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词义、语法功能、语气、反义词对举四个方面细致地辨析了这组同义动词的差别,对有关的两种教材作了较多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雅虎、搜狐、网易等5个门户网站类目的比较,分析了网络分类体系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综合素质,是21世纪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大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能力、素质进行,面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将有新的变化和特点,应引起关注,并认真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唐德宗到唐武宗的七朝中,德、宪、穆、武四朝均有赐姓名的现象,其大体可以分为对藩镇的赐姓名和对非汉族的赐姓名。通过对藩镇的赐姓名的分析可知,藩镇内部继承已经成为了河朔型藩镇的主要继承方式,同时军功亦是被赐姓名的关键所在;而对非汉族的赐姓名,则反映出宪、武两朝在整体国力不振的情况下,对于相关民族短期内仍旧占据优势地位。通过对这一时期赐姓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唐廷与藩镇及相关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已成为世界人民的三大公敌之一 ,它的存在对每个公民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迄今为止 ,人们对其基本概念认识仍存在严重分歧 ,并导致司法实践中相关术语使用的混乱。本文对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特征、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本质上对其予以辨析 ,以利于制定政策与法律时能正确区别对待 ,更好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与“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法律世界中的人或者初涉法学界者最常见的词莫过于"权利"、"义务"和"权力"了,这三个词共同构成了法学大厦的基石。它们为什么要存在? 如同杨树的生长需要土壤、空气、水分、阳光一样,人的一生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中国古代的一首打油诗反映出一个人奋对人民来说,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唯一的权力是良心。——雨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古籍中,已、知、瘥、蠲、除、慧、间、瘳、愈都可以训为病愈,浑言之往往相同,对言之则往往有别。其意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的源流中找到。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刑法典存在的不足,全国人大专作了《补充规定》,特别提出了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本文对该罪进行了分析界定,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犯罪的主客体及其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进一步指明了该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还对该罪的刑事责任作了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9.
爱国、奉献、求真、创新——解读钱学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体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对祖国、对事业、对科学、对时代深沉的爱。爱国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奉献是钱学森精神的核心,求真是钱学森精神的本质,创新是钱学森精神的灵魂。钱学森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的历程中,大力学习、宣传和弘扬钱学森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恒久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提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授课艺术和师德修养 ,详述了其内涵 ,期望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感性的哲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 ,并且成为社会通行的宗教法纪和崇拜礼仪 ,是与现代文明并存的文化景观。新兴宗教大多是对传统宗教的某种批判与疏离 ,由此而引起相当普遍的宗教纷争 ,其发展的路径是朝向极端保守与神秘主义。迷信是把偶然的现象本质化 ,对之顶礼膜拜 ,形成的痴迷与盲信 ,而邪教则是迷信发展或突变的极端形式 ,它们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往往以宗教和新兴宗教的面目出现 ,形成了颇具能量的邪恶势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子色谱对锗、硒、砷、铬、钨、钼等元素的含氧阴离子进行了分析研究 ,实现了在含有阴、阳离子双功能基的色谱柱上对这些离子的同时分离 .其最佳流动相组成为 7.5mmol/LNa2 HPO4 (p H9.3) ;使用紫外检测器消除了其他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最佳检测波长为 2 0 4 nm.本法用于测定工业废水中各种含氧阴离子的含量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3.
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出主要由投入决定,但是各业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湖北省农、林、牧、渔业各业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除渔业外,各业自身1个单位标准误差信息对产值的冲击最大。预测方差分解表明湖北省畜牧业的发展对农、林、渔业发展的扰动最大。  相似文献   

14.
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主语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英、汉、朝、日四种语言的主语,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并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3,(9):46-47
病从口入、病经手入。预防非典型肺炎重在从身边做起,从生活细节着手。有关传染病专家和营养学家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对人们提出了忠告。  相似文献   

16.
翻译家沈苏儒以专著《论信达雅》(商务 ,1999)论述并充分肯定严复前辈提出的这一翻译标准 ,认为鲁迅和钱钟书对之均持“大体肯定或不否定而代之以新说”的态度。作者对沈说持不同观点 ,通过解读严氏《译例言》以及周、钱两先生的有关文字 ,论证第一 ,翻译标准在于“信”;第二 ,周、钱两位对严说其实均持异议而均以“信”为翻译唯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汉、英音节结构等的异同进行辨析,是学好英语语音的关键。本文对汉语和英语在音节结构、语流、 声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学好英语语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差异的概念为基础 ,说明了后现代组织与管理理论对信息、知识、系统、组织的全新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说性恶意识不同于性恶论。性恶论是明确宣称人性为恶的理论,先秦诸子中只有荀子一家。性恶意识则是古人对人性黑暗的认识,诸子多家有这样的认识。先秦诸子对人性中的黑暗和危险究竟有多少认识,这是一个以往研究很少关注的问题。荀子性恶论的研究一向与这个问题无关。本文选择先秦诸子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荀子提出性恶论,虽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其实对人性黑暗面的认识却很浅。性恶论的提出,目的不是探究人性有多少阴暗,而是与孟子派争辩道德的来源。韩非子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较深,其理论主要源自商君而不是荀子。商、韩都认为人性自私是不可改变的,韩非进一步对人性何以不可改变,人性中有什么毛病,会使教化型政治一定失败,做了自觉探讨。韩非法治和术治思想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政治运作客观化,去私人化。这个政治目标某种程度即源于对人性之恶在私人交往中不可战胜的认识。庄子认为人类原始的浑沌状态是合于自然的,但浑沌早已死亡,人的自然品性早已丧失。人类自上古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心机与智巧的支配之下。庄子对人性之恶的观察是最深的,这可能与他对人类智巧极为厌憎有关。先秦诸子对人性黑暗有多方面认识,荀子性恶论在这个思想系统中其实没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5月11日,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的大使馆传来消息,这些国家将从今年起取消对我出国留学签证的配额限制,过去某些针对我国设置的留学障碍被取消。这一方面表明这些国家对我国广阔的留学市场的清醒认识和对我国留学教育投资高回报的期待,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