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词,晚出于诗,而且历来被视为"艳科"、"末技",不如诗的高雅庄重.但是它一出现就倍受人们的喜爱,赏词人吟咏不绝,填词人亦历久不歇.因为词自有其特殊的美质,特殊的魅力.我在这里从词的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试做说明.  相似文献   

2.
李静 《学术交流》2005,(3):168-170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向中期过渡时的重要词人,其词的创作也因时事、自身命运以及交游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即发生在其为官江淮时。在这一时期里,张孝祥词的创作一改其为官临安时的温软香艳,转而变为慷慨激越的创作风格,并逐渐成为张孝祥的主导词风,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闫慧霞 《浙江学刊》2008,(2):101-105
李商隐流传最广的诗,无疑是那些以"相见时难"为代表的诉说缠绵爱情的"无题"诗.因此,今天的有些读者误以为李商隐只是位爱情诗人,而对他的政治诗知之甚少.当然,这也与李商隐的政治诗大量用典、晦涩难懂有关.李商隐一生创作的政治诗有110首左右,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讽喻皇帝荒淫腐朽;二、憎恨宦官擅权专制;三、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梳理、评述李商隐的政治诗,对于了解其创作的整体风貌,对于理解其创作的独特而复杂的个性和气质,甚至对于更深层地贴近和破解其创作当中的爱情梦幻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轼,北宋初人,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书法家、诗人和词人。他的词较之于其诗表现了更大的艺术独创性,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内容,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鼻祖。纵观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可用“豪、...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6.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受孟子以史说诗的方法,于<毛诗传笺>中在<诗序>和<毛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正变"说以史释诗.郑玄也继承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并加入了他自己的创新,将孟子的"以意逆志"法上升为以"美刺"释<诗>.他将<诗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置于解诗的过程之中,从而推求和诠释诗人之志,赋予"以意逆志"更为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梁宗岱的早期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1924年出版的诗集<晚祷>中.这些诗借助宗教语境传达了"静穆"的情感氛围,含蓄,有暗示力,同时营造一种象征的灵境.与同时期作家冰心宗教诗相比,一个表现出温婉的,富于爱的情怀;一个则流露出超越自我的有限而追逐其无限的精神气质.梁宗岱早期诗歌的宗教体验,实则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彼岸化的需求".追求自我意志的超越性.梁宗岱的诗追求"心灵之真",也与他后来诗论中阐释神秘的象征主义灵境、"崇高之美"有了呼应.  相似文献   

8.
梅华 《唐都学刊》2012,28(6):96-99
苏、黄诸人"以诗为词"自北宋以来已成为共识,但黄庭坚的"以诗为词"则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在理论上,与苏轼认为词是"诗之苗裔"不同,他注重以学问为词;在实践上由于受到其诗学理论的影响,他更注重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来写词,即"寓诗人句法入词"。故对黄庭坚"以诗为词"的正确认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破体"、"立体"两种文体观,从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9,25(5):14-18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而且是登高诗由盛唐而晚唐所产生变化的代表.以登高望远作表象,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发诗人的"恋阙"之情,并于登高怀古中依然与"恋阙"关联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恋阙情结.而这种强烈的恋阙情结,即为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肖邦素有"钢琴诗人"之誉,其音乐的民族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体裁和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和爱国相连.肖邦的爱国情怀也是无人否认的,甚至许多的音乐语言元素上也有一定的波兰民族特点,但笔者还是不同意简单地将其归为民族性,更不同意将其归为民族乐派.因为一是民族性是一个需要进行具体辨析的概念,二是民族乐派有其特定的所指.肖邦音乐的民族性无疑是一种世界性,他已经超越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局限,完全融入了当时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肖邦的音乐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更是个性独特,无人相比的是他的诗性,这是肖邦音乐的独特性所在,个人内心情感的诗性表达才是肖邦音乐的主要特征.肖邦没有写过一首诗,却是真正的诗人,他的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一首诗.音乐于肖邦而言,是诗的另一种形式,是诗的化身.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并不表现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而不是典型的波兰民族音乐,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欧洲当时的整体特征.我们认为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还是他的独特个性--诗性.  相似文献   

