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纪健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125-128
钱穆从对中国文字与文学的深刻理解,强调中国文化的“可大”、“可久”,表现了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这对今天文化、学术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刘海洲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93-94
邓经武的新著站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中,运用文化分析新方法对巴蜀文学进行了新的描述和研究,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巴蜀文学通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卢志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1):73-78
"世界文学"图景是建构的产物,依赖于文化历史语境,也因此会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产生变化。《世界文学》作为新时期主流翻译文学刊物,参与了"世界文学"图景的建构。和建国初期以及"文革"时期相比,新时期中国文学视域中"世界文学"图景发生了明显变化:就国别而言,从苏俄文学的"一枝独秀"转变为各国文学的"百花齐放";就文学类型而言,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转化为"西方现代派";就作品选择标准而言,从"革命""进步"过渡到"经典性"。这其中有文学期刊内部的直接原因,主编和主办机构的专业化;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双百""二为"方针的提出;也有中国文学场域内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丽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5-70,97
朝鲜具有悠久的汉文创作传统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中朝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朝鲜汉文学创作往往与中国古典文学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金时习传奇集《金鳌新话》便是其中之一。当前学界大都关注瞿佑《剪灯新话》对《金鳌新话》的影响及金时习对《剪灯新话》的模仿,却忽略了《金鳌新话》独具的民族性特征和独立的文学价值。《金鳌新话》反映了朝鲜传奇文学接受中国影响的自觉性及朝鲜传奇文学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6.
秦林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5):97-106
解放区后期文学的价值观以追求功利性为目的,其功利性主要是以阶级利益为中心,通过阶级—政治倾向性表现出来的。剧作《血泪仇》的创演及反响,说明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在内涵上已发生了从重在“为民族”到重在“为阶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和导引之下发生的。它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立场问题”以及“态度问题”,反映了“阶级的功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作为必须执行的“党的文艺政策”和解放区文艺的“方向”,它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对各解放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使之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阶级的功利主义”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张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70-75
早期英美汉学家对于译介对象的最初选取与侧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西方世界"中国文学"观念的基本面貌。英美两国传教士由于语言与文化交流方面的便利,以及工作与生活上的密切联系,其译介与研究工作很自然地彼此交织,并在英语世界共同发挥着影响。美国汉学在开山时期一方面呈现出兼容博杂的面貌,更由于其世界性的眼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中国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谱系中重新加以审视,传统的经典再次获得了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志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03-106
1950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上所发表的作品,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表现崭新的时代、崭新的生活和反映新的时代的人物。文学批评特别重视对文学的社会批评、思想批评的功能的强调上,相对来说,对审美批评的功能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9.
任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2):21-27
围绕德国著名流亡文学杂志《汇集》所引发的风波及相关评论,显示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着片面的主导思想和评论模式,即以是否公开声讨纳粹为评价标准,这种政治化倾向将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产物简单化,不仅抹杀了流亡文学多样性构成这一客观存在,也否定了与纳粹斗争的多样性及其合法性和有效性。流亡作家的历史定位蕴含在这一称谓之中,流亡业已表明政治取向,作家通过作品来接受历史评价;流亡文学的历史定位不仅取决于对纳粹的挞伐,而且还在于对人道主义的捍卫。 相似文献
10.
高有鹏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5):102-105
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主体的关系,是意识形态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学瑰宝,作为特定民族文化传统流传下来,实际上代表着民族的文化品格。而这种历久不衰的品格,又恰恰体现为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天人合一"。孟宪明的长篇小说《大国医》与程韬光历史小说《太白醉剑》阐释了这种文化关系,该关系正可以从中医的命运与生活的史诗和诗歌语言转化成小说语言两方面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1.
王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121-125
陈忠实和贾平凹在《白鹿原》和《废都》中都塑造了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并试图通过这些形象反思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影响的根深蒂固,强大的男权集体无意识的渗透,他们往往很难走出男权文化的樊篱,在作品创作中下意识地遵循着男权文化的评判标准,不自觉地流露出压抑女性生命欲求、否定女性生命价值的错位判断。 相似文献
12.
陈国元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126-130
"文学终结论"源自希利斯·米勒.学术界以该命题为研究对象形成对立的两派.因此,能否正确理解米勒的观点成为探讨问题的关键.米勒的《文学死了吗》从世界、作品、读者三个角度捍卫文学性,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并提出应对文学地位被大众传播动摇的对策.无论是从理论意义,文学自身拥有的超越其他大众文化的特质,还是从指导读者阅读的方法上,他均表达了支持文学的信念.这一文学观与中国1980年代后的文学实践具有同构性. 相似文献
13.
付佩佩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320-321,331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有争议的文学批评家。他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立足于新古典主义,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根本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没有经过理性的选择,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的文学批评观因为不合主流而被排除在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14.
李健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31-34
朱双一的<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是研究两岸文学和文化渊源的重要成果,著者从地域文化角度切入,建构了一个地域、民性、文学的三维空间,把台湾文学的地域研究纳入到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中进行考察,在地域、民性、文学之间的互动磨合中发现台湾的文学地景.该著辨析台湾文学由其边缘位置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共通性和台湾在地性,并宏观把握大陆赴台作家的群体特征,求证出他们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该著从地域空间中探寻台湾文学的中华文化印证,颇有可论之处. 相似文献
15.
姚韫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145-145
高楠与王纯菲两位教授合著的《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在“新世纪文学”讨论热潮中,在史论与理论亟待建构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这部专著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文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4):108-111
依据多份阅读调查资料,证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发行近20年来,已成为市场上的常销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这部长篇获得市场认可的内在因素,联系当前的小说创作可得到以下启示:一是作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应有平民情怀,注重表现弱势群体的生活;三是应高举人性化的道德旗帜,净化读者的灵魂;四是应倡导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五是应追求雅俗共赏的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17.
王成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90-92
《姚君伟文学选论》走出了一条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正确而且值得推崇的治学之路;彰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文本”并重的本体意识;展示了作者构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自觉与高度。这是一本学术性高、典范性强且必将为构建中国学术气派而作出贡献的个人学术文集。 相似文献
18.
19.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77-484
《金瓶梅》是一部以仿拟其他文艺作品为创作特色的伟大小说,但是它在仿拟、引用雅文学如诗词等素材的时候,却并不是根据第一手的材料,而是根据引述这些诗词的其他通俗文艺作品而进行仿拟、引用。第十一回中对于李贺诗歌《将进酒》的引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金瓶梅》的作者对于正统诗词等雅文学(以及真正的上层社会)的陌生,和他对于通俗文艺作品(包括中低层市民生活)的熟悉,使我们有理由质疑:这样的作者尽管不是持集体创作说者所称的说书人群体,但恐怕也并非长期以来流传的所谓大名士。 相似文献
20.
文坛上掀起了一股"非虚构"文学之风,以《中国在梁庄》为代表的一批"非虚构"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仅仅依靠"非虚构"文学就能应对纷纭复杂的现实吗?"非虚构"文学存在的单向度摄取,无法深入人物内心,简化生活等弊病限制了其对现实的深入反映。"非虚构"文学的成功,尤其是《中国在梁庄》的成功给予文学的启示,不是"虚构"文学没有价值,而是"虚构"文学选材上必须要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