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2.
《边城》:小说体的诗李子慧(湛江师院中文系湛江524048)如果把自居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归于乡土作家之列的话,那么他的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在现代乡土小说中可算是别具一格。他不是以批判者的眼光去审视湘西的蒙昧和落后,也没有以疗救者的姿态来揭示湘西人生的...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当大批作家纷纷为社会大变革的最新潮流所吸引,而努力挖掘社会真谛时,一位由湘西走出,自称为“乡下人”的年轻作家独僻蹊径,以自己独立的判断标准,以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意识,构筑起一组互为观照、互为发现的文学世界: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在沉歌湘西世界抨击都市社会之中实现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从而在文坛上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他就是沈从文。对生命的探索是沈从文意识的重要特征,蕴含着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思考,也是他创作的主旋律,纵观沈从文的创作轨迹,他几乎一直以人性和道德这两个角度为他文学…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世界和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的湘西农民形象,抒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神性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因此,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自觉的生态意识,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从乡景、乡人、乡风、乡俗、乡语等方面表现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不仅写出了理想的湘西的人与物,而且还重点表现了被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侵染下的湘西。这不仅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写作题材,也深化了乡土小说的内涵,重塑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一位的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是以故土湘西为题材的,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他尽情地抒写湘西社会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以“乡下人”的眼光打量这世间万象,以湘西山水的峻逸和灵秀开垦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边地世界”。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不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多巴佬的性情,爱惜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受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得诡诈。”[’]这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为艺术家的沈从文执拗的乡村意识,同时也逐腔了他蔑视都市的信息。正是这位宣称自己是“乡下人”,不喜欢“城里人”的沈从文,面对“城居生活”,一方面沉浸于乡村世界的回顾,鄙视都市文明的侵袭,一方面又渴求现代文化的熏陶,以摆脱封建文化的缠绕。沈从文的情感就是在这文化选择的矛盾中倘佯,置身于…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但他那以湘西乡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却在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划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不仅因为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具有乡土特征的人物形象,对湘西文化风俗和自然美的世界,作了系统地、整体性的描绘,而且在整个的创作中体现着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其他乡土文学的美学倾向。在鲁迅影响下的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着力于对丑的暴露,而沈从文的湘西乡土文学却侧重于对美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对抗中彻悟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湘西文化与都市文明沈从文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这乡下人又困从小飘江湖,各处奔跑,换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象,而且储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尽管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可沈从文仍保持着乡下人那份自然和纯朴.他没被时代潮流卷走,而是搁浅了.如一只企鹅,困厌倦海水的龌龊生活,被想象的余波带到记忆  相似文献   

10.
︽边城︾﹃渡船﹄意象初探罗才平沈从文这位湘西之子,在成为中国现代新小说的著名作家之后,依然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在当时那个腐朽衰弱的社会中,他既怀着对民族品德消逝的深切忧虑,又一直深恋着那还“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①的湘西乡村生活,因而,在作品中他...  相似文献   

11.
自称是"乡下人"的沈从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算得上一个风格独特的文人。他执著追求与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理想人生形态,抒发了他对湘西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沈从文的这类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小说",《边城》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就文学的眼光看,在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所看重的,仍是描写各自家乡一隅风俗人情的乡土作品系列。自从走入文坛后,沈从文就始终将笔力凝往于故土湘西,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故乡人民哀怨悲欢的作品,为此,他赢得了“乡土作家”的称誉。而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首倡者和“引路人”,已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因此,从乡土文学的视角将鲁迅与沈从文作一番比较,应该是有价值的。深挚的乡情和悲悯的乡愁:鲁迅沈从文乡土文学的一个共同基调尽管鲁迅和沈从文在思想、文化、创作风格以及学识人…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乡村世界,以其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健康体魄与丰富心灵世界的湘西农民形象,书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进行审视,进一步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的毁灭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正是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被工业文明遮蔽的具有神性的“大地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复魅了大地的神性之美,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的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14.
在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观照下,沈从文在婴儿期养成的心理状态为基本信任感压倒了基本不信任感,形成了对乡下人的自居认同,而都市的创伤性经验强化了乡下人意识。怀旧之情决定了他的后退回忆的叙事策略,在回忆中他发现了记忆中的湘西,并以童年时的眼光来看取湘西的人事。因为儿童的理性处于沉睡状态中,使他在温情回忆湘西时采取了儿童的蒙昧视角,这也是他对湘西的人事现象不加理性分析而只有温情赞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拿到向成国新著《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不由一阵惊喜──沈从文研究系列专著中又添一道新的风景线。坐下静读,禁不住与作者一起倘佯于沈从文创造的“湘西世界”艺术境界中,只觉得疑云一团团消散,一片明朗的文学天空逐次展现在眼前。掩卷凝眸,浑身升腾一种力量,透心感到一种鼓舞,旋即这种力量、这种鼓舞切换成四个字,即深、高、厚、美。现试将这四个字演绎为如下文字。所谓深即学术深度纵观眼下层出不穷学术著作,不少是在变换角度或在“新’上下功夫。搬来一套“新”理论,套在某现象上俨然自成一家。而向成国这本…  相似文献   

16.
地域色彩是沈从文小说的主要特征,他对湘西世界的创造,不仅为20世纪中国文学增添了光辉的一章,而且使其成为湘西地方民族叙事的代言人。沈从文小说地域色彩的形成,经历了个人叙事和民族叙事两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认同了"乡下人"的身份,而且在摆脱早期个人叙事圈子的同时也把个体敏锐的感性认识与湘西地方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湘西民族叙事。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与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以一颗“执拗”的“乡下人”的心表示着对乡土的亲和、对都市的逃离。汪曾祺则是跨越时代的富于灵性的作家,在乡土小说方面卓有建树。沈、汪两位作家乡土小说的创作取向及其技巧乃同中之异,而从人生哲学看,汪曾祺从感情上接受了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沈从文则更多地体现在忧国意识和维护文学的独立性方面。  相似文献   

18.
《萧萧》是沈从文“湘西”书写的重要作品,其1930年初刊本、1936年再刊本、1957年选集本构成了一个纵向的文本脉络。《萧萧》的两次改写与沈从文的返乡经历存在着时间和逻辑上的关联。三次返乡经历是促成沈从文“湘西”形象建构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沈从文“湘西”的文学想象,也随着他对“乡土地方”和“现代中国”的关系的认知变动而发生变化。《萧萧》的改写和版本变迁,很好地呈现和解释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几乎所有作家笔下都展现出强烈的民族阶级冲突的主题,而沈从文却例外地操着他抒情柔缓的笔力勾画着湘西苗民的风土人情,当诸多作家因对民族命运极度忧虑而嘶声呐喊.否定传统、接受西方民主科学时,沈从文却又独特而固执于他的“乡下人”心目中的“希腊小庙”,并以一种忧愤的笔调图写着对“城市文明”的抗议.在他那里,“乡下”的涵义似乎显得意味无穷,它既带有小生产者的自得,又无不充满着对往事的恋情;既带有无知、愚昧的“国粹”色彩,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所建构的艺术世界是两种美的因素交织而成。这便是人性美与自然美。作为两种美交汇融和的契机便是湘西乡土所独有的那种人与自然谐和的原始性形态。若人性美是沈从文作品所表现的核心,那么自然美则是其突出的特征。在沈从文的作品里,“自然”不仅是尽善尽美的,而且成为衡量人性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所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