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钰田 《人才瞭望》2016,(18):164-165
高校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政治保障.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有别于普通大学本科班,在企业岗位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得以落实与保障,必须多方面配合,合理配置资源,重视新媒体作用,注重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以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本次研究侧重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监督校外导师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的及时反馈,检验校外导师对指导学生提高务实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判断与管理能力的教育成果。本研究以卓越工程师实践过程培养方案的为突破口,构建了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了现实问题,打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拟用10年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2016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得学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 该专业坚持少而精、开放式,控制规模,适度流动的原则,从2015 级101 名新生中择优选拔 30人组成卓越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与省内知名企业合作, 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重组班级并进行有效管理是新形势下每一名卓越班主任需要思考的事情。文中通过鼓励卓越生树立远大的“卓越梦”,建立有号召力及责任感的班委,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班主任与同学进行交流,最终实现卓越重组班级的科学建设与管理。在全方位的培养下,努力将卓越生打造成一支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优秀工程师队伍,为国家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在卓越中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上,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笔者对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中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周颖 《人才瞭望》2017,(14):131-132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广州商学院是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探路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关于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将在同类院校中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卓越计划”背景下,为达成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建设一支校企紧密合作的工程型教学团队,应当从培育团队精神入手,力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团队管理机制,努力建设集教师培训与学生实习的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预期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从而有效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富于正义感、责任感、高尚情操,具有深厚教养和专精学识,娴于法律技术,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跨国公司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处理法律实务的专业人员。然而要实现该计划目标,必须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制度、人才选拔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对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正在全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要求针对法学教育特点重新调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及观念。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抛弃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树立示范者、传道者、服务者的新观念。对于学生,教师应将其作为主体的人、发展的人和独特的人,为全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不断提升边疆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农科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质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本研究探索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综合应用新疆农业大学校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针对农科类专业学生设立“图志班”,实施个性化、精英化培养,综合两届“图志班”实施培养经验及成果,形成具有胡杨精神的“图志班”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对边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农科类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激励机制、畅通发展路径、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致信祝贺,强调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12.
李从德 《人才瞭望》2016,(14):58-59
“双师型”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分析目前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提出从制定临床教师选拔标准,完善准入制度入手;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培养临床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双师职业素养等全面促进双师型临床教师的培养,保障医学教学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倩 《人才瞭望》2017,(8):207-209
个性化教育也是以个体的心理品质、生理特征、社会关系等因素出发,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教育管理行政化、课程设置专业化、教学体系模式化、教育评价功利化等问题,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应深入分析以个性化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约因素,探究以个性化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不同,与中职教育培养模式也有差别,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高职教育中应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地位,进行多方位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意见》中所说的卓越法律人才是指应用复合型、国际型、基层型人才,是司法实践中能够将理论、规范、社会环境和治理目标协调与平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冶金工程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冶金工程专业教改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振兴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了实现卓越计划要求,现就其在考评制度、教学理念和制度、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及校企联动机制提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高职院校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为了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引入“工匠精神”,改变高职教育只注重技能培养,不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熏陶的观念,学生缺乏“工匠精神”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要打造高素质的“工匠队伍”,只有将“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中,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视角,构建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教与改相结合的相关教学改革.这也正是《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广东高校近年来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经验做法,提出学生入党申请人比例偏低、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偏紧、教育培养方式单一、党员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计划科学性,做大建强学生党员“蓄水池”,理论结合实践改革学生发展党员教育培养方式,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趋向多元化,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相继发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项目,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此大环境下,以艺术设计专业资源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创新为引导,培养专业的艺术类创新创业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同时成立了“点睛之笔墙绘特长生工作室”,用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