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傣族农村家庭成员之一的妇女,历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是由她们在家庭劳动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民主改革前,傣族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基本平等.那时傣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土地属召片领(宣慰使司)所有,农民领取份地种并承担所有封建负担,农民身受土司和召片领双重压迫.傣族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是,由于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2.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解放前曾被称作车(车里,今景洪)佛(佛海,今渤海)南(南峤,今勐遮)。清代是景龙金殿王国的所在地。我的父亲召存信,在西双版纳这块热土上,任了近40年的州长。父规召存信,1928年2月出生在景董(今思茅江城县境内,解放前属西双版纳统辖)的一个封建傣族土司家庭。他自幼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通晓傣、汉语言和文字,15岁便走上社会,受到车里宣尉使的赏识和重用(车里宣慰使又称“召片领”,是西双版纳傣族最大的封建镇主),在宣慰使司署中为宣慰使担任翻译,并处理一些外交行政事务。由放他为…  相似文献   

3.
奢陇法,在明朝汉文史料里的译名是刀弄或刀思弄。在西双版纳召片领(车里宣慰使)世系中,奢陇法和其侄刀双孟并列为十三世。《泐史》同类傣文史籍译本对奢陇法在世的记载,称得上是具备文经武纬之才,济世安民之志,颇为引人注目:称其在“天朝皇帝”前“大受荣宠,被称为‘把守天子金门之能者’,其职权比任何土司为大”;言其“执政时,地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论召勐、头人、官民等都达到安乐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的社会阶层有贵族、自由民、农奴、家奴、宗教神职等5种,包含7个等级。等级社区主要有召庄社区、傣勐社区、滚很召社区。各等级社区的职能不同,并与各等级所属阶层相关。等级社区各阶层之间的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5.
1992年3月7日至12日,我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及其近郊的勐泐故宫遗址进行了专题性学术考察,对遗址文物进行了摄象和拍照,访问了当地故老和部分傣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将所得印象汇集成文,于3月10日下午在州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上以“发展人文旅游,重建勐泐故宫”为题,作了专题发言;还把考察结果和我的想法向自治州领导召存信州长、刀爱民副州长、州政协征鹏副主席、州民委刀国雄主任等作了汇报和介绍,得到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基本意见是:在西双版纳中远期旅游业的宏观  相似文献   

6.
1961年4月13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努在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会晤。百忙之中,周总理还特意抽空和我见面交谈。斗转星移,每逢傣历新年到来之际,我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35年过去了,周总理当时的音容笑貌依旧历历在目,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周总理来和我们过泼水节了!”当人们得知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奔走相告。4月13日,周总理在接见州里的领导时,当着许多人的面问我的丈夫、西双版纳州州长召存信:“你的爱人呢?怎度不见州长夫人呀…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祭祀勐神是人类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当地仍然保留着祭勐神的习俗。对景真勐神召真罕以及解放前和现今的祭祀仪式的历时性分析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祭祀勐神具有原始性、排他性、固定性和封闭性的突出特点。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傣族在社会组织、生产、生活、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对传统仪式的继承和保留依然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马曜同志领导的联合调查组,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是封建领主制的结论,并向地委和省边委提交长达10万言调查总结报告。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西双版纳封建领主经济不同于封建地主经济的特点,又协助思茅地委,提出了有别于内地土改的和平协商方案,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践证明,西双版纳的民主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小乘佛教于公元七、八世纪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及至12世纪末、13世纪初,叭真入主勐泐(西双版纳)时已初具规模。到了16世纪后,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得到了巨大发展,形成“村村有佛寺,人人当和尚”的繁荣局面。回顾和研究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我们就能发现:小乘佛教是有利于封建领主制度在西双版纳傣族社会中发展和巩固的主要因素之一。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后,它直接地影响和主导着傣族社会的政治思想、法权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文学艺术领域,它在西双版纳傣族社会中有着不能低估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其进行历史的考察,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期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月,笔者在西双版纳农村考察,得知傣族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过以神为证公开择偶的习俗,名为“囊简”。据勐笼鲊普玛先生说,清朝晚期,这一择偶习俗还很普遍。民国初年,“汉宫”进到西双版纳后,斥“囊简”之俗为“有伤风化”,先后废止,但在勐笼、勐罕等地,“囊简”活动的消失才不过是近四五十年的事。“囊简”的内涵,既可以从  相似文献   

