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秦汉时期的刍、高禾 税制度 ,现存秦汉史籍记载奇缺 ;自云梦秦简出土 ,始知秦时刍、高禾 税制度之梗概 ;后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简牍的出土 ,又使人得知刍、高禾 税制度在文景时期的巨大变化 ;今张家山汉简的出土 ,又填补了秦至西汉初刍、高禾 税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乡规民约的研究已经连篇累牍,但关于成文化的乡规民约何时出现仍颇有争议,大多学者倾向于认为北宋时期出现的《吕氏乡约》为最早的乡规民约,也有学者认为东汉已然出现早期的乡规民约,以1974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中出土的一枚汉景帝初年的《中舨共侍约》的木牍为文本,在分析西汉乡村农业生产水平和方式的基础上,对最早出现的乡规民约提出新的解读,认为成文化的乡规民约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景时期的赋役政策如何看待,史学界至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文景对期,推行着诸如“减轻赋税”、“减轻徭役负担”、“少兴土木”的政策,并认为这种政策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我们认为,这种意见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现从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墓主死亡或下葬的绝对年代是汉景帝四年)出土的简牍(见《文物》1974年第7期。以下均此。),结合文献,谈谈我们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田租、人头税和徭役,是汉代封建国家对农民进行经济剥削和掠夺的主要形式。人头税最重要的是“算赋”。据《汉书·高帝纪》和如淳注引《汉仪注》说,算赋是从汉高祖时开始征收的,它规定15岁到56岁,  相似文献   

4.
湖北江陵高台18号汉墓虽然发掘较早,但是现今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的缺憾。通过对木牍的释文、释义、考证及性质进行综合性的研究,18号汉墓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面貌。墓主人的迁徙疑问也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从《先令券书》看汉代有关遗产继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乡101号西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16枚简文,名曰:《先令券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遗嘱.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悉汉代遗产继承法以及国家对私产的干预,还可以窥见西汉晚期社会经济的某些侧面,弥足珍贵.(一)《先令券书》是101号墓主朱凌的临终遗嘱,立于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五年)十月初十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发现的六号汉墓墓主师饶是西汉成帝时期的东海郡太守府属吏。其墓中随葬的简牍文书、遗物反映了师饶生前的工作活动与经历,从中折射出墓主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物疏木牍所载书籍说明墓主较深刻地接受了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时也掺杂了不少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灾异思想;墓主个人生前的活动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他本人维护西汉统治的阶级立场、忠君的政治观点与孝亲事君的道德信念。这些都与西汉元成时期的重儒是分不开的,墓主当受到西汉晚期儒家思想文化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先令券书》看汉代有关遗产继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乡101号西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16枚简文,名曰:《先令券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遗嘱。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悉汉代遗产继承法以及国家对私产的干预,还可以窥见西汉晚期社会经济的某些侧面,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
海昏侯墓新出《春秋》类简牍,据北京大学简牍整理小组的整理和释读,发现与《公羊传》关系密切。海昏侯墓《春秋》类简牍,反映了西汉中期公羊学的发展状况,折射出公羊学与汉代政治的密切关系。依据所见汉代文献,对汉代人引用公羊学思想的事例进行细致梳理,可以发现,公羊学被广泛应用于当时政治、法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上自皇帝下至士人普遍引用的理论指导思想,对汉代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荆州松柏一号汉墓出土简牍记载汉武帝早期的南郡辖有"显陵"。本文从显陵的人口信息入手,指出仅有四百余户的显陵属于非常特殊的县级政区。西汉时代的县级政区中,只有侯国和陵园奉邑的户口数量少至三四百户。在排除显陵为侯国的可能性以后,可以明确显陵为陵园奉邑。西汉时代,诸侯王可以设置陵园奉邑,在各诸侯王国境内普遍分布着诸侯王陵园奉邑。南郡曾两度设置为临江国,显陵应为临江哀王刘阏的陵园奉邑。"显陵邑"设置于景帝四年刘阏去世之时。汉元帝永光四年,朝廷全面废除陵园奉邑制度,显陵至迟于此年废除。显陵的地理方位约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北部,该地理方位与荆州松柏一号汉墓35号木牍南郡行政文书所展示的南郡辖县空间排列规律相符。荆州松柏一号汉墓墓主周偃,在出任江陵县西乡有秩啬夫之后,应在南郡太守府任职,至元光二年七月调任桂阳郡南平尉。松柏一号汉墓出土的南郡行政文书,形成于建元三年至元光二年七月墓主周偃出任南郡属吏期间。  相似文献   

