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贺青  张虎 《统计与决策》2015,(7):109-112
文章利用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教育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会上升0.214575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012488。教育不平等是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通过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中国1978~2008年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测算的基础上,使用基于VAR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城乡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3.
单参数基尼系数比标准基尼系数多一个体现社会对不平等厌恶程度的伦理权重 ,更能反映不平等的内涵。运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数据的实证研究 ,表明了单参数基尼系数的对不平等度量的作用。单参数基尼系数使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更具有可比性。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伦理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一个考察收入波动与基尼系数关系的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证实:给定任何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收入波动性增加都将导致各期的基尼系数增大。即,在终生收入不平等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各期的基尼系数也可因收入波动性增加而增大。考虑到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家庭收入波动性日益增加的事实,则本文结论意味着,仅以基尼系数为判断标准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高估我国的家庭收入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收入分布动态演进及经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上峰  许冰  胡祖光 《统计研究》2009,26(12):32-40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家庭平均收入的模块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累积分布函数、洛伦茨曲线等方法刻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大多数家庭都分享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其中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更多地分享了经济成果,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多地分享了经济成果。进一步地,非参数假设检验和相对偏差估计结果表明,N. C. Kakwani的三参数函数和简易公式的基尼系数估计精度较高,广义Logistic分布函数是估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布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相对剥夺理论,重新定义了基尼系数子群之间不平等的表达式,随后选取若干经济指标,将我国19个行业分为4类,通过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测算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以及群间和群内不平等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子群之间的不平等较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子群即民生服务产业相对于其他三个行业表现出明显相对剥夺感;第二子群即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其他三个子群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发现,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各个地区的群间和群内不平等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财富不平等的度量:存在负值时基尼系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财富取值可能为负时,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基尼系数度量财富不平等.参考并区别于收入不平等的度量,论证了存在负值时基尼系数的调整及性质,并从总体财富分布的分段函数出发,推导得到了总体财富基尼系数的计算式,一并揭示了总体基尼系数和各群体基尼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反映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很多,其中基尼系数是比较综合反映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最先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来的。 洛伦茨曲线(如图一)是反映收入分配比例与人口分布比例之间关系的函数。  相似文献   

9.
瞿晶  姚先国 《统计研究》2011,28(11):50-55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2002—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基尼系数先上升后下降,2002、2004和2007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42、0.361和0.349。○2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扩大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日益增强,财产性收入已成为仅次于工资及补贴收入、公共转移支付净收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第三大分项收入,2007年的贡献率约为7.3%。○3更高的投资门槛以及持续上涨的房价使得房产投资比金融资产投资更能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布尾部反映了社会高收入与过高收入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收入分布尾部参数的拟合及阈值选择,识别过高收入群体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表达,估计我国收入分布尾部的不平等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社会福利函数分析框架讨论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对居民收入分配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收入分布尾部的高收入群体和过高收入群体在统计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仍然较高,收入分布尾部不平等状况日益加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共同富裕目标下,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2.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下降,还是上升的判断,目前在社会各界仍有较大的分歧。那么,到底是下降还是上升呢?我们试就此问题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一、需要说明的几个基本概念社会各界之所以对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判断,有较大的分歧,重要原因就在于对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 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 with aggregate postwar U.S. data. The 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 is nested within a more general model in which a fraction of income accrues to individuals who consume their current income rather than their permanent income. This fraction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50%, 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departure from the 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 Our results cannot be easily explained by time aggregation or small-sample bias, by changes in the real interest rate, or by nonseparabilities in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4.
何辉  尹音频  张清 《统计研究》2011,28(6):11-15
 内容提要:股息红利所得税(以下简称股利所得税)是我国政府调节证券市场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在当今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下,对股利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从平均税率累进性和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的角度,在理论方面分析了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实证方面,利用中国2000—2008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股利所得税平均税率在城镇不同收入组之间都具有累进性;第二,城镇股利所得税的税后基尼系数小于税前基尼系数,即股利所得税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第三,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因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第四,降低股利所得税率导致股利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5.
罗楚亮 《统计研究》2012,29(2):34-41
本文根据1995年和2002年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波动以及住户特征对于城镇居民财产积累的影响。本文发现在1995年的家庭财产持有行为中已经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动机,收入波动对于家庭的财产积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2002年中这种效应则有所下降。城镇居民在这一期间持有财产数量的增长主要是由收入增长所解释。此外,预防性动机在整个财产分布中的变化趋势在两个年份中是相反的,1995年财产分布低分位点钟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动机,而2002年则相反,预防性动机随着财产分布分位点的上升而增强。如果控制收入、收入波动以及生命周期等储蓄性因素,户主特征对于财产积累的解释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6.
A reconciliation is offered for the diverse test results on Friedman's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A large data sample of those receiving windfall income in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1972–1973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 is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windfall relative to estimated permanent income. A pattern of a declining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windfall income as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 windfall increases is apparent.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for relatively large windfalls.  相似文献   

17.
Incomplete moment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income inequality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nterdistributional Lorenz curves. Four measures of interdistributional inequality are considered and seen to be related to an interdistributional welfare interpretation. Based upon these measures,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secular decline in interdistributional inequality 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相似文献   

18.
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与投资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也是 社会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的变化;二是个人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增加,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相对不断减少。因而,收入不断增加的高收入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 为了解高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于2000年7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云南:陕西、湖北、辽宁等10个省市…  相似文献   

19.
韩秀兰 《统计研究》2015,32(2):44-50
本文结合国际前沿收入分配测度方法,基于贫困增长曲线(poverty growth curve,PGC)和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Relative pro-poorness of Growth,RPG)测度指标,应用2013年发布的新一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从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益贫性这一新视角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减贫效应及其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由此阐释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益贫性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更具针对性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