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平 《科学咨询》2008,(22):49-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概括而言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或文本所寄予的价值观,进行独特体验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中超文本阅读有许多精辟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惜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方法、策略,拓展思维空  相似文献   

3.
“立体阅读”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一种阅读服务方式,能综合地利用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让读者有更立体和多维度的阅读体验。本文阐述立体阅读的概念和立体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社团在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中的优势,以及高校图书馆联合学生社团开展立体阅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昌荣 《科学咨询》2007,(20):45-45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渎实践,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据此,有的教师不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自由感悟.结果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找不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常常以偏概全,望文生义,导致学生阅读方向出现较大的偏差,阅读得分较低,于是有的学生对阅读有恐惧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5.
陈俊娟 《决策与信息》2008,(11):129-129
教给学习方法,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情感、都需要爱,尤其是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情感”一词做了如下解释: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爱慕等。可见,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现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与发展学生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本文从体验成功,自主选择,点拨疑难,实践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结合课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牟方平 《科学咨询》2007,(14):42-4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指出:对学生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化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古有妇儒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指出:对学生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程标准把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当他们跨进校门以后,如果不想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想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就应该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着力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故事诱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中超文本阅读有许多精辟论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课外阅读英文书籍这一活动,使学生体验为兴趣而进行的一种真实的阅读,又在此过程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培养起自主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或缺的一项生活技能,通过阅读可以走出封闭的门户,走进未知世界。阅读习惯的养成无疑至关重要。初中阶段是阅读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多方鼓励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6.
陈渝 《科学咨询》2008,(20):76-76
通过课外阅读英文书籍这一活动,使学生体验为兴趣而进行的一种真实的阅读,又在此过程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培养起自主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为此,本文谈谈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陈颖 《经营管理者》2013,(9X):255-255
"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国家重要文化发展战略。本文提出了构建高校阅读推广与监测体系的构想,以期为评价、分析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成效、实现个性化阅读推荐以及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业务流程、服务策略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也许有人会说,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本身就是最好的读本,只是学生忙于应付考试而让语文的魅力黯然失色。许多时候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就不厌其烦地讲要求、明目的,引导学生顺着教师自己的思路去想、去做,结果,学生却懒洋洋的。为什么呢?我们不是为了学生好,怕他们在阅读中走弯路吗?其实,阅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投入作品中,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因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将书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脑中已有知识整合并构建意义的过程,是弘扬个性、提升自我的过程。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提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做到:平等对话,构筑新型师生关系;联系生活经验,发表个性化见解;鼓励个性化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