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经历了从"股东至上主义"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股东至上主义过于强调股东权利和公司的资合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却忽视了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特性.应从公司的基本构成即公司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来认识公司的真正主人--股东和雇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丁建军  苏祖安 《理论界》2005,(11):62-63
与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奠基于神、上帝或宇宙和谐的方式不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奠基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将个人从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将个人的价值无限夸大,致使人类的整体利益无法得到自觉维护。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内大致形成两种主要公司治理的观点:单边治理和共同治理。这两种观点在公司治理的逻辑基础、治理主体、治理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私有产权、人力资本属性、公司治理内涵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产权主体“虚置”问题,单边治理观点在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上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撑,因此应建立国有企业主体多元化的相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兴华 《东岳论丛》2007,28(6):170-173
与一般公司相比,信托公司遵循的是共同代理理论,信托公司中的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作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作为代理人之间构成共同代理关系。股东和信托财产提供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引起"代理人问题"和产生代理成本。致力于降低代理成本,基于信托公司的共同代理关系和信托公司关键资源安排,提出了信托公司的治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6.
自从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首先提出“两权分离”的命题以来[1],如何解决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所有者和作为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便作为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出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笔者就代理理论进行阐述,指出该理论在确立法学意义上公司治理时存在的基础性缺陷,并提出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公司权利结构理论。一、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1.代理问题的产生哈特认为,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2]其中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能了解的有关代理人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代理人则掌握信息优势。契约不完备是指委托…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学者按照股东主导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来划分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按照企业理论演进的脉络给出一个新的容量更大的划分:基于组织结构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基于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理论,这种分类更有利于从效率的角度审视公司治理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司多边治理基本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多边治理 ,是指以物质资本形式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投入的股东 ,以人力资本形式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投入的职工 ,以及以借贷资本形式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投入的公司债权人共同参与的治理。它是以机构治理、间接治理、权力治理为主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股权集中与公司治理效率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国情,以及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相当普遍,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在中国现阶段所有有关股权结构的问题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经理人激励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指出了在缺乏对股东利益有效保护机制的前提下,股权集中应该优于股权分散。同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合理的股权集中应当有一个适度区间。此外,本文还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国有股低效不等于集中的股权结构低效,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需要相匹配的股权集中度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 ,对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公司行为进行合理的构想 ,塑造出独立的法人物权意思机关 ,实现权利主体实在化 ,权责明确化 ,使公司资产获得安全运作的环境 ,在根本上节制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完善的公司内部机构 ,“温柔”的“代表权限制说”和“后发制人”的公司内部责任制度都无法根治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将一种有效的民法制度引入公司内部行为中 ,于公司行为过程本身节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产权结构和市场环境是完善公司治理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是,产权改革和市场化推进是一个需要时日的进程,它虽可以加速,但不能跨越,因此,完善公司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认为,在追求治理结构最优的长期均衡中,不应忽视短期内治理机制的改善。特别是在公司治理结构既定的条件下,加强董事会决策、科学设计经营者激励制度是当前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逐步引起各界的关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当前我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拟从产权结构的完善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地位论及公司应实行董事会中心主义,进而强调公司治理中监督体系和民主管理体制的完善。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环境中,有必要强调经营管理权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天然地与财务资本相联系,公司治理产生之初的核心命题就是保护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的利益,防止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文章从财务资本的视角对国内外公司治理文献作一回顾和评述,以期为所有关注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同仁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沿革 ,公司的内部治理正在经历着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制度变迁。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近十年来所进行的公司治理改革也大都将董事会制度的改革置于最重要的地位。作者通过介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学术界中关于公司董事会的一些理论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评析 ,进而认为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的一种内生性的控制机制有助于减少和削弱代理问题的发生。由于市场经济要达到理论中所描述的“完美市场”的状态尚不可能 ,因此 ,“董事会”这种内生性的机制就可能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进步而得到不断修正 ,这就为对董事会提供政策管制提供了空间 ,管制效率的关键在于管制与市场力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从组织的视角对产业价值链的生成机理、组织特性及其治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和研究。认为,产业价值链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价值链上各企业拥有的资源不同,对其增值的贡献就不同。权力的分布取决于资源的分布,产业价值链上权力分布非对称。拥有核心资源的企业掌握产业价值链上的主要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各企业拥有资源的变化会导致权利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企业治理的角度研究资本结构优化问题。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分析了企业治理中引入资本结构优化思想的必要性 ;论述了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和运作机制 ,建立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基本制度安排,其核心是选择出最有效率的决策者,并对决策者施加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以确保其作出最有效率的决策。健全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要实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公司治理必须被视为最关键和最具战略地位的改革步骤。因此,必须认清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尽快着手对其改进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搞活公司的关键.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和发展,给全球范围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化解公司治理结构危机的新思路.从机构投资者优于个人投资者的特点,以及其介入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影响,可见只要不断克服和限制其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通过立法,不断完善、创造条件使之积极介入公司的治理结构,在现阶段,不失为解决公司治理结构危机的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办法,并对进入攻坚阶段的我国国企改革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经理人在公司中的位置也愈发突出,也使公司经理人的权力愈加膨胀,从而导致其在公司法人中的定位变得模糊,这反映出公司法人结构的治理仍未取得显著成效,亟待完善。因此,弄清公司法人和公司经理人之间联系和区别,对推动公司当前职权优化配置和完善我国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创始股东失去公司控制权的事件频发,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016年"宝万之争"引起了人们对公司治理中创始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文章的创新之处是将研究样本分为成长组公司与初创组公司两大类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了公司治理中创始股东权益保护的路径,即提高法律文化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制定内涵丰富的公司章程;完善我国《公司法》的风险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