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华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95-97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使得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典型音调。其中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鬼故事就有很多讨论生命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展现、对可贵生命的眷恋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赵雷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6):37-40
游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传统题材之一。通过对游仙诗盛衰变化的历时性考查,同时参照个体生命意识在相应发展阶段上的变化,就可发现游仙主题在本质上是对人生有限的超越,是自我生命意识渐趋觉醒的表征。而游仙诗的盛衰也和生命意识演进的起伏相一致,且这才是游仙诗盛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吴婉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48-150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身的发展以及险恶的政治现实、活跃的时代思潮等因素促使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多部文学论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肇始于先秦的文学批评已进入自觉的时代,其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音”的呼吁,二是批评家的自觉,三是批评方法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马艳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14-119
"忠"、"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不仅是史学家编著史传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涉及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占据统治地位,故而这一时期史家在有关"忠"、"孝"的评论上,一方面继承并淡化汉代"忠"的观念,另一方面极力提倡家族间的"孝",逐渐形成以孝为首的名教观念。这些史论中所包含的史家忠孝观虽未超出儒家之范围,却反映出浓厚的门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里是从先秦宗族聚居群体发展起来的属于"国"中的一级行政区划,进入秦汉,里演变为一个既代表户籍编制单位、又同时是一级基层组织的特定概念.在魏晋南北朝,里作为一级带有户籍编制意义的基层组织,并不等同于村;里主要出现于城市以及与城市相关的人口密集地域,并因而形成与村的地理差别. 相似文献
6.
陈英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64-67
魏晋南北朝私学之所以昌盛 ,与它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有关。不仅包含有儒、佛、道、玄、文、史、艺术、科技等 ,道德教育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私学教育内容上的多元化 ,成为私学教育的鲜明特点。这使教育具有了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王焕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31
谶纬包罗繁富,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必读书。它推动了赋的繁荣。谶纬的五德历史观是赋家颂扬君命天授的最有力工具。谶纬的祥瑞之象是赋家歌功颂德的最佳材料。赋家还广泛吸收借鉴了谶纬中的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谶纬的想象丰富、语言精美还影响到赋的奇丽之美。 相似文献
8.
谶纬与魏晋南北朝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宗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4)
佛教传入华夏初期,为了迎合本土的心理需求和理解习惯,难免要借助在地人习知的信仰方式、观念体系、话语符码来译介和传递有关佛典、佛学、佛教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谶纬思想及政治谶言信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拥有广泛深厚的基础,故而佛教僧人热衷于通纬、作谶,其思维、撰译处处可见谶纬话语、意象、观念的渗透;而汉末以来蕴含大量谶纬内涵的本土经典的出现与流行,也有助于佛典的本土化与普及化. 相似文献
9.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以"魏晋风度"来概括.同时,他以严谨的姿态,对魏晋诗人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以对陶渊明的论述最为精辟.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追求酒文化精神的核心,即自由,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诗歌与魏晋南北朝诗歌都有着沉郁、苍劲的特点,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也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呈现出率真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秦永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86-89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变异蕴涵着许多积极革新的文化因素 :“重家族 ,轻君臣”成为士族官僚们共同的价值选择 ,它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把族姓阀阅放在与皇族分庭抗礼的平等位置上 ,甚至是凌驾于皇族之上 ;追求放荡狂达的行为方式 ,引发了由“分餐”、席地跪坐向“伙食”、垂足而坐等新生活方式的转型 ;聚敛财富、夸富斗奢 ,不仅强化了官僚们的经济创收意识 ,冲破了“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的传统禁区 ,而且推动了中国衣食住行等大幅度的更新 ;妇女们对礼教的蔑视和发泄 ,创造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 ,改变了一个时代妇女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胡明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99-102
通过梳理魏晋南北朝的文献整体概况,分析此时文献构成特点,以后世“文献学”的视角来研究此时的文献整理和考辨活动,总结讨论此时文献学的思想、方法、特点及其在中国文献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诗赋散体化对六朝小说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稼雨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先秦诸子、史传文学、神话传说及诗赋等文章样式的共同演变趋势 ,是从严谨走向松散 ,从凝固走向自由 ,这就为六朝小说的萌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辞赋文章在其演变过程中 ,不但孳生了虚构故事的框架 ,且在描摹传写的细腻程度和游戏幽默的笔墨上 ,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种由整饬向散体转变过渡的趋势 ,是六朝小说得以产生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王盛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5-89
汉魏六朝碑中的同根葬词数量可观,时代确定,材料可靠,学术价值高,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汉魏六朝碑同根葬词的考释、分析,揭示了该类词的基本面貌、语义特征,同时也考察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这类词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丽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86-89
崛起于20世纪40年代特殊时代境遇与文化语境的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群,在继承中国现代派诗歌传统与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特征.自觉执著地寻求诗歌与现实的平衡,时代与自我的平衡,知性与感性的平衡以及中西诗艺的融会,是其诗学特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何清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116-120
中国志怪类小说脱胎于古代神话,到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与此同时,于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也逐渐摆脱了道教的附庸地位,开始正式在中国社会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而佛教观念中最基本的因果观,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小说中,即是志怪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宣扬因果报应的故事。佛教因果观不仅为六朝以后的志怪小说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其思想还深入到了小说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6.
卢有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0-103,15
北朝歌诗包括乐府歌诗、文人乐府诗、谣谚等,大部分保留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杂歌谣辞"、"杂曲歌辞"、"郊庙歌辞"、"燕射歌辞"、"舞曲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等中,也有些存于正史及其他类书中。其作者除文人拟作之外,一部分出自当时乐工之手,一部分属民歌,作者已无可考。而且,不仅作者无法考订,就是出自北方的哪个民族也已十分模糊,其中既有汉族的又有北地各兄弟民族的,但传至今天,皆已变成汉语歌辞了,有的则经过译者及整理者的加工,已远不是原初的面貌了。 相似文献
17.
胡天恩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70-71,74
根据许渊冲提出的"三美"理论,以《江雪》的英译为例探讨诗歌翻译中审美效果的再现,指出诗歌翻译是创造性的审美再现过程。要使译诗成功,译者应该从意义、音韵和形式3个方面着手,在再现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再现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相似文献
18.
秦俭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193-197
进入21世纪,女性诗歌写作之翼“一再沉降”,紧贴着此岸世界行而下的世事万物与世俗生活,又能向着彼岸世界的理想与梦想抽身而出;既俯首委身于消费时代的物质文化,又君临超度在主体意识渐趋成熟的精神王国;不仅表现出女诗人对物品、物事、物象、物态的高度敏感和兴致,而且表现出她们向着物质与精神同构、鱼与熊掌兼得、玫瑰与诗心共赴的自信与努力,使女性诗歌在抒写女性经验、张扬主体意识、澄明人性本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富有活力的写作策略和艺术表现力———物性抒写,映现出女性诗歌以其特有的艺术张力呼应并推动着消费文化,显示出一种新的女性诗歌写作场域的拓展和审美向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常丽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9-34
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旧体诗得益于晚唐诗处颇多,二者在许多地方也十分相象。本文探讨了这种相象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成因,着重论述了二者在"深情绵邈"、"绮艳丽"与"俊爽劲拔"等三方面的深层联系,认为郁达夫的旧体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另一种独特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