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英汉谚语是隶属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形式。二者之间既具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拟从英汉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差异,探讨英汉谚语之间的异同。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融合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书中语言生动形象,包含大量歇后语、成语、谚语,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红楼梦》中汉语俗语英译的处理方法,主要为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及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之间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犹如从中国到秘鲁(from China to Peru)之遥远。但是,在通信、因特网等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谚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以凝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之一,词汇又是语言中的最基本组成因素,也是我们通往外界的一扇窗户。随着我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进而涌现出很多外来词汇,尤其是近30年来。正如美国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萨贝尔所说:“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外来语的重要性。本论文主要着眼于分析俄语中的外来语及其对俄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讽刺、规诫、知识、趣味等内容的简洁语句。它一般都是经过口头流传下来,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日语谚语叫做「諺(ことわざ)」,其范围比汉语谚语的范围更广,一般包括谚语、成语、歇后语等。本文旨在通过日语谚语这个载体,分析其基本特点,来加深对日本语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文化”这一概念从语言角度进行阐述,分析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提出了语言是文化的射影、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对外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影响的相应思考。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引入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这一观念的必要性。希望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社会发展的工具。近代以来,日本积极吸取西方文化营养,迅速发展壮大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在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外来词汇也进入到日语之中,这些外来语词汇,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日语语言,也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通过对这些外来语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日本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有句谚语:翻译即叛逆。解构主义跳出了传统翻译研究只注重原文文本的狭隘视野,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认为是翻译赋予了原著新的生命,是创造性的叛逆。在交流中,语言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并非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杂合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最后形成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点但又独具特色的混合体。解构主义可以产生杂合,而且杂合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英语与法语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法语关系密切,在不同历史时期英语大量借入法语单词,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法国文化。本文从法语单词被借入英语的历史阐述两种语言的文化渊源,增进对两种语言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语言概念,委婉语在不同国家的语言中具有普遍性。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委婉语从产生的那天起就被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痕。尽管英汉委婉语在语用特征方面很相似,但它们反映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构成原则,交际功能,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和探析,本文试图找到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出的相似及不同之处,从而使外语学习者们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这对他们的外语学习和实践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静 《人才瞭望》2006,(12):73-74
欧美有句谚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听到这样的话,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高兴,但同样也指出了我们的问题所在。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谚语。叫做“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这句名言同样说的是一种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然而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却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为了能够正确地将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习语,我们需要掌握英语习语的来源,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以及英汉习语的翻译区别。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英语习语的翻译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奥斯汀在1953年发表了《如何谈论:某些简单的方法》,在这篇论文中他详细阐述了语言模型理论,虽然作为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日常语言在他的研究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形式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以求加深对"如何以言行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文化也一定会反映在民族语言的不同层面上。谚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也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其本身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具体语境、时代与译者本人的翻译风格,以及译语读者接受能力等的策略取舍问题。当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冲突或一种文化空缺时,用哪一种翻译策略或哪一种具体翻译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避过文化冲突的雷区,有效地翻译,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的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5.
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称谓语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它们是一定社会生活经验的升华与结晶,具有启迪人生的教育意义。不过,近几年出版的一些英谚汉译词典中出现了不确切,甚至是误译的情况,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十分不利。这篇文章就是以分析英厌误译的实例入手,将各种误译的原因作简要的分类,并进一步探讨一下汉译英谚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和文化是辩证存在的,在语言学习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文化含义的理解对一门语言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研究文化导入对泰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分析文化认识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未来语言的学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我来说,头顶上的确有一扇玻璃天窗,而且是厚厚的天窗。这扇天窗是客观存在的,是语言和文化的。这扇天窗也是我们自己筑起来的,是情结和心灵的。文化是语言的延伸。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很多时候文化的内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又存在着,靠我们去体会和揣摩。文化的差异存在于很多地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等等。有时这种差异很小,稍加磨合就会消除。有时这种差异却是一道鸿沟,很难跨越。每种语言和方言都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为了将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是实现两种语言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工作。由于两种语言涉及的两种文化、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准确的翻译较为困难。当前在日语翻译中有意译和直译两种方法,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本文就此问题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当谈到某个人的个性时,我们说他热情、富有创新精神、活泼或是保守;当说起某企业的个性时,我们讲,这便是这家企业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企业文化为我们提供正确的途径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并对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分析和解决。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一种直接的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