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25日,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北京隆重举行特聘专家聘任仪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等专家接受了特聘专家、客座研究员聘书,成为该馆“智囊团”。此次受聘的专家,都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学术见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等各个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这些专家受聘后,将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具体工作和长远规划出谋划策,在包括民族文物的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宣传等重大学术、技术问题上帮助把关,并指导馆内业务人员提高素质。国家民委副主任周明甫在会上指出,中国民族博物馆聘任馆外专家的做法是明智之举、战略之策,有利于为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更有利于提升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京广 《中国民族》2013,(12):F0003-F0003
11月9日~18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美国国际文化艺术联谊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民族团结杂志社、民族画报社、中国民族报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协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提供学术支持的2013“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文字展走进了美国的家庭、学校和社区。  相似文献   

3.
6月10日,我国的文化遗产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首个“文化遗产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错过庆祝的好机会。当天,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首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在京举行。首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的主题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共同的责任”,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让公众进一步走近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共历时4天,在这期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1984年 11月开始筹建,1995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并已在北京西长安街划定馆址。 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征集、保护民族文物,成为民族文物的收藏中心;研究民族文物及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心;进行民族传统文化陈列和各种专题展示,成为民族文化的展示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文献、影视等资料,成为民族文化的资料中心。中国民族博物馆现收藏有民族文物3000多件(套),包括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服装服饰、…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类博物馆与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得到显著发展。在继承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民族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与相关民族博物馆、民族地区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为庆祝民族博物馆界这一盛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特邀请贵州省博物馆、中国民族画院、中国民族图书馆等机构,共同举办了《中华瑰宝——中国民族与民族…  相似文献   

6.
何欣 《中国民族》2008,(4):13-13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中华文化的展示年。为此,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社会有关力量将于2008年6—9月间举办第三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据悉,该活动已被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纳入到2008奥运文化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理念,主要社会功能是保护社区的文化及文化的多样性。六枝梭嘎、贵阳花溪镇山、黔东南的堂安、隆里,现在还比较完好地保存着民族原生态文化。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些比较完整的民族原生态文化而建立了生态博物馆。但当前,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消失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文化变迁和异化表现特别强烈和明显。致使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对此,笔者提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旅游的双重影响下,中国民族地区逐渐兴起由家庭组建的民族博物馆。与传统民族博物馆的叙事不同,民族博物馆的“家庭模式”逐渐萌发出多元主体的“个人叙事”。这些“个人叙事”既超出传统的“国家叙事”和“族群叙事”,又与“国家叙事”和“族群叙事”交织、共融。一方面,博物馆创办者或展品制作者,以展示个人经历和艺术化生活的方式呈现“个性”和“灵感”,进而塑造了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和个人的独特价值,创设了人际的深度对话;另一方面,多元主体通过呈现围绕文化遗产展开的交互“体验”,梳理博物馆创办者及其亲属、社区成员、游客、族群、国家等“参与者”的关系和责任,构造了文化遗产的情感价值和“参与者”的公共价值。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实质上是当代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塑造的“神话”:赋予个人生活以意义感和目标感,并在“延续”和“共享”文化的神圣意义下创造情感连接、社会联结乃至人类与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多彩中华”,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国家民委领导下打造的以全面展示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为内容的重点文化项目,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曾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2005年,“多彩中华”取得了新的成绩。北京保利剧院汇报演出经国家民委批准,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05年3月9~10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多彩中华’——大型中国民族服饰表演汇报演出”活动,获得成功。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车在现场进行全场录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3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采访并陆续报道。本次活动规模大,涉及面广。参加演出的单位多达15家,模特、…  相似文献   

10.
建辉 《中国民族》2007,(6):31-31
5月13日,中国民族博物馆东南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正式挂牌成立。同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红河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为期2天的哈尼族服饰文化研讨会也在红河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李晋有,全国政协常委、红河州政协副主席陈军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博物馆与红河州博物馆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4月12日至5月12日,中国民族博物馆将组派60人的代表团赴法,与法国巴黎民族风情园共同举办“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月,向法国及欧洲民众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增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民族类博物馆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文献价值,应具备适宜于当今社会的当代性,也是时代的需要。本文以人之“五感”为设计出发点,浅析当代民族类博物馆的设计策略,提出多维互动与“活态”展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民族类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带动相关展馆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镇江市润州区采取扎实措施,以点带面,协调各方,全力推进社区民族工作示范点创建。一是准确定位。各街道都结合实际,明确具有一定基础、一定特色的社区作为本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示范点,并提出示范点要成为全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领头羊”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区4个街道共有8个社区被明确为社区民族工作示范点。二是整合资源。8个民族工作示范点社区都充分利用本辖区内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组织机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民族活动。  相似文献   

14.
增林 《中国民族》2007,(6):68-68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暨2007年(山东)中华民族特色产品·民俗文化博览会。将在今年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北京、山东两地举办。本届民族文化节将在“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主题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5.
增林 《中国民族》2007,(7):24-24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二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民族博物馆,是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繁荣民族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自1984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中国民族博物馆从筹建、正式成立挂牌到全面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根据明确建设定位、拓展服务功能、落实基础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则,我们对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7.
桂兴文 《中国民族》2008,(12):65-66
11月14日,来自广西各地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正在南宁青秀山的一座大型建筑里忙碌着,他们正为自治区50周年大庆重大公益项目——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最后的布展工作。10多天后,这座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将向各方宾客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繁衍生存、和谐发展的文化与艺术遗存。  相似文献   

18.
以民族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多民族国家必不可少的基本建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物。各族人民都为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缔造伟大的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加强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一座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对于增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成后的中国民族博物馆,将是国家的和民族文明的标志,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是浓缩记载我国56个民族数千年文明史…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源于传统的博物馆,又有创新的理念,基本的内涵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状保护,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村民的主人意识和由此产生的自觉行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专业性、与民族博物馆的结合、拓展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举措将会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对当地的文化、自然遗产及风景进行"在地"的保护。与传统博物馆注重对文物的收集及展览不同,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风景、文化遗产或居民的集体记忆为收藏和诠释的对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固定边界,将"地域"概念扩展到博物馆领域。随着旅游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进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博物馆"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模型出发建构生态博物馆的文化空间,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的根本、基础和载体。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提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