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曲折艰难的历程中,民歌作为与旧势力斗争的精神武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20世纪中国民歌的新发展第一阶段是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7年。这一历史阶段揭露了封建统治卖国和帝国主义强盗,以及反吸毒、要求男女平等等为题材内容的民歌到处传唱。  相似文献   

2.
广袤的山西大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它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而且表现力也极为丰富。这些民歌体裁在不断的传播演变过程中,由于地域和审美等差异,所以同词异曲的现象极为常见,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民歌的变体形式,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民歌艺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韩国人在国外生活工作最多的地方一直是美国.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在中国居住、生活和工作.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人在海外的第二大聚集地.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问我,为何这么喜欢中国.这个问题我实在答不上来,因为我对每个居住的地方都很热爱.我很爱天津,我总是做着感兴趣的工作,感到心满意足.”江南(Jeanne Riether)这样说. 这位美国女士已经在中国生活20年了,1996年定居中国后,她先后在广州、重庆、哈尔滨、天津等地居住和生活过,这些年她已闯荡过我国的大江南北,经历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去年的天津港“8· 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并奔赴救护前线.她说自己有颗中国心,希望能够拿到中国的永居身份,一直待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陕北民歌独具特色,如果能用好的手段将其合唱化,不仅可以丰富合唱曲目,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陕北民歌的魅力。笔者在文章中就如何将陕北民歌合唱化,从旋律、和声、节奏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钢琴这个乐器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的乐器,它是由西方的音乐历史传入到我们国家,并与我国的音乐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钢琴音乐作品。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程是从改编民歌作品开始的,然后才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讨论民主歌曲在钢琴作品中的改编和融合,从而说明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颁发仪式上,已在中国工作12年的法国人周怡宁和她的女儿周安娜、周梅兰分别获得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绿卡".这一天,共有14名外国人在京获得中国"绿卡".早在2003年在北京生活11年的澳大利亚人劳伦索与在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46名"老外"就从北京市公安局拿到了绿色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居留证>.此次,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国内首批3年和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证和相同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具有相同效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全国推行中国自己的"绿卡"制度,北京市首次颁发外国人长期居留证可视为这项制度的一个前奏.据悉,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687位外国人颁发了"绿卡".  相似文献   

8.
在上个世纪的1953年,我国第一支民族合唱队——中央歌舞团陕北民歌女子合唱队成立,它的成立打破了西洋唱法的合唱团独领天下的局面。作曲家王方亮将一些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改编成合唱,供女子合唱队演出用,后来大多数曲目已  相似文献   

9.
胡润凭借其不断为中国富豪推出的各类榜单,一直生活在中国经济生活的聚光灯下.2006年4月11日,胡润推出"2006年中国慈善榜",深圳的余彭年以20亿的慈善捐赠高居榜首,杨澜、黄如论、牛根生、李书福、赵汉青、刘志强翟美卿夫妇、杨休、李金元、朱孟依进入前十.这也是他第三次推出中国慈善家排行榜,诸多媒体纷纷以胡润"寻找中国的卡耐基"等为题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引发一场关于中国富豪们的新的口水战.人们开始关注,在中国这个乐善好施的国家,富豪们为慈善业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推荐阅读     
《国际人才交流》2020,(1):51-51
《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钱跃陈煜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从平常百姓的生活入手,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常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以此来见证新中国70年历史,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书中,作者选取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着实拨动过人心的与生活有关的那些民生往事。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作为公派对外汉语教师在泰国工作了一年.在泰国期间,我深深感到泰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但同时也发现他们对当代中国并不那么了解和认可,甚至连不少长期生活在泰国的华侨也不能客观、如实地认识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古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而且对此肃然起敬.然而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情况,除那些亲自到过中国或对中国特别关注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4日,9名中国青年从大连出发飞往加拿大温哥华,与9名加拿大青年携手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中国和加拿大青年的交流活动.1 8名青年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加拿大和中国当地的社会状况、文化生活,并开展志愿者活动,同时也学会在一个集体中互相尊重、解决矛盾、和睦相处.结束在加拿大的3个月的交流活动后,2002年12月8日,这些志愿者又来到大连,进行在我国后3个月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但是现在,我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与一大批中国朋友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知之甚少.在我的想象中,她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世界,有着另外一种文化.然而现在,我就工作、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真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5.
培黎与艾黎     
约瑟夫·培黎(Joseph Bailie),又名裴义理,美国人,1890年来到中国。路易·艾黎(Rewi Alley),新西兰人,1927年来到中国。先后来到中国的培黎和艾黎,目睹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凄惨生活,产生了对中国老百姓的深刻同情。他们融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深入了解百姓的苦难生活,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他们关注青年和儿童,把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他们都长期在中国生活,共同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挚友。他们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是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新西兰人民之间友谊的架桥者。  相似文献   

16.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更让我愿意停留……我每天早上醒来都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中国."马克·力文深情朗诵着自己新鲜出炉的原创吉他曲歌词.今年,已经是他来华的第17个年头了. 马克·力文是一位美国社会学家.2005年,他初次来到中国.先在江苏省淮安市教授了两年英语,后接受中央民族大学的任教邀请,搬到了北京,一待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王志信根据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为例从他的题材内容、民歌音调、以及旋律发展手法、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伴奏音乐来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8.
应邀当翻译 近几年来,在黔桂两省(区)交界的大苗山深处,远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140多公里的大年乡的一些村校里多次出现这样的情景:苗家吊脚木楼下的操场上,苗娃们边歌边舞,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快乐和喜悦.令人惊奇的是,孩子们所唱的并不是中国儿歌或当地苗胞唱了多少辈的苗歌,而是地道的法国民歌!和孩子们一同歌舞的是一个法国妇女!她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她就是方芳.  相似文献   

19.
我是3年之前加入平安集团的,之前我是在花旗银行工作,工作了20多年.来中国工作之前,我在6个国家生活,工作过. 平安集团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集团,20年前成立于深圳,今天在中国各个地方已经有了4500多万的个人客户.  相似文献   

20.
宇津木嘉夫,一位日本林业专家,卖掉了自己在东京的房子,把妻子也接到北京,为的是一心一意在中国工作,他关心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比关心自己的生活享受更甚.2006年2月下旬,笔者参加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举办的活动时,与宇津木嘉夫先生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