11.
试论傣族宗教对傣语地名命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人民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仰小乘佛教,在宗教信仰上形成了傣族信仰二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傣语地名为例,论述了傣族宗教信仰对傣族地名命名的影响。并通过佛教地名蕴涵的意义变化得出佛教是从勐海县传入西双版纳,然后在其他地区进行传播的,这一结论也与傣族历史和傣族文献有关记载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傣族织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织锦艺术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元明之际,以“兜罗锦”、“干崖锦” 为代表的德宏“织绵”以及西双版纳等地的“丝幔帐”和“绒锦”,都已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成为傣族向中原皇朝交纳的珍贵贡品。 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有着突出的艺术特点。 德宏地区养蚕较早,《景泰云南图经》载:干崖“境内甚热,四时皆蚕,以其丝染五色织土锦充贡”,因此织锦多以丝织。德宏傣锦多采用菱形几何纹样,在每个大的菱  相似文献   

13.
正西双版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滇南,与缅甸、老挝接壤,临近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傣族是这个地区的主体民族。在近代,一般认为"贝叶文化"就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文化。贝叶是一种被称为贝叶棕树木的叶片,它是佛教僧侣们较早用作刻写佛教经典的载体。在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里面,听到刀美兰演唱的傣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才觉得真正领会了这首歌曲。美丽的傣族姑娘像是西双版纳流动雀跃的一道风景,她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读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时候,常在“封建领主负担”项目下,见到如下记载:“(土司)议事庭也是执法机关,可判定违犯封建法规的农民作苦役,或处以法规,如每年‘祭竜’,(即‘祭地方神’)前派出‘波勐’,到各寨检查有无“私生子”……若查有“私生子”,每人罚半开10至30元。”这是指勐海县的勐遮地区。(详见《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六》19页。)“结婚未满一年就生孩子,傣俗认为  相似文献   

15.
傣语中的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首先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地理环境特征,认为“水”是西双版纳地理环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因而,傣族文化中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水”情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进而分析了傣语词汇、俗语、诗歌与“水”的联系,试图以此阐明傣语中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16.
从傣族“苏荒怀”祭牛仪式看云南古代的牛祷习俗玉腊“苏荒怀”,傣语意为祭牛仪式或“叫牛魂”仪式,是西双版纳勐腊傣族农村的一种古老农祭习俗。它不仅产生较早,沿传时间较长,而且在以农耕为主的傣族社会生活和人的观念形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弄清它的全过程和所...  相似文献   

17.
不久以前 ,我的朋友、傣学专家高立士副研究员给我寄来了他的傣学研究新成果——《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这本用中文和英文同时出版的新书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并由云南民族出版社于 1 999年 2月出版的。可以说 ,它是高立士同志 1 992年出版的《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的续篇。在这部专著中 ,作者着重论证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环境保护与水利灌溉的关系。对于《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一书出版的意义及其所包涵的傣族传统文化 ,马曜教授、黄惠教授、宋兆麟研究员都在他们各自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作了概括性的论…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西南和东南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是一个风景秀丽、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双版纳是傣语 sipshong panna 的音译,sipshong 是“十二”的意思,panna 意为“千亩之田”,从词义上讲,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缴纳田税的单位或行政区域。在这块总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以傣族为主以及布朗族,爱尼族等几个少数民族。他们独特的民风习俗最近在日本也有所介绍,其中每年都要举行的傣族泼水节,作为规模最  相似文献   

19.
傣族历史古籍研究的新硕果──《泐史研究》评介吴永明1993年1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德普先生所著《泐史研究》,是我国傣族历史古籍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当地傣族自称“傣泐”。1947年,李佛一先生首次将傣文历史古籍译成汉文,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宝贵贡献。 傣族的历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生活斗争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又在汉族历法及南亚佛教国家佛历的影响下逐步得以完善,但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点。傣文历书“宝巴伽登[pop~4b~1k~1twn~4],是祖国天文宝库中的一分重要宝藏。 笔者五十年代初参加了西双版纳的社会调查,曾接触过一些有关资料。据说傣族曾用过三个历法,也有的曾经历三个时代。一个叫“当补腊萨哈” [t(?)m~1pu~6la~6sa~1xat~2](橄榄时代),即没有“召勐”(土司),没有佛寺、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二个叫“滇鲁腊萨哈”[t(?)n~1du~1la6sa~1xat~2](谷米时代),即有召勐、有佛寺,但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