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宋的隐逸文化独具特色,是隐逸文化的集大成时代,也是隐逸文化的转折时代。本文从隐士人数的剧增、隐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品评人物的影响四方面,探讨北宋隐逸之风的兴盛,认为北宋隐逸之风兴盛的原因有:士阶层的空前壮大增加了入仕的难度;社会分工细化,经济、文化的发达为退隐提供良好的生活土壤;庞冗的政治机构、名目众多的闲官制度催生隐逸闲情;频仍的党争和三教合一是隐逸兴盛的政治土壤和思想土壤。北宋的隐逸文化实现了转型,隐逸方式由小隐山林逐渐向大隐朝市发展,文人普遍追求"心隐",隐逸精神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精神内核是淡泊名利、进退合道,外在表现则是追求自由与超然。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有着隐逸情怀,隐逸成为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抱负得不到施展。古代隐士大多追求避世隐遁,渴望自由恬静的生活。隐逸之风促成了隐士平和的心态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正是如此,隐逸对古代山水学、古代环境美学和古代正史隐逸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古代隐逸文学有助于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阐述,认为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人类温饱之余的"倚木而息"到<庄子>的"虚静无为",乃至到古代隐士的隐逸藏身,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休闲文化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的隐逸休闲思想体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人格独立化和自由化,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这和陶渊明的特殊隐逸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得"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这种对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思想的阐述,认为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人类温饱之余的“倚木而息”到《庄子》的“虚静无为”,乃至到古代隐士的隐逸藏身,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休闲文化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的隐逸休闲思想体现了一种非功利性的人格独立化和自由化,是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自然山水审美在六朝成为风尚,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人与自然山水关系的演变、政治环境与隐逸文化潮流、庄园经济活动的开展、玄佛思想的盛行都促进了自然山水地位的提高,最终促成了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自然山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隐逸文化及隐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两汉作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发展初期,对于隐逸而言,自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透过这一过渡时期的隐逸文化和隐士行举,我们可窥得其时世风之一二。  相似文献   

8.
隐逸思想通常被认为源于儒、道两家,孔孟和老庄通常被奉为隐逸思想的开创者,这是一种误读。隐逸源于《易经》,可从《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刚柔共济思想以及《易经》中的"贤人"与"隐士"进行考辨。《易经》把人天性中的刚柔与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在现实人生中的积极进取,还是退让隐忍,儒、道两家都可以从《易经》中寻觅到为之所用的文化因子。因此,《易经》应是隐逸思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道德尊严与文化批判──论隐逸的正义要素张立伟我说隐逸不说隐士,隐士固然在隐逸,但历史上好多非隐士一生中也有长长短短的隐逸行为。简单他说,隐与仕相对,可以仕而不仕即为隐。本文主要论述隐逸负载的正义要素,看其幅射开来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隐逸头上三把刀...  相似文献   

10.
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与会稽士族文学的消歇、江州隐士文学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江州隐逸文化以庐山僧团、贫寒隐士等隐逸群体为代表,思想上儒释道交融,形成了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此种文化心态对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以清俊脱俗、安贫乐道为基调的江州遁世文学,打破了东晋中期会稽士族文学的玄虚简淡之风,在创作主体、文学主题及文学风貌等方面,对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皇室后裔赵宧光买山葬父,隐居寒山数十年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太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线索。在赵宧光的出身及其隐逸文化的背后有着南渡文化的深刻背景,以此为文化地标,由宋室南渡追溯到泰伯奔吴,当可寻找到破解吴文化与越文化的异同、吴地文化缘何由尚武转变为崇文以及"天堂"的由来和蕴意等等诸多谜团。"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主张把人类之爱推之于自然万物,提倡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在尊重"自然的尊严"的前提下赢得人类自身的尊严。当代人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呼应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人格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兼爱思想,检讨了现代文明中人欲横流的人格缺陷和"战天斗地"的畸态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太湖地区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更加深广意义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上承古代隐逸文化传统,下接当下文学风尚。它承载了多重的文化意义,为文学样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研究可能。隐逸派作为现代文学的典型存在,与佛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研究为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的丰富性提供了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隐逸,经历了纷繁复杂的时代变迁,从上古时期的个体化的选择,逐步发展为大多数士人群体化的精神追求和行为选择,并从简单的社会现象演变为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文化信仰.隐逸文学作为隐逸文化的一个具体分支,经过儒道两家思潮的渗透和佛教思想的熏陶,演绎出众多艺术形态和文学类型,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文体之学.  相似文献   

14.
论元曲隐逸剧的儒道之别及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曲神仙道化剧和隐居乐道剧表现出共同的隐逸情调,学界论述元曲隐逸情调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各有特点:神仙道化剧主要表现道家(教)的隐逸思想,隐居乐道剧主要表现儒家的隐逸思想。同时,元曲中的隐逸情调,不同于历代隐逸思潮而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不论无道有道,都要隐逸;其隐逸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全社会的大逃逸,由此形成独特的元曲隐逸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仕与隐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难选择.作为中唐文化的代表,白居易调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出仕与退隐中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并提出了中隐的概念.白居易亲手建构的私家园林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萧统编撰《文选》,首录隐逸诗,专列"招隐""反招隐"。这一分类,反映了六朝隐风的兴盛,对后世隐逸诗的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隐逸诗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文选》辑录隐逸诗,是六朝隐逸诗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与萧氏家族隐逸思想有关,萧统对隐逸的倾慕是直接动因。萧统对隐逸诗的重视,使隐逸诗歌这一体裁得以确立起来,突出了这类诗歌的重要特质,凭借《文选》深远的影响力,使得隐逸诗歌的形象深刻植根于中国文人的集体记忆之中,确立了隐逸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林逋选择风光秀丽的孤山作为隐居处,既足以隔离尘世作隐士,又离红尘不远,从而不会寂寞得隐不下去,这为他做一个真隐士打下了坚实基础。孤山的特殊环境为林逋取得辉煌的隐逸成就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孤山的秀丽景色与城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们对林逋隐逸的评判。林逋也为孤山打上了深深的人文烙印,贴上了醒目的精神标签。林逋与孤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人与环境相得益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诗人对中国隐逸诗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社会因普遍对西方文明的忧虑而转向中国古老文明的热潮中,为了寻求突破,一部分美国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接受和吸收了中国古典隐逸诗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诗人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干扰、甚至是颠覆他们对中国诗歌和思想的接受和吸收,但不管怎样,隐逸诗最终成为美国诗歌的一部分,成就了中关诗坛的一段文学姻缘。  相似文献   

19.
西行是日本中世著名的隐遁歌人。他在长迭五十年的隐遁生活中创作了2000余首和歌。这些和歌或吟咏大自然的美丽,或描写隐遁生活的艰辛,或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他的和歌清新自然,一唱三叹,洋溢着“闲寂流”的美。在西行的和歌里,“世”与“山里”两词出现频率最高。“世”代表着体制内的俗世,“山里”代表着远离俗世的隐遁生活。在西行的内心世界里,这两者是对立的。这是研究西行必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隐逸诗承载着其自身的文化功能:诗人运用隐逸诗,可以叙述自身“安贫乐道”、“不仕王侯”的隐逸精神,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统治者运用隐逸诗,可以召隐士归来从政;士人运用隐逸诗,可以进行政治批判,因而隐逸诗又具有政治实用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