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在我国五十年代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曾经发生过“反冒进”与反“反冒进”的争论,结果以“反冒进”的被批判告终。实践的发展已经得出了正确结论。这段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最明确的启示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力戒急躁冒进。 二、“反冒进”的决策符合实际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尤其是1955年农业的大丰收,一方面为经济建设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鼓舞了人心,另一方面也使党内一些同志头脑发热,滋长了左倾思想情绪。而1955年下半年开始的党内反右倾保守的斗争又使许多部门单位担心犯“右倾保守”错  相似文献   

2.
1956年的"反冒进"和后来的批评"反冒进",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又一次党内高层分歧。最后的结果是以毛泽东的权力和权威迫使"反冒进"的正确观点统一于毛泽东鼓励"冒进"的错误主张。身为中央秘书班子重要成员的胡乔木,随着党的核心层的变化也经历了由支持"反冒进"转向批判"反冒进"的过程。研究这个变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胡乔木,也为我们研究20世纪50年代党的宣传工作的得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功绩主要有 :第一 ,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理论 ;第二 ,初步提出了区别于传统模式的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第三 ,正确规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和若干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充分利用了各种第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披露过的材料,澄清了有关周恩来的著作中的一些不实之词。现将周恩来在“反冒进”时的一段史实摘编如下: “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这是周恩来的重要思想。1956年春天,周恩来看到,经过压缩的1956年的计划(草案),仍然是冒进的。他由此推论,不但年度计划冒了,就是已经规定的1956年、1957年和第二、第三个五年期间建设速度的远景计划,也是冒进了。他认为,只要摸清了实际情况,就要反对冒进,“要敢于抗大流”。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后期的“土冒进”和70年代的“洋冒进”,都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给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超越阶段的“左”倾冒进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社会王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在很大程度上修改了八大的路线,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及国内阶级关系的论断,改变了八大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错误地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使党的路线、方针严重脱离中国国情,开始出现全面“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8.
我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表明:党能否制定和执行一条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基本路线,关键在于是否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上的缺陷和偏颇,导致他主持制定和执行了一条“以阶段斗争为纲”的错误的基本路线,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很大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突破性的深化和拓展,指导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急躁冒进原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急躁冒进,并不是由于党的领导层或某位党的负责人的一时冲动,是当时发展工业与落后的农业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及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结果,同时,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观察形势上的失误和地方各级领导人大哄大嗡的人为造势,也是促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已经三十七年多了。三十多年来,党在反倾向斗争中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正确地认识这一时期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史,科学地总结这一时期党内斗争的经验,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极为有益的。 1 建国初期的七年,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对党内矛盾的处理是正确的,全党是团结的。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党内也出现过对某些矛盾处理失当的问题,又未能及时地吸取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建国四十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在各条战线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稳步健康发展的阶段,又有只图需要,不顾可能,急躁冒进阶段;既犯过“左”的错误,又有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严重干扰,也可以称之为“右”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原定用15年时间完成的三大改造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本通过史实和理论分析,探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急躁冒进的产生过程、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认识和把握是一个从基本正确逐步转向错误的过程,即从与“八大”论断一致到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最后把主要矛盾归结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中提出和使用“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一概念,对毛泽东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发生逆向转变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王兆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表现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在实践方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历程,以其正确和错误的不同程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基本正确的探索阶段、正确与错误交织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党的“八大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的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本文就思想准备不足谈谈我们的看法。第一,对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思想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八大”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发展战略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发展的理论和战略。遗憾的是,这个战略我们没能坚持住。总结其中的原因,我们觉得,主要是没能摆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在纪念党的“八大”召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它取得的成绩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均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主要领导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导致中共"八大"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毛泽东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不够彻底.这种局限,与后来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错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两次郑州会议刘银生自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全国范围内迅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仅半年时间,以“高指示、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就严重泛滥开来。“从1958年底到195...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6,(12):58-60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然而.1957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以前确认的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并公布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要求农业和农村各方面工作在12年内都有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这年冬季掀起的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农业更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5年、3年甚至一二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八大前已经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他多次阐述这种变化,并将其认识成果体现在八大文件中。八大之后的一段时间,毛泽东仍坚持他的认识,但不久,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的认识,提出了阶级斗争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在认识上陷入错误。此种错误发展的结果,使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中进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