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凡金 《齐鲁学刊》2007,4(6):130-133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仅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还不断变革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人既是一个被决定的存在,又是一个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这就是马克思视野里"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在其历史中显露并证明了自身。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成为一种历史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向自由的人复归,向完整的人复归,向社会的人复归,进而体现为人在制约中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因脑神经科学的介入,"人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的古老争论因其关系重大而成为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并出现了"否定"与"肯定"两个话语阵营。然而争论双方的论证与探究活动皆遵循着相应的规范本身,就体现着自由意志——若无自由意志,规范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争讼双方之所以对此视而不见,只因二者皆陷入了一叶障目的思维误区,即双方在探讨自由意志时皆从无批判的既有理论和方法出发解构了现实的人这一自由意志的根基,从而导致人拥有自由意志这一事实始终得不到合理解释。立足于自由意志的根基,从现实的人出发,我们看到尽管自由意志以生命与脑神经组织的正常存续为必要条件,但却是一种社会化的成就,因而既不可能被还原为脑神经组织,亦不可能归诸无人身的理性。同时,自由意志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性存在自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3.
人的尊严是人的自觉.人的价值与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尊严的根本.在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尊严始终是一个核心因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尊严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尊严为本.人的尊严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杰明·贡斯当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划分,是以赛亚·伯林关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划分的直接理论渊源,并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立足人文关怀,解放全人类.从"人的自由发展"到"为人民服务",从实现"共同致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始终立足人本身,关心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葆有了不断发展的活力.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尝式研究"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内涵,厘清"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逻辑关系,把握"人的自由理论"的本质,进而提出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国化的人的自由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拥有对政府进行革命的权利,可以推翻他们认为已经失去合法性的政府.这通常被看成是洛克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洛克自由主义的激进因素,很多人据此认为洛克的革命理论是一种赋予人民权利推翻政府的激进理论.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反映洛克革命思想的本来面貌,也无法触及洛克政治思想中的复杂性.洛克认为人们虽然有对非法政府反抗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不能随意使用,人们既然通过委托的形式成立了政府,就有义务服从它,只有在政府背离委托的最初目的、违背公共利益时,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收回委托而反抗政府.也就是说,洛克在赋予人民革命权的同时,也对革命权进行了约束,对人们反抗政府作了限制,这反映了洛克革命理论保守的一面.本文从委托的角度出发,回顾了政府的建立和革命的实现,分析了洛克革命理论中的保守倾向,从而试图挖掘洛克革命理论中隐含的激进与保守的张力,指出洛克革命理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文化生产是生产的特殊方式,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历史形式相联系,并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生产有着被资本纳入价值增殖过程、发展为文化工业的趋势,这会提高人的能力,但又异化了人。到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将被扬弃,文化生产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会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文化生产思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下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生产只有立足于为了人,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琳 《江汉论坛》2007,40(4):64-67
马克思撰写的博士论文有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带来了人的出场;博士论文对"原子论"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的人在本体论上自由的思想;博士论文对人的感性生成即人的实现的说明,体现了马克思认为人是创造性存在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乔荣生 《河北学刊》2012,32(4):182-185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而这恰恰是说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通过梳理和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和尺度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10.
"9.11" 事件后,美国对其中东利益重新进行了界定,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首要目标.小布什政府认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性措施是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东民主改造的"自由议程".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民主化政策有着明显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之结症,它忽略了中东地区的政治现实,脱离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果美国一味地追求选举性的民主,其结局至多不过产生民主政体的变异形式--非自由的民主.从根本上讲,如果美国政府不改变其霸权主义的中东政策,不积极地和平解决阿以冲突,其中东的民主改造不过是徒劳无益、一厢情愿的虚幻而已.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府理论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以洛克为代表的早期西方思想家对西方政府理论的构建,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洛克的政府理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他的理论构造,以自然权利论作为政府的目的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作为政府的形成理论,以权力制衡论作为政府的限权理论,以人民主权论作为政府的归属理论。洛克关于政府理论建构的逻辑思考,对于我国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丽 《天府新论》2007,1(5):18-20,28
以活动性质为标准,生活世界可划分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体再生产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则构成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领域。与此相对应,人的自由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表达出来:首先,从理论上而言,人的自由发展即是个体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宰制,走向非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其次,立足于现实而言,个体在日常与非日常相统一的生活世界中,自主地将综合于一体的特性和类本质具体化,形成人的个性,由抽象走向具体,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人自身内在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分野就在于是否拥有真正的自由.人的自由是自己创造的,动物的"自由"则是天赋的.现实的人永远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人的能动性或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精神力量,它的指向就是自由.人的自由是一个无限的实现过程.自由的实现程度与人的本质的丰富程度是同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从本能发展出能动性,由能动性而形成人的本质,通过不断地发明、创造来强化人的智慧而丰富人的本质,永远向往和追求无限自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洛克在《政府论》上篇中,着力批判菲尔麦的人生而不自由,在《政府论》下篇中正面论证人生而自由。理性和法律是实现自由的两个条件。洛克的生命、财产与自由三项权利中,生命权是前提,自由权是基本,而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自然延伸和物质保障。自由贯穿于整个《政府论》之中,是《政府论》的线索与核心。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入学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切实推进和实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从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的意义上确认人的自由本质,同时又指出人的自由本质是一个不断现实化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但绝不是人的自由与平等的终极阶段或终极形式。但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发展必然会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即"自由王国"的产生创造条件和可能性。在"自由王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大大缩短人们的直接劳动时间而增加人们的自由时间,使人们能够在自由时间中从事体现人的自由本质和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卡尔·波普尔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批判以自由与历史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这一批判中,波普尔将两者简单等同。然而黑格尔与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黑格尔的自由作为真理和世界历史的实现是无限的、静态的、完成的,并囿于哲学视域中的自由,因此是整体自由的代表。而马克思的自由则侧重于"解放",关注于现实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因此是以限定为前提的现实自由,它更关注于如何实现自由,并在保持彼岸的自由与此岸的必然王国之间张力的基础上凸显自由作为一种实践的本质。马克思的自由以此区别于自由主义传统中的个体自由观念。马克思自由观作为介于整体自由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媛 《学术论坛》2007,30(11):37-43
全球问题的凸现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想似乎成了一个"悖论",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是产生这一"悖论"的根据之一.人的需要具有可建构性,这种可建构性可以消解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消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悖论".综观人的发展的当代境遇,消费主义和审美主义的共谋通过大众传媒建构出人的需要幻象,人的需要被欲望化、虚假化和泡沫化,人的发展深陷"物的围困"之中.需要的审美建构是人类走出发展的当代物化困境的智慧选择,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条件.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意识是人的自由的内在前提,自由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内外两方面合乎其本性的展开和实现.而自我意识的两重性本性,决定了这个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必须以自我限制或否定为中介,克服“冲动”和“任性”,超越“对立”和“异化”,这既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辩证法,也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自觉地把握和遵循这种辩证法,人的自我意识才能经由“个体”、“族群”和“人类”这三重形态的分化和统一,走向普遍的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20.
自由可以区分为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意味着人类活动以生存为目的,以"必须"为其主要特征;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则意味着人类活动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以"应然"为其主要特征.真正的自由是真理与价值高度统一的境界,是人与世界的相互融入,是人的身心的彻底解放.因此,人的自由也就是人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