同时,列宁还进一步把这些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关于落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的总体性构想,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制约的整体化演进过程,提出了许多与当代优秀的社会发展理论极为契合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3.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运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在实践中演进。他逝世前夕留下的一组文章和信件提出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战略思想的科学化。列宁的战略构想具有二层次结构,即“国内结构”和“东方结构”。从国内结构来看,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相关的一系列内容,如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改革和精简国家机关,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加强党的中央领导班子建设等等。从东方结构来看,它把苏俄的前途命运同东方各被压迫国家人民革命斗争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力争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取得最终胜利,力争东方其他一些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的战略构想经过历史的考验,具有现实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列宁关于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后、无产阶级政权的维护与巩固时期以及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一阶段的思想都与俄国和世界的普遍联系密切相关.俄国革命与欧洲、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一国不能全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苏俄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均势",决定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苏俄经济文化的落后和世界交往的狭隘性,决定了理想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在一国是不能建成的.列宁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其现实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是在全球化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其本身也内含着全球化思想,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列宁晚年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必须以普遍交往的全球化视野对待社会主义问题.这些全球化思想启示我们,应当具备宽广的世界历史胸怀和眼光,在广泛开展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普遍交往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苏俄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实施,使经济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次由理论变为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刻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对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的干部队伍,是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执政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导师列宁,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了社会主义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课题,总结了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公仆”的思想.在我们致力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的今天,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重要探索.它不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宝库,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物辩证法和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等三个方面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获得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受到文化条件落后的制约:军事共产主义的实施遇到了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制约,凭借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英勇精神的应对无力完成这个任务。新经济政策虽然初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上的障碍,但同样遇到了文化困境。这使列宁重新认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文化建设问题,最终提出了把文化放在首要位置的"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列宁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思想与实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践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学习列宁这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必要性问题十月革命前,以被压迫民族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基本要求的民族自决权,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民族压迫,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纲领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适时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紧密的联盟,并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