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社区福利的建设及运作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立华 《江汉论坛》2003,(10):108-111
社区福利包括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社区内福利机构提供的福利和政府委托社区具体实施的福利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区建设的现实目标应是发展社区福利。依托社区建立福利,并不是说要由社区代替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单位或政府原来所承担的社会福利职责,而是要发挥社区的人们生活聚居区的特点,发动社区内的一切资源,并尽可能地吸引社会中的资源,解决社区内居民生活问题,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关系。应当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大力培育非营利组织和各类非正式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建立起国家、企业、民间组织、社区和家庭各司其职的新型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2.
蔡驎 《中州学刊》2005,(1):107-109
社区是城市和城市化社会中的一种开放的、以居民为主体的"应当存在"的地域共同体;社区的形成是社区建设的结果,社区建设的本质在于社区组织化;社区福利是社区组织化的核心内容,它在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3.
香港"持续照顾"的老年福利政策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组成,其老年服务政策建立于"持续照顾"理念基础之上,养老保障是关照老年人生命历程中不同方面需求的持续照顾体系,包括居家照顾体系、社区支援体系和院舍照顾体系.我国内地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可借鉴其连续性和整合性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中的非营利民间组织,并为此建立良好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单位福利的延续、断裂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德钢 《东岳论丛》2006,27(6):21-28
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福利涵盖了养老金、住房、医疗、福利服务、政治待遇等多项内容,基本上满足了离、退休人员的物质需要和生活需要,也促成了他们对单位福利的全面依赖。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实现从行政主体到经济主体的转变,单位逐渐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在这一过程中,离、退休人员的正式福利—退休金制度以不同的提供方式延续了下来。在单位将离、退休人员推出,社会福利服务向社区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社区发展迟缓,服务能力不足,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使离、退休人员的精神归属和福利照顾发生了问题,福利断裂由此而产生。为缓解福利断裂对离、退休人员的负面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福利提供的弥合。在福利弥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政府、单位、社区和个人进行某些程度的改变和适应,使他们能够成为福利转型中成熟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在福利国家转型过程中,能促型政府成为发达国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角色调整的方向。在能促型政府理念下,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包括政策、资金、设施、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体系,形成了多中心的治理体制。能促型政府理念和各国实践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作为社会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了"福利欺诈"问题,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包括低保对象瞄准率不高、福利叠加的负刺激、低保欺诈成本低等。消解福利欺诈的路径应从转变社会救助制度理念和方式入手,进行理念转型和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7.
"镇管社区"经历了从单一试点、多元试点到全面试点三个阶段,20年的试点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在发展形塑过程中的主要特征是社区实体化运作、非行政化、精细化服务、多元共治、不设固定模式等。社会治理理念下的"镇管社区"还存在"镇管社区"生命周期长短;如何做实社区;社区的"分类管理"与"一镇两制";镇与社区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福利理念是在全球化的扩张和风险社会到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理念下把福利看成是一种资源和能力,注重公民及社会组织在福利体系建设中的参与性行动,以构筑"政府、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其他个体"的帮助网络来推动福利社会化建设;并强调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以解决能力贫困,促进公民能力的全面提升;还强化了公民的福利责任,主张变福利依赖为积极创造福利,变消极福利为积极、能动的福利。参与式福利理念的运作机制强调的是优势视角下的增权;助推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解放性实践与对话沟通;构建积极福利与发展福利。  相似文献   

9.