11.
吴媛媛 《学术交流》2007,(2):155-157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又长青的修辞方式,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因此在其诗文中用比喻就颇为习见。以诗为词创作风格,使词的比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苏轼词的比喻开阔而新奇。所谓开阔是指其词中的比喻方式多种多样,且比喻的本体、喻体关系多样,所谓新奇是指比喻取象视角与比喻意象营构的创新。异彩纷呈的比喻再现了他潇洒自如的气度、乐观博大的情怀,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虎关师炼在《济北诗话》中称孔子为"诗人"删《诗》。其实孔子之时,并不是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的,而是从礼仪、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来看《诗》用《诗》的;孔子有"吾从周"之意,所以其删《诗》也当由此角度出发,而绝不是以"诗人"的眼光来删《诗》。虎关师炼之所以有此言论,当与其社会发展的特性、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政治形势和教育制度有关联,当然也不可排除文学理论与批评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宋词人柳永向以词风俚俗而著称,他创作的大量艳情词更是词坛一道奇观.柳永词的近三分之二是艳情之作,历来被视为"淫媒之语",而罕有探讨其缘由.其实,柳永的思想受道教影响很大,其艳情词具有浓厚的道教房中文化意蕴.柳永艳情词的性描写几乎都化用仙道意象,所体现的两性观念、性爱心理都和道教房中术存在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象思维是"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诗之物境,即了见其象,主体"看到"观照中的一切象,将有机统一的审美意象体系熟视于胸、历历在目;诗之情境,即深入其情,饱含情感地观照"象",作者情感体验的独特性,又会影响其创作意象思维的独特性,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与客观之理相提并论;诗之意境,即妙得其真,主体所见之象并不是一般的直观感性之象,而是妙得其真之象,它是生命律动的真诚表现,是溶于情,与象融合的真理.  相似文献   

15.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位“多才”而又“全能”的文学艺术家,他对我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的发展,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论诗文,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论词,他和辛弃疾并称为我国杰出的词人;论书法,他是“颜、柳、殴、苏”唐宋四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绘画,他是“文湖州竹派”的中坚分  相似文献   

17.
正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青史留名,而在个人修养方面,因自幼受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能赋会吟词,还修书题画,几乎无一不能,故有"性契义爻,学贯仓史"之喻。诗:主敬与存诚乾隆一生极爱作诗,他曾说:"每天余时,或作书,或作画,而作诗最为常事,每天必作数首。"这样勤耕不辍的吟咏,致其御制诗总计有42613首,远远超过了大诗人陆游的9000多首,甚至与《全唐诗》收录的48000多首可比肩。乾隆诗在数量上无疑是首屈一指的,那么从质量而言呢?他的诗追求典故的精细使用和对  相似文献   

18.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5,(9):141-144
鉴于在当代文坛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文学终结论",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解读海德格尔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之家",不难透视出蕴含其中的生存论语言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与语言、人与自然的关系,语言或诗的语言成为人类返回自然、重获本真存在的途径,从而确定了文学艺术在当今的物质时代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文学终结论"的观点亦不堪一击.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言说"命题是剥夺人的话语霸权、削弱人的"中心"地位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万物在"世界之中存在".亲近自然,聆听大地寂静之音,并发之于声,便是诗的语言,是艺术.对自然之神圣的感悟与聆听,表现在人类生存上,便是对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价值与位置.  相似文献   

19.
傅毓民 《唐都学刊》2005,21(5):142-145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词学专论.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却并未对其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与阐释,以致使人莫辨其旨.尽管后人依据文中对前辈词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将其总括为六条,而真正可以反映曲子词本质属性的只有协律一项.既然协律是词的惟一要求,自当不会成为词境开拓、风格多样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的诗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唐末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韦庄诗具有和谐之美,具体表现在情感内容上的和谐,即以"衰调写衰代";艺术形式上的和谐主要包括意象运用、情景处理和典故运用以及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和谐,即以清词丽句来写感伤之情,并形成清丽的风格.韦庄诗的这种和谐之美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