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担任MBA和EMBA"商业伦理"课程的主讲,对商业伦理的理论体系和一些实践案例并不陌生。听了程伟基先生的演讲,拜读了程先生的大作,还是感觉在很多问题上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在博雅企业文化论坛上,朋友们也围绕程先生的演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一些问题,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商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是一个经济概念、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代替卫生、营养、质量等要素立法,进行了有益探索。食品安全伦理,是以道德约束的由内而外的自律作为依据,对食品生产和销售链条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进行伦理判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行政伦理、政策伦理、生态伦理、知情伦理等方面。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类活动与决策的过  相似文献   

3.
Bill George 《经理人》2008,(12):58-58
企业的商业伦理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一致,还是应该根据具体的经营环境进行调整呢?许多人认为,企业的伦理准则应该与经营地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推崇“情境伦理”,即根据复杂多变的实际环境,灵活采取相应的实用性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4.
毛晶莹 《管理评论》2002,(2):20-21,19
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国西欧,日本的一些先进企业,就已经在组织内部逐步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正当中国人拼命引进美国的管理理论,而美国人又开始向日本学习的同时,日本人却说:他们的管理思想方面主要是学中国的,而且早就开始学习了!正如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在其所著的《东方人的经营智慧》一书中所说:“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和《道德经》,孔子与老子的教训给他们的激励影响之巨,实例多得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商业伦理不仅是商业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更是现代商业精神的思想精华,对于构建和谐的商业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选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商业伦理对企业治理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会计职业道德培育能够加强二者的关系,希望此研究对于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伦理人假设是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以达到追求卓越与和谐的统一。文章在分析伦理人假设的内涵和特点后指出,应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科学管理,贯彻"伦理人"人性假设思想,从而使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领导决策伦理化和培养员工的工作伦理,以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社会相分离、管理与伦理相割裂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迫切需要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出现。在此背景下,2014年6月10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企业·管理·伦理论坛"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此,结合论坛的主要报告和讨论内容,就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管理伦理以及这一领域未来应关注的主题等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并归纳了与会者对论坛的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各项经济政策、法律条文还不是十分完善,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商业伦理问题。财务造假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拖欠工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违反商业伦理的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如何提升我国企业的商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括性地介绍了西方企业政治行为伦理问题的产生,主要的伦理理论,相关的伦理标准与伦理框架,以及对非道德企业政治行为的治理问题。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政治行为的合法性与伦理问题更值得研究和关注,而西方学者的这些相关研究将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与伦理的结合源自于上世纪人们对企业管理活动中道德问题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与伦理相结合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趋势。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中管理伦理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重要作用,并对我国企业管理伦理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伦理缺失对企业发展有极大的"杀伤力",加强管理伦理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企业的管理伦理已然成为了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抵挡住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经营理念、资金和规模的限制,更容易丧失企业伦理约束。例如,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  相似文献   

12.
林 《经营管理者》2009,(13):96-97
2008年8月,南方周末以一篇《在华跨国企业求解"送礼"难题》的报道激起千层浪,跨国企业在华行贿这一独特的经济现象迅速引起了一场网上的大讨论,很多在华跨国企业都面临着一种"中国特色"的商业困境,若坚守西方商业伦理,则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种简单普世的商业逻辑置于中国的游戏规则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强势企业文化的注入遭遇到了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顽强阻击,显规则一度让位潜规则,叵测变化的道德底线,暧昧不明的财富故事,中国语境下的商业伦理到底何去何从。本文将先针对中西方商业伦理范畴内对构建商业合作关系的理念差异进行剖析,并以历时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其各自文化互释系统的衍生过程,最后回到中国的商业环境中进行讨论,寻求解决文化冲突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今中国社会存在一种综合的儒家商业伦理,从《易经》的思维角度看,这种商业伦理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中国的商业伦理以《易经》的宇宙本体论作为向导,与哲学流派间有趣地融合,成为中国商业与经济中一种指导经济行为的实践哲学.从《易经》的思考模式解析了这种从儒家德行伦理到升级的儒家伦理的发展融合过程,以及后者在商业上的实际运用.通过整合责任伦理、功利主义甚至是权利伦理来完成一种现代性的转换.这种转换的成果称之为综合的儒家商业伦理.在兼顾经济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它将是中国商业与经济领袖们手中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报告研究社会责任认知需求与商业伦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旨在找出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于泰国博仁大学商业伦理教育的影响,这对完善泰国博仁大学商业伦理教育具有参考意义。通过综合概览商业伦理教育与社会责任认知方面的研究文献,把反映自变量的社会责任认知内容划分为四个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文化责任、公共责任,把反映因变量的商业伦理教育内容划分为四个维度:诚实守信、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价值选择,同时对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假设。根据里克特测量量表设计出调查问卷,发送给300名泰国博仁大学的学员进行调查,运用定量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运用定性分析进行补充。研究得出:社会责任认知需求对于商业伦理教育具有在显著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式也不能局限于物质,同时还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必要的管理伦理原则,使员工在获得相应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还能使其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等更高的需求得到满足.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应持有的伦理原则,从而使企业不仅能吸引到其所需的人才,更可以留住人才,使这些人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雇佣伦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伦理越来越受到关注。雇佣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就相应而生了。企业重视雇佣伦理,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积聚社会资本,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贯彻雇佣伦理的执行部门,应当充分实施人本管理,帮助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企业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方兴未艾,呈现蓬勃之势。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对于企业社会伦理包括企业社会伦理内涵的含混不清的认识,特别是对企业社会伦理的观察和研究思维的严重误区,本文着力进行探讨,并探寻企业的社会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撰文指出,中国社会不能容忍为富不仁的经济理论。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责任与企业宪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占营 《管理科学》2005,18(1):7-14
自从进入商业社会以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成为公众、政府及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尽管其内涵至今仍未十分清晰,并且反对者和倡导者皆有之,但国际上于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的以企业为关注重点的社会责任运动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今天不再只是一个讨论中的议题,而是已被列入了企业宪章,成为约束和衡量企业品行的重要指标.为了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必须认真理解这场运动的意义,并能做出实质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徐鹏  徐向艺 《管理世界》2020,(1):122-129,238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