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华 《老年世界》2009,(8):13-15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照顾老人,她的终身大事一波三折,30年来一直单身。因这份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人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2.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2008,(9)
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还没来得及举行婚礼,准新郎就突遭厄运,罹患重病。弥留之际,他万分不舍地拉着未婚妻的手,深情地托付她:我走了,你要替我照顾好爹娘啊!未婚妻泪眼迷蒙,点头作了答应。后来,这名走出伤痛的大义女子,为了践行自己的如山承诺,竟和现在的丈夫一起承担起照顾已故未婚夫父母的重任,使失去儿子的两位老人晚年幸福生活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放鸣 《老年人》2011,(3):31-31
邱双连是湖南攸县坪阳庙乡双松村一名普通中年妇女。5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村里一位瘫痪在床的“五保”老人曾冬姑,直至老人90岁高龄因病辞世。她的事迹在七里八乡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2010年,邱双连被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丝娘 《老年人》2008,(9):34-35
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还没来得及举行婚礼,准新郎就突遭厄运,罹患重病。弥留之际,他万分不舍地拉着未婚妻的手,深情地托付她:我走了,你要替我照顾好爹娘P阿!未婚妻泪眼迷蒙,点头作了答应。后来,这名走出伤痛的大义女子,为了践行自己的如山承诺,竟和现在的丈夫一起承担起照顾已故未婚夫父母的重任,使失去儿子的两位老人晚年幸福生活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四个老人、两个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这种“4-2-1”家庭的增加,空巢老人的数量也随之上升.虽然不能和子女们住在一起,但宋淑英老人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她赢得了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养花种菜,锻炼身体,走访朋友,一个人的日子一样精彩,再加上社区和政府的照顾,老人过得幸福快乐而知足。  相似文献   

7.
恩比爱长     
贾乙 《当代老年》2008,(12):35-35
我认识一位年近80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4,(12):56-57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15名青年志愿者,通过“1对1”认领帮扶失能老人的形式,启动了大学生志愿者“接力”照顾老人的行动。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照顾老人不要因我们将来毕业而中断。”  相似文献   

9.
4年前,北京市开展了“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在某部队服役的袁涛积极响应号召,和单位一名女同事与房山区南关村林树泉、罗桂芳两位空巢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自此,他们当起了老人的“兵儿子”“兵闺女”。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都定期为两位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陪他们散步、聊天,帮他们换灯泡、换煤气、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一年后,袁涛的搭档读研究生去外地上学,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他一人头上。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孝敬自己的老人是爱,那么,孝敬别人的老人则是一种大爱。山东省平度市城关街道办事处公沙村就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自1982年至今,她先后义务照顾了400多位非亲非故的老人,她带领老人们自力更生,建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家园。她——就是刚刚荣膺“山东省十大孝星”荣誉称号的姜美花。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照顾社区空巢老人,近日,河北保定市河大社区想出一个新招:每名社区干部“承包”4至5名空巢老人,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80岁,本应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的年龄,但她却要伺候更加高龄的老人。吕玉珍,一位普普通通的城市居民,没有多少文化,悉心照顾一位百岁老人,一伺候就是60年。她把自己的伯父“养”到115岁,入选山东省内唯一一位全国十佳健康老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4,(29):49-49
日本人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很多老人更愿意在家养老.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的人均寿命大幅延长,老龄人口增多,“老老看护”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老老看护”是指老人在家中由同属老人的家庭成员照顾,比如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13 年调查结果显示,聘请上门服务的专业护理人员的日本家庭仅为14.8‰更多的家庭选择成员之间互相照顾.据统计,日本被看护者和看护者均超过65岁的家庭比例为51.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5%.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老老看护”现象将成为日本养老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台湾社区照顾协会”是推动社区照顾福利服务系统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催生新世纪的永续社区。协会将人的一生中需要的照顾,分成婴幼儿照顾、学龄前幼儿照顾、国小学童课后照顾、老人照顾和家事服务五类别,统称“社区照顾服务互助系统”,以下简介五类服务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文坚 《老年人》2003,(8):25-25
今年96岁的熊淑文老人,早年毕业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她几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1971年从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退休后,她组建老年艺术团,并自任团长、指挥兼舞蹈教练。在她的带领下,老年艺术团办得红红火火,赢得广泛赞誉。熊淑文生性乐观,成天琴不离手,曲不离口。她长年坚持散步、做操、打拳,锻炼身体,2000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健康老人”。如今,老人鹤发童颜,精力充沛,身体硬朗。她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动静结合,知足常乐。我有信心活过100岁。”有朋友为她赋诗曰:九十华年百岁身,美发如银乐善人,轻歌一曲童心在,阳霭青峰不染尘。, ▲荣…  相似文献   

16.
流沙  海霞 《现代交际》2008,(5):17-17
海琳·罗阿特是法国卢尔谷镇一位居民,多年前从法国巴黎搬来居住,一直过着无人照顾的生活。罗阿特在小镇生活的那几年,病体缠身,痛苦不堪。但是,这座并不大的小镇上,没有人走进过她的房间,也没有人问过她需要什么帮助。即使她步履蹒跚地走过身边,他们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是,小镇上的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老人去世后,立下了  相似文献   

17.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将这首歌献给江苏省射阳县新洋港镇年近七旬的老人石正云 ,是最恰当不过的。她47年如一日 ,先后义务照顾42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人 ,被人们传为美谈。1953年秋 ,石正云和渔民杨崇达结婚时 ,还是个20岁的姑娘。一天 ,邻居陈锦夫妇出海捕鱼不幸遇难 ,留下82岁的老母和年仅3岁的女儿。听到这一老一少呼天抢地的哭声 ,石正云彻夜难眠 ,总想着她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她说服丈夫把老太太接了过来 ,小女孩则让人领养走了。新婚燕尔 ,本是小夫妻俩甜甜蜜蜜的日子 ,家里养着一个病歪歪…  相似文献   

18.
志远 《当代老年》2008,(6):10-11
一位无子女的古稀老人,两年前丈夫去世后,就雇佣保姆照顾其生活。几个女保姆都因老太太脾气不好而先后离开,可一个年轻男保姆却对老太太照顾得无微不至。老太太视其为亲人,于是她与男保姆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可协议签定不久,老太太却命丧男保姆之手……  相似文献   

19.
刘璇,中国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在2000年9月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她个人获得平衡木冠军、女子全能第三名。悉尼奥运会后,有“璇美人”之称的她,被选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6日,广州友好医院临终关怀科,一名身患肺癌的老人辞世,身边没有妻儿,只有一名“女护工”。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海口展开了四起财产追讨之诉,被告就是那名“女护工”。老人名叫麦桃清,62岁,广东人。1970年与黄某结婚后生有一女。1987年,妻子黄某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后经法院调解,妻子黄某撤诉。而此后,夫妻却互不往来。“女护工”姓温,曾在麦经营的广州龙园酒家工作,1991年与麦同居生活,1997年6月。两人一起移居海口,实为老人的同居情人。次年,两人与他人共同出资,在海口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