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编辑出版类专业学科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出版类专业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有(按历史长短排)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网络传播专业.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是以纸媒体为重点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则以广播电视媒体为重点培养新闻传播的能力.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前者跨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两个学科,后者则依托新闻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冯列山是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新闻学研究德国的源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抗战时期他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颇多建树.不同于当时的留美新闻学者多关注于新闻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他对新闻学研究更注重对新闻学元问题的学理阐发.但这种德国式的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模式,在抗战救亡的大环境下,并不能因应抗战对宣传人才的需求,因此没有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学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仍然不完善。走向符号学,有助于新闻学研究摆脱困境。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将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新闻学,并不能使新闻学真正得到升华,因为符号学并没有为新闻学带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新闻学走向符号学的方式应该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找到新闻学与符号学之间的本质关联。这个本质关联就是符号与媒介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学应该利用符号与媒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走向媒介学。媒介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以媒介的视角理解人类存在方式”,这也是媒介学能够为新闻学带来的独特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从新中国新闻学的演进脉络考察其知识图谱,以探寻新时代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路线图。七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新闻学也经历了从"人民新闻学"到"现代新闻学"的变迁,学科理论的主轴从"政治"转向"科学"。与此相应,新闻学已从社会动员与政治运动的一整套有机经验,蜕变为正规化、职业化、学院化的新闻知识生产。如今,这一制度化并日渐内卷化的"现代新闻学"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为呼应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重思"人民新闻学",超越"现代新闻学",寻求守正创新的一种整体性方案——中国新闻学。  相似文献   

5.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增开体育新闻学课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专业学生固有的特殊关系 ,从体育新闻学的发展趋势 ,以及培养跨世纪体育人才的需要出发 ,阐述了开设体育新闻学课程对高师体育专业生的必要性和意义 .  相似文献   

6.
论新闻学科研究创新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学科领域都面临着继承学科传统与学科创新的挑战。新闻学作为党性和实践性极其鲜明的应用学科,其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前提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新世纪的新闻学研究首先应确立新闻有学的观念,承认新闻学中的规律性,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去思考和研究新闻学中的规律;提倡尊重新闻规律,用科学的精神、按新闻规律来推动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强调在新闻学研究中强化人文精神,在新闻传播中重视人文关怀。在承认新闻活动是反映人的活动、传递人的价值观念、沟通人的精神世界之文化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学科研究创新,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渤海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始建于1999年,是学校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建设的本科专业。目前,相关专业还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在此基础上,2005年申请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到目前共招生四届新闻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成功申请到了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即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全日制在读研究生130余人。学科点经过10年发展建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8.
最近,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胡宏文先生的新著《新概念新闻学》。这是胡先生继《教育报刊采访写作方法论》《教育新闻写作实用文丛》(四卷本)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新闻学力作。作者集30年从事新闻采编的丰富实践与理论积累,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地对新闻学理论进行了宏观审视和思考,以新的视角提出新概念,以新概念演绎新思维,以新思维引领读者对新闻学展开新的解读,是一部富有个性特色、生动实用的新闻学著作。首先,《新概念新闻学》在体系构架上,表现了新的特色。全书上、下两册,将新闻学分解为“宏观新闻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体裁学”“新闻…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商品经济环境下的新闻本不具备政治属性。大众报刊出现迅速提升报刊的影响力,其后阶级意识崛起、政党斗争加剧以及军事战争不断,增强了新闻的政治属性,促使现代新闻事业及新闻学走向政治化。意识形态斗争、宣传的污名化与利益集团对报刊的操纵使得新闻学的政治话语出现了危机,传播学、新闻商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试图在这种背景下淡化新闻学的政治色彩,却始终未能摆脱其所承担的维系与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使命。在探索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上,必须把"政治带回来",实现新闻学"再政治化",同时处理好新闻学的学科属性与政治属性之间的关系。这正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历史与政治逻辑基础,也意味着"政治"必然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体系的核心话题,而如何在"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的追寻中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10.
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新闻学是因应国内外天翻地覆的新局面,还是停在二三十年前原地踏步,已成为关系重大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度激活新闻学的生机和活力,如今文化自觉"新时代"更为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敞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新闻与传闻、普遍性与中国特色、普世化与中国化等若干问题,以期对新闻学的现状与未来"阐幽发微",略论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