10.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了211枚简牍。该墓简牍保存完好。竹简的内容为遣策,记载了随葬物品名称、数量及质地。其中11枚竹简为分类小结,197枚竹简记录具体的随葬物品,另有3枚竹牍的内容为告地书,是比照现实社会通行公文的格式,为死者开列的前往阴间的通行证。这些简牍对于研究汉代的户籍制度、丧葬习俗、名物制度及社会生活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出土文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发展状况的新材料:青川秦墓木牍《为田律》、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田律》和《算数书》、岳麓书院藏秦简《数》、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河堤简》,通过分析这些出土文献里保存的关于土地测算的内容,推断秦汉时期数学的抽象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刊载徐仁甫先生《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和<左传>的事,语对比研究——谈<左传>的成书时代和作者》一文,认为《左传》的作者“决不是春秋时的左丘明,而是西汉末刘歆托之左丘明的”。本文就自己所见,与徐仁甫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3.
蔡万进 《南都学坛》2007,27(2):9-13
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奏谳书》,是汉高祖七年谳疑狱诏法律化的产物,其所汇集的诸案例,具备规范整理为判例的法律基础;它们在经过因案生例、定期修例、引例入律等程序后又同时具有与汉代律、令同等的法律效力,成为汉代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比。竹简《奏谳书》是汉初一部宝贵的司法文献,其法律地位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4.
徐州楚王山上有楚元王刘交墓的记载并不准确。本文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楚王山汉墓具有西汉晚期墓葬的诸多特征,并结合西汉楚国晚期历史分析认为,墓主不是第一代楚王刘交,而可能是第九代楚王刘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张家山汉墓竹简 (二四七号墓 )》释文和注释中存在的若干处字词问题 ,并对这些字词进行了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出土以来,一号墓与三号墓的T形帛画因丰富的内容和瑰丽的外观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从考古学和史学视角对这两幅帛画进行了考察,但对其艺术价值与美学意义的研究并不多。以目前已有的讨论汉代艺术特征及美学精神的相关文本为基础,以马王堆汉墓的两幅T形帛画为依据,探析这两幅帛画体现出来的西汉初期长沙国独特的关于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及价值,探索其中的楚地文化内涵,并挖掘其浪漫主义美学意义背后的包容性实质。  相似文献   

17.
洛阳西汉壁画墓星象图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四年《考古学报》第二期,发表了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的《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在《报告》的壁画部分里,介绍了墓壙主室顶脊空心砖上的彩绘——日月星云图(《报告》把它叫做“天汉图”),从而给我国天文学史汉代星座和星图研究工作,提供了比较更早而又比较有系统的新的史料。这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九六五年第二期《考古》,夏鼐先生又以《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一文,对它“重行介绍,并加詮释,”同时还发表了它的摹本,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许多问題,受到了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一号秦墓(M1)出土了一批珍贵的竹简,其中包括《日书》(甲、乙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两种《日书》中均载有一段涉及出行禁忌的文字内容(我们将其拟名为“禹须臾·行不得择日”篇)。对于这段文字的含义,学界虽有讨论,但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汇诸家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简文进行逐一释读,并结合道教经典对其含义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放马滩秦简《日书》“直五横”与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周家台三0号秦墓简牍《病方及其它》中“五(午)画地”说系出一源,也是后世道教“四纵五横”方术的滥觞和源头。  相似文献   

19.
曾国之谜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在河南、湖北间的南阳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阳、随县一带的随枣走廊,陆续出土不少曾国铜器和其他文物,特别是1977年随县西北郊发现的战国初期曾侯大墓,所出文物之丰富和精美是空前的,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是,这个春秋、战国时代的曾国,文献上不见记载,因此它成为一个谜。李学勤同志曾发表《曾国之谜》一文(《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文物与考古》副刊92期),试图解开这个谜,推定铜器铭文上的曾国,就是文献记载上的随图。接着石泉同志又发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一文(《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表示赞同李的意见。最近,李学勤同志又发表《论汉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已公布的简牍材料看,告地书主要出现在西汉前期,流行于原楚国故地,现湖北荆州和随州一带。其性质属于冥世移户文书,即将死者的户籍由地上移徙地下。文书由料理丧事的巫者所写,目的是为死者在地下世界谋求可以免赋役的美好生活。告地书将男性墓主书写为"五大夫",女性墓主书为"关内侯寡"或"五大夫母",这只是荆州当地巫者方术师承规则的反映,而与墓主现实生活状况无关,不是墓主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