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坚持以农为本,但古代以农为本的含义单指以农业为本,忽略农民利益和农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看做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三农"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立足中国国情、面向未来对"以农为本"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是其一切活动的根源,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本质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把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突破口,根据当时农民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的迫切需要,领导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利益的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和实践,不仅为当时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农村社会变革规律的认识,始终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飞跃。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使我国农民从翻身到摆脱贫困,最后走向富强。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真实体现,反映了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农村社会变革规律的认识,始终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飞跃.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演变,使我国农民从翻身到摆脱贫困,最后走向富强.这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真实体现,反映了党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行了不懈探索,这深刻体现在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政策上。调动农民积极性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而且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剖析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途径,即:利益刺激、制度解放、引导和教育农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农民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广大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上,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把握农民的全面需要,紧密围绕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和社会从物质上和财政上帮助农民和"农村公社"发展的思想.列宁关于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要维护农民利益的思想,关于以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得以发展.邓小平关于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的思想、关于在改革中改善农民生活和关心农民物质利益的思想、关于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思想,江泽民关于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思想、关于不断地给农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的思想、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思想,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农政权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改革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有力见证。通过对安顺市1951—2022年农村治理变革的考察发现,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改革呈现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产生改革动力、以农民利益为根本制定改革目标、以农民参与为核心贯穿改革过程、以农民满意为宗旨形成改革评价”等四个特点。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之所以能有效进行,其治理逻辑在于政府往往以政治吸纳农民关注改革、以情感强化农民认同改革、以授权组织农民参与改革、以利益激励农民支持改革。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改革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使政府与农民、效率与公平、帮扶与内生的关系更贴合时代发展要求,也更突出农村改革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为政策目标,并且在实施农业政策时注重工作方法,成功地调动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产和政治斗争热情,最终在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夺取了全国政权,其成功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弱势群体特征 ,要求农民应采取联合方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农民的联合包括农业生产的联合和非农行业的联合 ,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可以使农业生产工业化 ,也可以使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享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利益 ,这两种形式的联合必须从农民利益角度考虑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农业生产的农民联合在初期要支持非农行业的农民联合 ,发展以后后者则要支持前者 ,形成农村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发端于农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战略抉择,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伟大目标的实现夯实了政策基础。20个中央一号文件见证了以农村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发展从开启新征程、推进新发展到实现新跨越的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邓小平农业发展与改革思想探析张志忠一、从实践层次论证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性──探索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农民问题,正是由于发动了农民,找到了这一同盟军,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初期,为了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3.
加入世贸组织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两个问题一个核心 ,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我们寻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财政支农的有效方式也是为了实现农民增收目标。通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发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争得尽量多的比较利益 ,稳定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一、青海农业财政投资的现状分析1.农业财政投资规模的实施分析农业财政投资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农村救济及其他。较长时期以来 ,我们在衡量农业财政投资规…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进程中,应大力挖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贮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解放区通过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构建,实现了政党、基层政权和乡村社会的有机互动和融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中,关于农村党组织领导体制、基层政府管理体制、农民自治体制、群众参与体制、法制保障的探索,至今看来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光芒,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和经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显现。如何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我县"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土地革命解决农业出路问题,以农村包围城市解决农村在革命中的地位问题,以农民为主力军解决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问题,从而科学地解决了“三农”问题,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必须把“三农”问题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包括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业生产关系问题;乡镇企业解决了…  相似文献   

17.
(一)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商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个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改进商业工作,大力疏通、扩大和增加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商业在促进生产、引导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中的作用。”这是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商业的唯一正确方针。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负有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任务的农村商业,在我国商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党一贯重视农村商业的作用,把农村商业,作为同农民群众进行经济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业生产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社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是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完善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实践证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体现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前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后者是农民家庭的自主经营。这是中国独特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高层围绕"农业社会主义'问题产生的分歧与争论,其结果是中国农村在国家力量强势主导下迅速"合作化",一直到"人民公社".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场争论的实质,其实是如何看待、对待农民的权利和以地权为核心的农民的财产权;广而言之,六十年来农村的曲折与发展,根本问题也是如何看待、对待农民的权利和以地权为核心的农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突出问题,而农民问题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早在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当前,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成败的大问题.一、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农民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即农民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性的发挥问题,其实质是农民的利益问题.妥善地对待农民的利益,是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群众关系的根本问题.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调动农民革命和建设积极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党建立、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民的利益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在革命年代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富裕问题.要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突出的是解决农民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差距问题,核心是农业的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