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坐在时光上     
刘墉 《社区》2014,(2):52-52
20多年前,旅居海外十几年的梁实秋刚回到台北,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他吃饭。梁实秋是有名的“早起早睡”的人,晚上8点睡觉,天不亮,4点就起床写作。偏偏那些朋友都是夜猫子,每天请他深夜12点吃夜宵。梁实秋吃了几顿,受不了了,想出个好法子,对大家宣布:“谁请我吃夜宵,我就回请他吃早点。”一班老朋友全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起来。从此再也没人敢请梁实秋吃夜宵。  相似文献   

2.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具有视听语言障碍、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性格障碍、触觉障碍、认知障碍等临床表现,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要尽早干预,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训练,研究统合失调对科学地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感觉     
矫友田 《今日南国》2006,(19):80-80
一个年轻的农人,独自进城闯荡。他勤快能干,头脑精明,因此,经过几年打拼之后,他成为一名腰缠万贯的商人。他在城里花上百万元购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而且生意愈做愈大。在儿子懂事之后,他决定亲自带儿子到山里的老家去,让儿子体味那里的贫困,使他从小懂得珍惜手中的幸福。富商驾  相似文献   

4.
对创作技巧的追求是新感觉派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感觉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这表现为独特而反常规的感觉在他们创作中的频繁出现.本文着重探讨该派作家对声、色、光的独特感觉,意象的捕捉及心理活动与意识流在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对创作技巧的追求是新感觉派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感觉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这表现为独特而反常规的感觉在他们创作中的频繁出现.本文着重探讨该派作家对声、色、光的独特感觉,意象的捕捉及心理活动与意识流在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新感觉派笔下人物的精神特征可以概括为“无家可归的感觉”不仅现实中没有家,更主要的是精神上无所皈依,在其后面有中外政治、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但更主要的是新感觉本质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7.
“教书真是一件很有创造力的事情。”最近,我变得神经兮兮,逢人就眉飞色舞地唠叨这句话。我在感叹,由衷地赞美。我已经完全地屈服于自己这种不可救药、喜怒形于色的性格了。佛说:既然不可避免冷,你就接受你的冷;既然不可避免热,你就享受你的热。不过,我之所以这样“失控地絮絮叨叨”,是因为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有创造力”所带来的欣喜。我不但推倒了自己曾经的言论:小学教学不可能有什么创造可言。而且对工作,对生活我又有了更新的,更健康的认识:工作即生活。工作与生活的品质如何,都缘于我们对它的思考进行得如何。我常常因为怀疑自己不够…  相似文献   

8.
思念的感觉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象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每次听到毛阿敏深情地演唱这首歌,心中总有一种特殊的激动与感动!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播现场实录上,当时的毛阿敏意气风发,音调高昂,歌曲的旋律中富有一定的动感节奏,听起来让人觉得非常的亲切自然,仿佛每个人都成了她的好朋友,尤其是那一声充满关切的呼唤“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不禁叫人心头一颤——难道离去真的意味着无尽的思念吗?而当时自己正处于童年时代,对于思念的感受及歌曲的领悟并没有做过多的深入,只是觉得旋律非常吸引人,…  相似文献   

9.
歌唱感觉是指歌唱发声过程中的有预谋的生理、心理准备和生理、心理期待,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发声器官所进行的"感觉预谋"。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感觉的作用是可以把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习惯联系起来,从而摆脱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帮助学习歌唱的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感觉派"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以刘呐鸥、穆时英与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创作笼统地命名为"新感觉派",这是对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误读,这种误读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实上,不仅刘呐鸥诸人的创作与日本"新感觉派"差别很大,而且刘、穆与施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把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创作称之为"都市感觉小说",而将施蛰存的创作归于"心理分析小说",这样也许更符合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史实,同时也更有利于文学史的一般描述.  相似文献   

11.
新感觉派是 2 0世纪 2 0年代末 30年代初崛起于上海滩的一个小说流派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风靡一时 ,又迅速地消亡了。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侧重从小说写作技巧上去分析这个流派三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 ,并对他们在白话小说革新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2.
感觉统合理论由心理学家Ayres博士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的,该理论涉及脑的功能发展学习以及学习障碍的矫正三个方面.对于感觉统合的研究,近年来不断引起各研究者的重视.所以本文就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SID),感觉统合训练的有关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8,(10):59-59
1.进食后不久又感饥饿,上腹时有隐痛,并吐酸水,稍吃些食物,这些症状便会有所改善。有这类感觉的人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溃疡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生活得很清苦,但也很幸福。闲暇时,到大蜚山去裹一缕清风,拾一片绿意,掬一捧清泉.听一声鸟鸣……所有尘世喧嚣的烦恼便销声匿迹,一种澄澈、纯净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感觉"一词在声乐学习中被普遍采用,由此产生了许多形象的教学语言。声乐学习中的感觉是声乐学习者对自己声音形状、大小、明暗、高低、方向、位置的一种体验感受。实践证明,在学习科学发声的过程中,感觉不但存在,而且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不同的感觉体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感觉派笔下人物的精神特征可以概括为“无家可归的感觉”:不仅现实中没有家,更主要的是精神上无所皈依,在其后面有中外政治、哲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但更主要的是新感觉本质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中 ,处理好意识和感觉的关系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12年前,我独自登台表演喜剧,脑子里全是台词。在后台等着上场时,我一次次上厕所,连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相似文献   

19.
刘少才 《社区》2012,(6):53-54
你是不是在丈夫面前还戴着老板的“面具”?你是否明明动怒了却挂着一张笑脸对男友说“没事”,然后独自生着闷气?如果有类似的举动,那说明,你今天的心理卸妆卸得不干净。  相似文献   

20.
感觉是诗人的眼睛,诗歌创作离不开诗人特有的艺术感觉。本文旨在从感觉运用的方面探讨诗歌创作的奥秘,认为感觉的运用是伴随着诗人情感和意象选取来实现的;同时,感觉的运用有时以一种感觉错觉或变形进入诗歌创作,而通感则是诗歌创作中运用得最自然最高级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