方军 《学术论坛》2012,(6):14-19
"铜陵模式"在当前社区治理中具有示范意义。行政性和自治性问题是社区治理中的基本问题,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就是要在互助自治的行为中使社区回归其守望相助的邻里属性,但在参与过程中会遇到被动参与、利益分歧、程序公正等问题。努力去化解这些问题,并在政党、政府和社会三者博弈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是当前我们研究社区治理问题时应当把握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扩张和风险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参与式福利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福利理念,主张构建积极福利与发展福利。以该理念为指导,中国福利制度建设应该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变福利济贫为教育培训,解决弱势群体能力贫困,提高其发展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减少福利依赖;注重公民“心理利益”的培育,提高民众幸福感、成就感与满足感,变工作与生活负担、风险为机会与福利;提供机会提高民众在福利政策中的参与性,以提升中国的社会质量,共同促进福利改革;重视家庭、开发并扶持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主体、多元福利内容的提供,加快感性实践与感性选择下的福利社会化发展,从而建设一种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公民多元福利需求的特色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21,(1)
受传统理念影响,对特殊儿童教育福利供给问题一直重视不足,存在福利供给主体结构不合理、内容单一、方式趋同等问题。共享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为弥补特殊儿童教育福利供给中的缺陷提供了思想指导,且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研究认为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可从优化主体结构、供给机制等来实现特殊儿童教育福利的普惠共享,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到"村改居"社区的治理甚至社会和谐稳定。"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产生,既有居民个体的原因,也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原因。要有效治理"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问题,在理念层面要注重政策之"公"和社区营造;在制度层面要完善民主参与、风险评估和利益补偿等制度;在机制层面要适时合理地选址、规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互动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具有弱可获得性的特征,导致我国城市社区福利发展受制约。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看,解决这种弱可获得性的途径,一是明确国家是社会福利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整合社区已有资源;二是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使它们成为社区福利服务的提供者、输送者;三是大力发展社区福利的"软件",即社区福利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身份社区到生活社区:中国社区福利模式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福利是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基础与政策目标。本文主要由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社区需要与社区福利体系建构关系入手 ,从社会环境与社区环境、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社区人口构成与阶级结构、街居工作范围与服务内容、街居服务对象与管理方式等分析层面 ,全面描述社区性质的变化 ,分析政治化社区向社会化社区的重大转变 ,首次说明中国社区福利由身份化福利向生活化福利模式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服务的供给、管理及促进机制是伴随着福利制度的变迁而发展演变的.西方发达国家就曾经历了从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到70年代末的"福利社会"的重大变革.伴随着这一变迁,原先被政府取代的慈善机构、民间互助组织,以及社区、邻里、家庭等传统社会福利供给主体在"福利社会"建设中又重新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河南省郑州等六市养老现状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针对我国现行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构建应以互助理念为切入点,以社区为依托,顺应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建设养老服务业健康体系的潮流,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构建"4+5"养老模式的新思路,即集合政府、社会、社区与老人自身四方力量,以社区连接家庭与机构,同时结合互助理念和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建设以"一刻钟"社区助老园为核心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同时,对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构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和规制研究,以实现老人在社会各界以及彼此的扶持下守望美好未来的"安老乐老"夙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质性研究方法,以P市S社区的惠民政策实际过程为对象,分析了社区居民的民生观念及其行动取向.在社会时空结构发生剧烈重组过程中,基层社区的治理结构受到基层民众情感和情绪的深刻影响.在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民生福利观念成为人际联系中的首要情感,但是这一情感也左右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日益形成有条件合作策略、非暴力“找事”抗争策略、利用转型期的社会敏感性等主要利益诉求方式.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是新时代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福利治理视角,M市近三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该政策目标定位中的偏差。关系型的福利治理理念、基层社会稳定的治理目标、单维度的福利治理关系和形式化监督的福利治理过程是形塑偏差的重要力量。为此,应通过营造平等福利关系、构建专业考评机制等,提升福利供给精度,提高福利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市保障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实例,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应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保障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消费福利变化。研究表明,入住后保障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消费福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恶化,福利指数由0.777下降到0.513,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缺失是造成福利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功能指标看,使用状况、使用成本、服务质量、服务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走出政治危机和管制疲软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行政管制领域发起了一场变革深刻的"运动":通过实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政府部门私营化、成立联邦法等方式实现行政管制的"市场化",以及试图通过社区委托公共行政和发展协商制定规章程序实现行政管制的"社会化".这反映了美国的行政管制正从原来的"命令一控制"模式向"非行政化"发展.在我国的行政管制的改革过程中,以服务政府理念调整政府职能,尝试运用社会多维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吸引公众有效参与行政管制,并且及时地开拓行政管制的行政法研究有助于公共福利的增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