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韩继云 《中华魂》2022,(9):60-64
我军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烈,牺牲在山东抗日战场的符竹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符竹庭身经百战、智勇双全,是我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他参加过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参与创建了冀鲁边与滨海两块抗日根据地。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符竹庭曾被刘少奇称赞“军政双优”,被罗荣桓称为“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4.
沙京田 《中华魂》2012,(12):22-23
蔡升熙(蔡申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徐向前元帅在其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中,曾这样介绍他:“蔡升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  相似文献   

5.
《山西老年》杂志约我写篇著名作家二月河父亲的专访。 如果要写二月河,那是没问题的。我与二月河是多年的老战友。我俩曾在一个工程团当过兵。一起开山放炮打山洞,一起写材料搞新闻报道。他的故事一串一串,写都写不完。 而对二月河的父亲,则知之不多。我只知那是位1937年参加革命,1948年南下的老干部,打过仗,剿过匪,当过县武装部政委,今年82岁,已按副师职待遇离休。若要  相似文献   

6.
王修一 《新天地》2011,(10):9-9
从古至今,指挥员的气质与修养就是决定着你这个团队气质与修养。从《集结号》、《亮剑》等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指挥员自身的气质与思想道德修养至始至终牵动着每个团队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而然指挥员的气质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和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本文将要论述的是指挥员的气质与修养在形成的过程中,采用哪些方法对指挥员自身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军事心理思想家。在他的整个革命事业生涯中,曾首创性地提出了许多军事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彭湃领导的震动全国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自卫军中,有3位黄埔军校出身的外省籍军事指挥员,他们是吴振民、钟鼓和李芳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中,有一位朝鲜籍杰出指挥员,他叫毕士悌。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曾担任闽粤军区司令员。在长征途中是干部团参谋长,最后牺牲在师参谋长的岗位上。(一)1898年,毕士悌生于朝鲜平安北道一个爱国人士家庭。毕士悌原名金勋,曾用名杨州平和杨林。毕士悌在上中学时,正值日本在1910年以“日韩合并”之名吞并朝鲜后的动荡岁月,他的全家都投入了民族解放运动,他在平壤也成为中学里有影响的学生领袖。1919年,朝鲜爆发了争取独立的“三一”起义,遭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毕士悌的父亲遇害,毕士悌本人也遭缉…  相似文献   

10.
交通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过程中,敢于创新、采用灵活的方式,受到老同志的欢迎。在思想准备上突出一个“真”字。局党委和各党支部按照领导小组提出的要求,学习“三个代表”要真正拥护、真正贯彻、真见实效,共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就日语词汇中三个较难区别的近义副词,通过对析大量的日文原文中的句子,详细说明了每个词的使用范围,以及在同一个句子中三个词或其中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的场合下,在语感上有何微妙区别。  相似文献   

13.
孔子认为,人生处世有四种境界:"学""道""立""权","权"是最高境界。行"权"并非易事,有赖于人的年龄、学识和修养,关键在力行,志学、适道、立礼是其前提和基础。行"权"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无所必从,无所必违,"无可无不可"、"无适无莫"是行"权"的外在形式,"仁"为原则,"义"为准绳,内守仁,外行义,内外兼修,据时而权,做事合宜恰当,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14.
从时下流行的几种关于“待字闺中”的“字”的解释入手 ,从文化学和训沽学的角度给“字”一个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启功老先生爱美食,对京味小吃一贯是爱不释“口”,尤其是对北京的招牌——“全聚德”烤鸭更是宠爱有加。启老是和平门“全聚德”的常客,每每“大驾光临”,却独爱“猫”在外面的散座上斟茶品菜,很少选雅间。散在热热闹闹的散座大厅里,人声喧哗,觥筹交错,老先生泰然处之,怡然自乐。启老用餐不张扬不讲排场,却绝非冷冰冰拒人千里之外。菜过五味,总有食客认出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的启老,便兴冲冲凑过来索要签名。每逢此时,  相似文献   

16.
旧时江湖上结拜把兄弟,要互相交换一个帖子,上面各书自己的生辰八字,家族谱系,以此作为勾结在一起的凭证,这种帖子又称“兰谱”。王张江姚“四人帮”长期以来拉帮结伙,他们“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兄弟”(《事情正在起变化》,《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四二四页),自然也是有“兰谱”可查的。  相似文献   

17.
吴之如 《今日南国》2006,(21):61-61
大清朝绵延267年,要找它的些许亮点当然不难。不过,若是将总体审视的时间跨度再加大些,谁也无法否认,这一封建政权给中华民族留下的历史痕迹,黑暗多于辉煌,屈辱淹没尊严,抱残守缺胜过开拓进取。它的残暴,它的冥顽,它的愚昧,不但让数以亿计的百姓蒙受无边的苦难,更让“中华崛起”的理想化为长久的破碎之梦。虽然时下的电视屏幕契而不舍喋喋不休地为这具早已朽烂的政治僵尸涂脂抹粉,它也根本成不了历史美人;为它动情地唱起“再活五百年”的颂歌抑或挽歌,它也无法复活。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其进入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作为中国美学学科化的副产品,“美学范畴”与“意象”实现了历史融合,这种融合既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也不乏中西碰撞的偶然性。中国美学的“艺术美学”特征,使意象陷入了人为设定的“美学”与“艺术学”藩篱,这种划分的必要性有待商榷,“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体系”是意象研究的合理策略。意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蕴含着艺术思维中超时空、超门类艺术的共性质素,因此开展意象创构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是进行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现代转化,甚至确定未来美学研究走向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的"、"地"、"得"是三个不同的结构助词.虽然历史上它们合用,但分用体现了语法发展的趋势,是规范化现代汉语的要求.今天,社会上混用"的"、"地"、"得"的现象广泛存在,这种混用毫无疑问是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发展到公元20世纪的80年代,炎黄子孙之中,出了这么一种——“反传统的英雄”,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描抹得一团漆黑,自诩要给中国文化“大换血”,要“使国人脱胎换骨”,“重建”人的生命本体”。其调门最高者,甚至扬言:“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说我叛国,我就叛国!我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如此“文化精英”的作为,不仅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即使有,恐怕也是无以复加的了。纵观历史,不可多得,实应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